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名的裁縫店

有名的裁縫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1 04:46:30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安福路,滬上知名文藝小馬路,曆史久,聲望高,商家必争之地。

黃金地段的“厮殺”,殘酷無情,多少人費盡心機投資、裝修門面,大力推廣,卻隻好關門大吉。

能在這裡站穩腳跟的,得是有真本事的人。

東京來的石川利枝,在151号開了家小小的服裝定制店,轉眼,今年已經第14個年頭了。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

安福路151号COUTURIER Shanghai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從時裝編輯到女裝設計師

學日本文學出身的石川利枝一直喜歡寫作,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她成了時尚雜志的撰稿人,憑借深厚的文學素養和靈敏的語言能力,用自己的視角和筆觸描繪了時尚世界。2005年結婚後,她随丈夫駐派到上海,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位于上海老城廂的董家渡面料市場像魔法寶盒一樣,吸引了這位東京女子。她在那裡選面料,靠着僅會的兩句“你好”和“謝謝”和裁縫交流,訂做衣服,樂不思蜀。

朋友們都喜歡她穿的時髦衣服,欣賞她設計的款式和選用的面料。一次聚會,一個朋友說自己的T恤店打算結業,問利枝想不想自己開家店,讓更多人看到她的作品,利枝順口回了一句:“哦,好的”。于是,在一系列籌備後,2007年6月,COUTURIER Shanghai出現在了安福路上。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2

2007年6月,利枝在店鋪開業時留影 石川利枝 圖

這個簡單直白的名字 “裁縫店,上海”,被她寫在了白色落地大窗上,玻璃上還貼了中、英、日語的介紹單,寫着“COUTURIER Shanghai 經營精美的印花絲綢服飾和小物件。您隻需在我們的陳列中挑選喜歡的款式,即可為您度身定做……”。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3

2007年開業時小店内景 石川利枝 圖

店裡12平方米,空間整潔敞亮,白色的牆壁、置物架、櫃子、工作台,各式陳衣、包袋、絲巾、飾品和五彩斑斓的布料,錯落有序地擺放着。室内裝飾也不繁複,隻有時令的鮮花和布藝做的彩球,裝點了門面,還添了生趣。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4

置物架上的絲巾陳列和鮮花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14年裡,這套空間布局,鮮少改動,試衣間的淡杏色的刺繡絲綢門簾也沒有換過,隻是定期的清洗,因為利枝相信,喜歡的東西,保養好,保管好就好。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5

開業期,利枝在店裡工作 石川利枝 圖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6

淡杏色的刺繡絲綢門簾依舊在使用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用10倍的努力,帶來獨一無二的感動

這家店裡最大的變化是她自己。

如今回首往事,一個沒有學過衣服設計的人在異國他鄉開一家服飾定制店,是多麼大膽的事。

母校的學生記者曾經采訪利枝,請她談談工作的感想,利枝的回答裡有一句總結,“由于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所以我工作也努力10倍”。

她找來為她做衣服的裁縫,請他們教授正确的、科學的量體裁衣的方法,鑒别面料好壞的門道。“我覺得他們是專業的”,利枝誠懇地說,“我一直按照他們的辦法來做”。

裁縫老師也是她的固定合作夥伴,用利枝的話,是“我家人一樣重要的人”。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7

利枝的裁縫老師(右二)在十周年店慶時留影 石川利枝 圖

懂得做衣服,設計起來就有了更大的信心。可是定制不像做快消類時裝,和“時髦感”一樣重要的是“合适”,更重要的是“獨一無二”。這就更考驗設計師的本領了,得益于她先前的工作經驗,對時尚的敏銳捕捉和對衣服的搭配的個性見解,還有領悟力以及自身的天賦,她有多款襯衫、連衣裙、圍巾等招牌設計,還有相對應的包、飾品配件,構建“美的一體”。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8

服飾搭配陳列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店裡所用的面料都經她一手挑選,以中國印花絲綢為主,後來也增加了中國傳統元素、歐洲特色的布料,漂亮精美,穿起來也舒适透氣。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9

店裡有各式布料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小店多工作台上有她的手稿冊,裡面繪制了豐富的衣服樣式,貼着色彩斑斓,紋理各異的布料,她時不時就在上面塗塗畫畫,寫寫關鍵詞。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0

利枝手稿集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工作台上方角落的書架上有很多時裝雜志和裁縫書,她和以前的老同事還一起出了本寫真集《上海節奏》,記錄着店鋪,安福路和都市生活的精彩畫面。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1

《上海節奏》創意寫真集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2

書架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安福路有很多海外住客,剛開業那幾年,店裡客人都是附近的日本、歐洲人,中國人大概隻占比20%。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3

日本媒體對小店的報道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語言是個大障礙,不過2010年,利枝喜獲了寶貝女兒優優,撫養她的一路也成了學中文的一路。“優優是在華山醫院出生的,我生完她後沒幾天,店鋪的房東阿姨來看望了我們,還送來大禮。我又驚又喜又感動,真是太感謝了!”說起往事,利枝熱切激動。

