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餘秋雨關于道德經

餘秋雨關于道德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5 02:22:31

語言是人與世界的紐帶,也是人與世界的障礙。

餘秋雨關于道德經(餘秋雨對道德經的解讀水平怎麼樣)1

《餘秋雨解讀<道德經>的100個錯誤》這一系列的文章 ,終于寫完了。

得到了部分網友的好評,當然也有個别網友有不同的觀點,我也一一進行了回複。

這一系列文章,共29篇,剛開始每篇重點寫1個錯誤,最後一篇文章連續寫了12個錯誤。

有的詳有的略。

寫到100個錯誤時,已經讀到了《老子通釋》第65章。

我要說明的是:不是說前65章的錯誤我都一一指明了——這是不可能的。 也不是說,65章以後就沒錯了——這也是不可能的。

我寫這組文章旨在告訴《道德經》愛好者們,學習和研究《道德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連餘秋雨先都能錯誤百出,一般的業餘愛好者對《道德經》的理解可能問題更多。

寫了一組分章分析餘秋雨的《老子通釋》,那麼對《老子通釋》的總體評價如何呢?

如果簡單的感性評價,我認為在我讀過的100餘種解讀《道德經》的作品中,《老子通釋》算中品。 10分制給5分;5分制給3分。

如果理性分析呢?

餘秋雨關于道德經(餘秋雨對道德經的解讀水平怎麼樣)2

理性分析一個人解讀《道德經》的水平怎麼樣,我們需要引用工具。

我提出了一個解讀《道德經》的工具。或者叫解讀《道德經》的方法論: 解讀《道德經》一二三。

一:一個整體。二:為學、為道兩個角度。三:才、學、識三把尺子。

這6個要素既相輔相成又各有側重。

一個整體

一個整體就是要有一個理念能貫穿全書,也就是孔子說的“吾道一以貫之”。這個在餘秋雨的《老子通釋》中看不到。

《老子通釋》沒有能形成一以貫之的解讀主線。 作者試圖說明通行本《道德經》81章前後一貫的邏輯,但也隻是文詞上的起承轉合。

為學為道

(1)從為學的角度看。

從為學的角度看,為學講的是《道德經》具體章句解讀的正确性。可以給餘秋雨的《老子略釋》50分,當然這也是一個感性分。

我對于多數解讀《道德經》的作品的評價是40-60分。《老子略釋》算中等水平。

從為學的角度判斷一本解讀《道德經》作品水平的高低,就是除去最基本的常見語句之外,挑出100句話解讀,對這100句話的解讀水平進行評價,得分就是1--100分。

劉兆英的《老子新釋》 、王蒙的《老子的幫助》、任法融的《道德經釋義》、黃樸民的《黃樸民解讀道德經》等等作品,都好過餘秋雨的《老子通釋》。

(2)從為道的角度看。

《老子通釋》屬于0分。

用為道的角度評價一本解讀《道德經》的作品,結果隻有兩個,要麼1,要麼0。

《老子通釋》在關鍵章句上出現誤讀,顯然從為道的方面屬于0分。

尤其是作者對無為一詞的理解不到位,對德字的理解也不到位。

才、學、識

從才的角度看。

《老子通釋》的文風還有《文化苦旅》的影子,熟讀餘秋雨的人當然也能讀出餘氏的行文特點。

個别段落寫得也很優美。

我個人認為:總體上看,《老子通釋》的文采一般。即便如作者說他當散文來寫,我們也沒辦法當散文來讀。

讀餘秋雨的《老子通釋》,就如同讀蘇轍的《老子解》,總覺得這文采和他們的地位不相稱。 這也說明了文學和哲學(暫且稱之為哲學)的差異。 我們不能難為文學家。

從學的角度看。

餘秋雨在寫《老子通釋》中下了一些功夫。 從他引用的資料的廣度能看出來,他至少閱讀對比了許多人解讀《道德經》的作品。

問題在于,讀前人的"解"老作品,隻是解讀《道德經》需要下的功夫之一。 《老子通釋》在行文過程中對于曆史與現實的解讀少之又少.作者用個人的經曆來佐證《道德經》的實例倒是不少,可惜的是,有些佐證屬于錯位論證。

從識的角度看。

餘秋雨的《老子通釋》雖然問題不少,但對于基本的常識方面,解讀得還是比較準确。

用射箭的比喻來說,如果說《道德經》81章好比射81支箭,那麼餘秋雨至少射中40支,至于每支箭是射中了圓心,還是射中了5環,這個可以探讨。

結論:

1,喜歡讀餘秋雨的人,也就是餘先生的粉絲們,《老子通釋》不妨一讀。

2,對于想深入研究《道德經》的人,《老子通釋》不妨一讀。

3,如果對于《道德經》隻是想讀一讀,讀個兩三遍,最多讀三五遍。不建議看《老子通釋》。 看《老子通釋》不如自己查字典看原文。不懂的句子放一邊,懂的就記住,就會有很多收獲。因為《道德經》滿篇智慧,我們能活學活用10條,就足矣。

世界并不是豐富多彩的,但我們用豐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

本文作者:

王鴻飛,字得一,自号早服居士。

著有《老子略釋》。

歡迎指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