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3:21:35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亡于秦末戰火,隻剩下五經。《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書。 四書五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最權威的典籍,它們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華文明的精神基礎,同時也是先秦曆史、文化和思想的記錄和總結。四書五經中不乏許多優秀的名篇,表達了古代思想家的社會、人生的思索,反映了夏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曆史、文學、民俗等諸方面的情況。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1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讨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經北宋程颢、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緻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内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于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2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其是儒家經典之一,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

其認為“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标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3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成書于戰國前期。

《論語》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叙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等。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4

《孟子》是由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和公孫醜等創作的作品,最早見于趙岐《孟子題辭》,是作者的代表作品。

作品主要記錄了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其強調了對人的重視,率先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思想核心是“心性“二字。簡單來說就是:培養自己的心靈,就可以由内而外地影響世界,所謂”内聖外王“就是這個意思,對後來的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都有極其深刻的影響。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5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詩經》共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在内容上共分風、雅、頌三大部分,其中6篇為笙詩,即隻有标題,沒有内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它描寫現實、反映現實的寫作手法,開創了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曆代詩人的詩歌創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詩經》的影響。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6

《尚書》(又稱《今文尚書》)是一本由先秦諸子所著的哲學論著 ,約成書于公元前五世紀,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彙編。 《尚書》主要記載了從堯舜禹時代到東周曆時約1500年的曆史,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談話記錄。書中文章結構漸趨完整,有一定的層次,并注意在命意謀篇上用功夫,标志着中國古代散文的初步形成。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7

《禮記》(《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一部典章制度選集。

該書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章法謹嚴,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饬而多變,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8

《周易》[1]是傳統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四書五經原文及講解(四書五經簡介)9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等,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用于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曆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2019年2月報道,從海昏侯墓出土簡牍5200餘枚,專家釋讀後發現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經典及其訓傳。[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