為了讓優優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利枝為她選擇了家門口的幼兒園和公立學校,女兒的語文老師也是她的老師,女兒的課本也是她的教材。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4

女兒優優的塗鴉張貼在工作台旁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如今優優10歲,說得一口标準的普通話,而利枝已經能用流利的中文溝通和寫作了,她在寫作交流平台“三明治”微信公衆号上分享中文作品。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5

店裡精美的手工配飾 石川利枝、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在中文不斷進步的過程裡,她遇到了更多中國客人,也遇到了新的挑戰。中國人希望在店裡看到更多現貨和新品,利枝也積極做出了改變,她和裁縫老師一起動腦筋,想思路,衣服和配飾的數量多了,定制期變短了,她說:“大概從2015年開始,有越來越多本地客人來關照我,還接到過三次婚紗定制,人們把自己人生那麼重要的衣服交給我來做,是對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勵!”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6

石川利枝為客人量身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十多年裡,利枝參與并見證了很多人的人生。上海姑娘們一直跑來找她做衣服,利枝看着她們從單身、戀愛到結婚,生子;有一天,一個年輕人走進店裡,和她說:“我是華山路上戲劇學院的學生,我每天都從安福路走過去上課,總是路過您的店,每次看着這家店就讓我很開心,所以真是太感謝您了,今天我畢業了”,說完從包裡掏出了一份禮物,是她貴州老家做的糯米;還有一位日本老婦人客人,回國生活後不幸得病,在醫院裡,她吩咐家人把當時在上海時候利枝為她做的衣服拿來,那件被老人家視為珍寶的衣服陪着她一起走完了最後一程……利枝有點哽咽,在采訪中談起這些動情時刻時。

“能讓别人那麼欣賞,喜歡并且認可,你有什麼秘訣嗎?”記者問,利枝思忖片刻,搖了搖頭說:“我真的不知道。我隻是很認真地聽他們說話,記下他們的喜好和需求,從溝通中了解他們的性格,做出适合的、屬于他們的獨一無二的衣服。還有就是一點一滴地努力,日語說‘こつこつ(kotu-kotu)’,來為客人實現他們想要的衣服,也為我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7

店裡的工作台上貼着訂單細則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她分享了多年積累的觀察經驗。從前,中國客人喜歡定做略微緊身、收腰的款式,多選用鮮豔一點的顔色。後來,他們逐漸喜歡寬松舒适的版型和淡雅内斂的顔色。她說:“一年春節前,我選了很多紅色的布料,畢竟是中國傳統上的喜慶的氛圍,但沒有料到陸續客人進來直接表示,不要紅色,視覺效果太強烈了,那時我還挺驚訝的!”

采訪當日,一位老客人傅小姐來取定制的小包,她對記者說:“利枝細心又耐心,我喜歡她選擇的布料和配色,還有設計和做工,總之,能讓人稱心如意”。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8

利枝為傅小姐調整包袋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其實,利枝還很熱心。老客人和老朋友設計的創意産品也都擺放在店裡,她覺得那是“與有榮焉”。

回到東京時的“外地人”

2014年10月開始,利枝在《讀賣新聞》夕刊開設“海外時尚”專欄,介紹在中國的生活。2020年的文章裡,有介紹“直播帶貨”現象,讨論疫情後服裝企業和店鋪謀生方式,還有對武漢的服裝設計師的專訪。寫作是她的另一項工作,也是她和故鄉的一條紐帶。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19

2020年6月19日《讀賣新聞》夕刊“海外時尚”專欄 石川利枝 圖

每年她和家人回東京看望親友,一次她和妹妹逛完超市打算結賬,她忘了在等候區排隊,直接拎着籃子走到了賬台,妹妹趕緊把她拉回來,和周圍人不停地抱歉。

“回到東京,我就是‘外地人’”,利枝直言不諱,“有時我覺得日本人有點過于禮貌,規矩有些過于苛刻,人們有很多話都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為什麼要這樣呢?”

在她中文寫作的“處女作”裡,利枝描繪了今年2月回到東京的見聞,她曾在車站看到沒有戴口罩的工作人員,“……戴着口罩向客人或者長輩提供服務會給他們留下‘沒禮貌’的印象。日本人會在意别人的看法,不會優先考慮自己的看法,習慣根據他人的看法,改正自己的行為……這樣的情況下,他是為了遵守紀律,還是手上沒有口罩了?”與此同時,女兒的班主任每天給她發信息,分享電子課本的鍊接,上網課的流程和細則,她覺得“我感到我們是緊密團結在一起的……在國外還可以上課的現代生活,是值得感恩的事情”。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20

不論何時,總要認真工作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眼看着東京的疫情也逐步擴散,利枝決定回上海。4月4日,店鋪開門營業,那陣子街上也很冷清,她就像往常沒有客人時候一樣,每天打掃,整理,依舊遵她的工作計劃一步步進行,照顧女兒,料理家事。後來,老客人都知道她回來了,店裡又恢複了往常的樣子。

有名的裁縫店(上海小店故事她從東京來)21

利枝布置花瓶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7月,荷花鮮豔,利枝在店鋪門口擺弄剛買的花,一邊感歎,“啊!又一年夏天!”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