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想象中,飛行員們總是高大穩重十分可靠的樣子。
但這其中是否包括法航的飛行員,就不好說了……
最近法國航空公司對兩名飛行員進行了停職處罰,因為他們在6月駕駛飛機從日内瓦飛往巴黎期間,在駕駛艙裡打了一架……
根據法國航空調查機構BEA的調查,
這兩名飛行員是該航班的機長與副駕駛,飛機起飛後不久兩人便發生了争執,抓住對方的衣領大打出手。
在調查中,一名飛行員表示,自己隻是“不小心碰到了對方”,然後對方就還手了;
另一名飛行員則表示,“他就是在故意抽我的嘴巴!”
倆人就這樣打了起來,其中一名飛行員甚至朝另一名臉上扔了一個木制物體(不知道具體是啥)。
飛機上的空乘人員在聽到兩人打架發出的噪音後才注意到,好像已經沒人開飛機了??
他們趕緊拉開了兩個人,然後派一名空乘待在駕駛艙内,陪(哄)着兩人完成了飛行。
針對此事,BEA對法航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表示法航的飛行員們嚴重蔑視飛行安全協議。
BEA又舉了兩個例子佐證:
第一個例子發生在4月5日,法航一架載有177名乘客的波音777飛機獲準降落在戴高樂機場。
當時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發現這架飛機突然像沒頭蒼蠅一樣飛來飛去,随後他聽到耳機裡傳來機長的驚呼:“停下!趕緊停下!”
在飛機安全着陸後,BEA展開了調查。
調查發現,在飛機出現故障後,機長與副駕駛同時對飛機執行了相反的操作:
機長把控制杆略微往下推,準備降低飛機的距離;
而副駕駛則一個勁地把控制杆往上拉,準備讓飛機升高。
操作手冊規定,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是一名飛行員先聲明:“我有控制權”,另一名飛行員确認:“你有控制權”,然後把飛機交給一個人才對。
第二個例子發生在2020年12月,當時一架法航的飛機在從剛果的布拉柴維爾飛往巴黎的過程中,發生了了燃油洩露事故。
根據安全手冊規定,發生燃油洩露時,飛行員要關閉洩露一側的發動機,以免發生起火的危險。
但當時的飛行員并沒有關閉發動機,而是直接找了一個就近的機場緊急迫降。
雖然最終全機人安全降落,但調查人員表示,這一決定容易引發重大火災,這次他們隻是運氣好,偶然躲開了危險。
除此之外,
在2017年3月28日與30日,同一組機組人員在飛機爬升過程中速度過快;
2020年9月12日,一輛空客并未遵守降落章程,而是違規快速降落在跑道上,當時現場幾乎沒有資源能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
BEA還發現在法航的飛行員手冊上寫着這樣一些話:
“飛行員該知道如何在有需要時與機組人員協商以繞過規定。”
“在不可預知的情況下,即興發揮才能獲得更安全的結果。”
對于BEA的批評,法航表示:
他們每天有數千個航班起飛,但報告隻提了這幾個案例,說明他們的安全系數還是很高的。
另外對于每個飛行員來說,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也應該有能力進行自主的判斷。
不過他們也承認要進行安全審計,重新規範飛行員們的飛行習慣。
事實上,這種事情也不隻在法航一家航空公司發生。
法航的鄰居,ITA航空(前身為意大利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們更加離譜。
在今年5月,一架ITA航空的飛機從紐約飛往羅馬,飛機上乘坐着250名乘客。
在飛行過程中,飛機上的兩名駕駛員都睡着了……
根據調查,當時副駕駛正在指定休息時間睡覺,結果機長開着開着飛機,也跟着睡着了。
空中交通管制員表示,他們與飛機失聯了大約10分鐘,由于擔心恐怖事件,他們甚至準備呼叫戰鬥機來攔截這輛飛機,好在最後機長及時醒了過來做出了回應。
最終飛機在羅馬安全降落,雖然機長一再表示他沒睡着,隻是無線電出故障了,但最終航空公司還是把他解雇了。
在今年6月,一架ITA航空的A330客機在美國的肯尼迪國際機場與一架法航的波音777發生了碰撞事故。
事故發生後,法航的飛行員向塔台報告了碰撞,并建議ITA飛機不要起飛。
但ITA的飛行員表示,這都不是事兒,然後直接飛到了羅馬。
飛機降落後,羅馬的機組人員發現飛機機翼早已損壞,但這還不是事兒,在兩天後,這架飛機就再一次投入了使用……
看着各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們互相刷新下限的表演,真的為乘客們捏一把汗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