幹工程,有一個事是逃脫不掉的,那就是工程審計。一個工程幹完,施工單位把結算報給甲方,甲方再把結算轉給審計單位,審計單位審核完成後出一份審計報告,蓋章交給甲方,甲方轉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無異議後蓋章再返給甲方,甲方最終蓋上章,審計流程就走完了,然後開始走付款程序。
那麼什麼是審計報告呢?下面我就從多個角度講解一下,讓你一次明明白白:
一、審計報告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說為什麼要審計,原因很簡單,預防施工單位虛報工程量或價,審計單位作為專業機構,可以替甲方嚴格把關,控制成本,節約資金;而審計單位最終形成的成果文件就是審計報告,這個成果文件經三方簽字蓋章後即發生效力,最終金額也就敲定了。其實就是一句話:審計報告就是審計單位出的成果文件。
二、審計報告的作用是什麼?
審計報告的作用主要有兩個:
第一、敲定一個建設方、施工方都認可的最終工程量和價;
第二、作為工程最終結算付款的主要依據;
三、審計報告有哪幾部分組成?
審計報告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①工程概況
主要介紹一下工程名稱、地點、内容、開竣工時間以及建設單位、勘查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等信息;
②審核範圍
一般就是竣工圖紙及變更簽證單;
③審核依據
一般就是結算書、施工合同、中标通知書,竣工圖、設計變更單、現場勘查記錄,還有當地發的一些建設工程相關文件,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
④審核結論
列舉一下施工單位報送的金額,審定金額,審減額和審減比例等;
⑤審減原因
主要是逐條列清楚哪些部分審減了,審減額多少,還要寫清楚工程量審減了多少,單價審減了多少。這個部分是整個報告的重點,最能體現一個審計人員的素質;
⑥特别事項說明
主要列一些特别需要說明的事項;
⑦附件
審定表、結算書、結算彙總表等等這些文件;
四、作為施工方,應如何在審計報告中挽回自己的審減額
審計報告必須經過施工單位蓋章認可才生效,那麼當施工方拿到審計報告後,認為審減比例過大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認真閱讀審計報告,重點看第⑤部分,即審減原因,這中間又分幾種情況:
第一、如果扣的是工程量,你就要查一查現場勘察記錄表,仔細再核對一下,有些時候審計人員也是會算錯的,一旦發現算錯的立馬反饋;
第二、如果這一條寫的是缺乏資料不予認可,那你就要看一下是缺少什麼資料,如果是過程資料缺失就抓緊補,如果是簽證單沒做抓緊做,缺什麼補什麼,找監理、甲方簽字蓋章遞過去;
第三、如果扣得是單價,你認為太低了,那你就準備發票去争取;
總之一句話:如果你覺着哪些地方不該扣,那你就列舉證據,用證據說話,當然了這個證據必須是建設方、監理方認可的才行。
一個項目通常情況下至少要經過兩輪審計才能最終敲定,這中間就是施工方和審計方博弈的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