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非常重視端午節,2006年5月,國務院将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将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衆說紛纭,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距今至少2000年了,由此可見,端午節是一個曆史悠久的節日,而且由于中國國土面積大,各地的飲食習慣風俗也不一樣,導緻端午節各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能夠代表端午節的食品也就隻有粽子了,甚至影響到了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等地。
而江南地區尤其是杭州,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吃“五黃五白一紅”的說法,這可能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太了解。
那麼五黃五白一紅是什麼呢?“五黃”者,為黃瓜、黃鳝、黃魚、鹹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是用雄黃加白酒做成的,白娘子就因為在端午的時候喝了雄黃酒現出了原型,把許仙吓死了,古代人認為雄黃酒在加菖蒲根屑有解毒殺菌的作用,到了現代發現雄黃有毒,因此用黃酒代替雄黃酒,成為新的“五黃”。
“五白”者,為白切肉、白蒜頭、白斬雞、白豆腐、茭白。這些也都是杭州常見的菜,端午食“五黃”與“五白”的菜,可清熱降火,健脾和胃。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因為有五種帶“黃”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而“五黃”一般指黃魚、黃鳝、黃瓜、鹹蛋黃以及雄黃酒。端午時節,黃魚長得肥美味鮮,且它含有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黃鳝所含的營養也多,蛋白質、脂肪、磷、鈣、鐵等含量都很豐富,吃黃鳝還能适當補充維生素。
此外在民間,黃瓜有“第一瓜果”之稱。四季更替,在衆多水果中,黃瓜比其他瓜果早上市,5月中旬就能吃到新上市的,時間上正好與端午節對上,因此也就成了端午的必吃之物。另外,黃瓜也有清熱解毒的功用。而鹹蛋黃雖然沒有黃鳝、黃魚和黃瓜的時令性,但因為有“黃”字,于是也就進入了“五黃”的行列。端午吃鹹蛋黃,寓意着健康平安。也正是因為這些時令的食物在端午節前後上市,逐漸成為了習俗。
而五白雖然沒有那麼時令,但也是對應五黃而産生的,無論是白切肉還是白斬雞都是杭州地區常見的食物,再加上茭白、白蒜頭和白豆腐剛好跟五黃對應,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人們常吃的食物。
“一紅”則是指的苋菜,這個菜在北方不多見,苋菜加大蒜炒熟後呈現紅色,特别好吃,苋菜有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等功效,而這兩種症狀在夏季多發,端午節吃苋菜也是為了預防這兩種症狀的出現。
由此可見,杭州端午節的飲食習俗其實都跟時令以及身體保健有關,既體現了杭州的飲食特色,也體現了杭州的飲食文化,如果端午節來杭州一定要嘗一下“五黃五白一紅”,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