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武夷奇茗冠天下
其中口感為佳者,非水金龜莫屬
繼前兩日的“鐵羅漢”、“白雞冠”,今天給大家分享“武夷四大名茶”之一的水金龜。
制作工藝水金龜茶屬武夷岩茶,是一種半發酵茶。發酵是制作水金龜茶的重要環節,也是它擁有如此甘醇口感的源頭。
将揉撚好的茶團裝在竹籃中,稍微壓緊之後,蓋上溫水浸泡過的麻布,大約五到六個小時後,葉脈會顯露出紅褐色,這時可以上焙進行烘幹,蒸發水分,以防繼續發酵。
通常來說,武夷岩茶這類烏龍茶的發酵是不完全發酵,這使得茶香是淡淡的花香或果香,正是因為這種半發酵技藝加上水金龜茶種的特殊性,使得水金龜茶的口感兼具了鐵觀音的甘醇以及綠茶的清香,鮮活。它的清雅,芳香使它一舉成為茶中珍品。
水金龜現在的主要産區在武夷山上的慧苑坑、牛欄坑和大坑口,這裡的水金龜不僅引種面積最大,也是品質最佳的。
其中慧苑坑是三坑兩澗中面積最大的,是武夷岩茶的主要産地。這片産區的水金龜芽葉的生育能力很強,到了春天,滿茶園的嫩葉,芽葉之間很是密集。剛剛長成的嫩芽不會很快變老,而且水金龜茶樹耐旱耐寒,扡插成活率很高,和昨天所講的白雞冠茶不易成活的缺點成鮮明對比。
在慧苑岩下有一座慧苑寺,相傳,主持禅茶相融,茶道已登峰造極,每年都有不少茶友慕名前往,切磋茶道。
慧苑寺的秋天
名稱由來水金龜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水金龜茶樹上枝葉縱橫交錯,但并不雜亂,遠遠望去猶如龜紋,再加上水金龜葉片油光發亮,烈日當空,整株茶樹好像一隻閃閃發光的大烏龜,故而人們将它命名為“水金龜”。
水金龜這一名稱真正廣而流傳是源于清朝時期的一件事。
據說,最早水金龜茶樹長在天心岩杜葛寨下,突有一日,傾盆大雨沖垮山頂上的茶園,那株珍貴的水金龜茶樹被大水沖到了牛欄坑的半岩石凹處。
牛欄坑所有者蘭谷山業主見狀大喜,便差人開山鑿石,鋪設階梯,直達水金龜所在處,并用條石砌成圍岸,将這株水金龜據為己有,後來天心寺和蘭谷岩之間為了争奪此茶樹的所有權,多次找官府訴訟,甚至雙方先後開出黃金千兩的價格,欲購買水金龜茶樹的所有權。
官府評判此事由天災所起,非人禍産生,既然茶樹已在蘭谷岩轄内,則茶樹便歸蘭谷岩所有。
自此,水金龜名聲大噪,為衆人所知。
采摘水金龜的采摘季在每年的五月中旬,采摘的鮮葉為二三葉。之後需經過萎凋、揉撚、發酵、烘焙、複焙等工藝。
易于分辨,口感獨特,香氣誘人。
若是一語以概之,應為“色澤綠、褐、潤,滋味濃、醇、甘,岩韻突顯,香氣高爽,猶如臘梅盛開。
一個愛茶,也愛探究茶前世今生的女生
如果喜歡我,也可以關注@月下茶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