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的等級制是儒學的精髓
儒學的精髓是三綱五常的等級制。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進 一步發揮為“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以及相應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是孔子儒學的基本框架,而孔子儒學的一個根本原則,就是貫穿始終的等級觀念。
此後從董仲舒到朱熹這些思想家哲學家的全部工作,就是論證“三綱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三綱五常”在董仲舒那裡,稱做“道”,“天不變,道亦不變。”天不變的話,那麼“三綱五常”也不會變。“三綱五常”在朱熹那裡是“理”,“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天地沒有形成之前,“三綱五常”就已經存在了。
那麼,“三綱五常”怎樣去實現呢?
這就是“仁”和“禮”。
你可别以為“仁”者“愛人”,愛是有條件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于違犯周禮的現象,孔子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對于樊遲那樣隻知種萊種莊稼的人,在孔子眼裡是小人,對于少正卯聚集門徒惑衆造反,孔子則是殺無赦。在儒學中,愛是有條件的,并不是普遍性地愛所有的人,而是愛“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
“禮”包括兩方面,第一,“禮”是屬于國家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是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第二,就是“禮儀”。指得是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及婚喪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細節,按照不同的等級、身份地位,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禮儀”是社會制度和社會秩序的具體表現形式。
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是靜止不變,他的目的是要社會倒退到周朝時期,将社會永遠定格于周朝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樣的社會模式中。
孔子說,“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所謂“克己”,就是克制自己,自覺地用周禮約束自己。所謂“複禮”,就是要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要合乎于周禮。其實質就是要建立周朝那樣等級分明的禮儀社會。
孔子認為實行禮的方法,首先就是要“正名”,他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他要“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禮的等級名分把被破壞了的名實關系給糾正過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從而恢複、體現鞏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
因此,儒學的精髓是三綱五常,和以一貫之的等級制度。
了解了三綱五常,你也就知道封建統治者為什麼那麼喜愛孔子儒學,是因為孔子儒學可以為統治者培養奴隸型國民。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孔子的香火突然旺了起來,祭祀跪拜忙的不亦樂乎。
不錯,以三綱五常為精髓的孔子儒學有用,但是并不是無限制的,它僅僅隻是在一定的範圍内有用,這就是以自然經濟為主的宗法等級社會,而這樣的社會随着辛亥革命的勝利,早已成為曆史了。
因此,以三綱五常為精髓的孔子儒學已不适用現代,更不适用将來,是要徹底抛棄的東西,如果真要用它來治國的話,那将是中華民族的災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