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女性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的病症,它有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指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内膜異位症、盆腔炎、腫瘤等痛經來襲症狀。
為什麼會發生痛經?
發生痛經的原因或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
(1)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2)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3)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4)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5)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緻痛經。
(6)内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内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内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緻的痛經。
(9)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緻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産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10)婦科病如子宮内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子宮内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11)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緻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12)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如何緩解疼痛呢?1.熱敷療法:當痛經發生時或在痛經期間,在小腹上放上一個熱水袋,或躺在床上用加熱的毯子墊在身下等加熱的方式都可緩解痛經。
2.保持頭低臀高姿勢:痛經時跪在床上、擡高臀部,保持這種頭低臀高的姿勢能改善子宮的後傾位置,方便經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減輕疼痛和腰背不适症狀。
3.保持溫暖:保持身體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環,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應多喝熱水,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袋或熱水袋,一次數分鐘,或用艾條炙小腹。
4.轉移注意力:看一部爆笑喜劇放松大腦。當我們全神貫注于影片時,體内産生大量内啡肽,能切斷疼痛信号,暫時止痛; 一旦感到愉悅,身體更釋放出多巴胺,活化腦細胞膜發揮止痛功效。
5.疼痛劇烈者,以上方法不能緩解者,及時到醫院治療,以防發生意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