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竹溪美麗風景介紹

竹溪美麗風景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05:47

竹溪美麗風景介紹(大美竹溪概述)1

竹溪縣,西周屬古庸國。公元前611年楚(東周楚莊王三年)滅庸,置上庸縣,竹溪為上庸屬地(《辭海》上庸縣條)。公元前221年秦(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全國。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竹溪仍屬上庸縣,隸漢中郡。   

  公元前206年(西漢高祖元年),漢滅秦,沿襲郡縣制。公元前202年(西漢高祖五年),析上庸之地置武陵縣,隸屬漢中郡,此為竹溪縣建置之始,治所在今竹溪縣城東(漢書《地理志》《古今地名大辭典》武陵縣條)。東漢,省武陵入上庸,仍隸漢中郡(後漢書《郡國志》)。公元227年(三國魏明帝太和元年),複置武陵縣。以上庸、武陵、巫縣置上庸郡,武陵改隸上庸郡(《三國志·魏書》)。

  晉武帝代魏稱帝,武陵縣仍屬上庸郡,隸荊州(晉書《地理志》)。南北朝時,南朝宋,武陵屬上庸郡,隸梁州(宋書《州郡志》)。南朝齊,武陵仍屬上庸郡。南朝梁,改武陵為新豐縣(《古今地名大辭典》新豐縣條)。北朝西魏,複置為上庸縣(隋書《地理志》)。北朝周,改上庸為孔陽(隋書《地理志》)。隋文帝代周稱帝,繼之統一全國。隋文帝598年(開皇18年)複改孔陽為上庸,屬房陵郡,隸梁州(隋書《地理志》)。唐沿襲隋制,上庸縣屬房陵郡,隸山南東道(唐書《地理志》)。968年(宋太祖開寶元年),省上庸入竹山(宋史《地理志》),自此,竹溪為竹溪縣屬地。

  公元1476年(明成化十二年),為安撫荊襄流民,都禦史原傑,奏請設置州縣,加強對地方統治,遂析竹山縣尹店社建縣,以境内竹溪河名命縣名,屬鄖陽府,隸屬湖廣下荊南道。1644年,清代明稱帝,沿襲明制。竹溪縣仍屬鄖陽府,隸湖北承宣布政使司。

  1911年10月,武昌首義成功,竹溪于11月下旬,易幟改制,1912年歸于國民,初屬襄陽道,後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1932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竹溪縣解放,隸屬陝南軍區兩鄖行政公署。1950年,改屬湖北省鄖陽行政專員公署。1952年,鄖陽行政專員公署與襄陽行政專員公署合并,竹溪縣屬襄陽行政專員公署。1965年,鄖陽行政專員公署與襄陽行政專員公署分設,竹溪縣隸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鄖陽地區行政公署與十堰市人民政府合并為十堰市人民政府,竹溪縣隸屬十堰市人民政府。

地理位置

  湖北省竹溪縣位于鄂、渝、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西接陝西省平利、鎮坪、旬陽三縣,南交重慶市巫溪縣,東鄰本省竹山縣。縣城距湖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779公裡,距十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十堰市)232公裡。305省道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水運可直通漢江。地理坐标為東經109°29′~109°08′,北緯31°31′~32°32′。縣境東西寬51公裡,南北長104公裡,總面積3310平方公裡。至2014年底,全縣總人口369 772人。

  竹溪周屬庸國,西漢置為武陵縣,東漢省武陵入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三國魏複置武陵縣,南朝梁置為新豐縣,北朝西魏改新豐為上庸(今竹溪縣),北朝周改上庸為孔陽。隋開皇十八年,複改孔陽為上庸。宋開寶元年(968年),省上庸入竹山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複置為縣,以境内竹溪河命名“竹溪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