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聽聽,秋的聲音》。
本文是這學期的第二篇略讀課文,沒有生字需要書寫。詩歌描寫了秋天大自然裡一些特有的聲音——大樹的唰唰聲、蟋蟀的聲、大雁的叮咛和秋風的歌吟,說明秋的聲音藏在大自然的許多事物中,需要我們細細聆聽。詩歌語言精練,表達富有韻味,展現了秋天的生機。
詩歌共6小節,第一至五小節分述,最後一小節總結全詩。其中,第一、第二小節結構相似,都是先發出“聽聽,秋的聲音”的邀請,接着聚焦某一事物的動作,然後以拟聲詞具象地描述聲音。
詩歌用詞優美,想象豐富。拟聲詞“唰唰”“”将秋天的聲音具象化;“大樹抖抖手臂”,讓我們仿佛看到黃葉飛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雲”,展現的是秋高氣爽、雁群南飛的開闊景象;“秋風掠過田野”,呈現了稻谷飄香、金風送爽的畫面。詩歌借聲音繪秋景,畫面具有動态的美感,突顯了秋天的神韻和活力。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表現了天上的一排排大雁和地上農作物豐收的景象,能幫助學體會秋景的美麗,想象秋天的畫面和聲音。
1.初讀課文,了解詩歌内容。
本課教學,要充分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教師放手,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作适當的點撥。初讀詩歌之在詩中,你聽到了秋天的哪些聲音?比如:大樹“唰唰”、蟋蟀“”、大雁的叮咛、秋風的歌吟。
接着,同學們再讀詩歌,說說讀到這些秋的聲音,眼前展現了什麼畫面。比如,從第一小節中,仿佛看到一陣陣秋風吹過,黃葉離開了大樹飄落下來的情景;從大雁撒下叮咛這一部分,仿佛聽到大雁對地面上的動物植物朋友們說的話……這個環節要充分體現同學們獨特的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交流的過程也為後面理解“叮咛”“歌吟”等詞語定基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想象畫面的基礎上,同學們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學們根據詩歌的感情基調,自己揣摩朗讀,比如,第一、第二小節可以在“大樹”和“蟋蟀”後面稍停頓,把“抖抖”和“振動”兩個動作突顯出來;“唰唰”“”等拟聲詞可以讀得輕快一些,表現秋天的活力;“道别的話音”“告别的歌韻”,可以讀得稍慢,表現不忍告别的依依之情。
之後的幾個小節,同學們自主開展朗讀實踐,并交流如何讀好詩歌。比如,第三小節“暖暖的叮咛”“豐收的歌吟”可處理成重音,讀出叮咛的溫暖之感和豐收的喜悅之感;第五小節寫秋的聲音藏在許多不易察覺的事物裡,讀的聲音可稍輕,語勢要層層加強。
3.自主學習生字、詞語。
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可以借助形聲字的規律展開學習。一些難懂的詞語,可以運用學過的方法加以理解。比如,第三小節的“叮咛”“歌吟”這兩個詞語,讓學生先試着說說詞語的意思,結合由聲音展開的想象,進一步感受大雁可能會叮咛什麼,秋風會唱些什麼,從而理解詞語。
“蟋蟀”都是蟲字旁,表示跟昆蟲有關,注意“蟀”的右半部分。
“掠”拼音不要忘記寫兩點。
“吟”口字旁加“今”,不要寫成令。
今天内容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關注,不足之處多多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