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 王安石?□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徐敏,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太古 王安石?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徐敏
在中國政治社會史上,王安石是重要的改革家之一;在文學史上,王安石是成就卓著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近千年來,後世對王安石變法及其生平思想頗多關注,尤其是20世紀出現了諸多研究成果。
不僅在國内,日本學者也一度對王安石變法非常關注,并有專著出版。其中,以研究中國思想史、道教史而知名的學者三浦國雄的《王安石:立于濁流之人》是一部體量不大但頗具特色的王安石傳記。這是一部撰寫于1985年的舊作,但其深度和角度仍不過時。在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之際,這本書首次被譯成中文,讀者可通過這本書重新認識王安石。
王安石相貌:“牛目虎頭,視物如射”
三浦國雄是日本知名學者,主要研究中國思想史、道教史,成果豐碩。《王安石:立于濁流之人》一書撰寫于1985年,是應出版社要求為日本一般讀者了解王安石而撰寫。學術界有學者評價,雖然這本書寫作至今已經30餘年,但現在讀起來,語言通俗易懂又有深度,還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與感悟。2021年6月份,這本書首次被譯成中文出版。
比起其他人物傳記首先交代人物的家世、籍貫等問題,三浦國雄的這本書從王安石的相貌入手寫起。王安石生前曾讓幾位畫家為自己畫像,比如李公麟(畫家,和王安石以及反對王安石的蘇轼都交好)在定林庵的牆壁上為他所作。王安石亡故百年之後,南宋詩人陸遊遊覽定林庵留下了這樣的記錄:“寺僧開戶,客忽見向,皆驚聳,覺生氣逼人,寫照之妙如此。今庵經火,尺椽無複存者。”
李公麟畫作雖不存,王安石身後還有人們為他所繪的3幅畫像。肖像一為宋徽宗崇甯五年(1106年,王安石殁後20年)在王安石家鄉撫州臨川建立他的祠堂時,臨摹前述李公麟繪像而制。畫中的王安石盡管有些年紀,雙目卻依然炯炯有神,散發出難以名狀的銳氣。學者鄧廣銘認為這是王安石歸隐江甯之後的相貌。
肖像二出自《曆代聖賢名人像冊》。這幅肖像比肖像一年輕,大約是實施新法前後的面孔,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畫像中王安石目光銳利,眉目冷峻,鼻子挺拔,嘴唇緊閉,堅毅的下颌和像雅典娜般碩大的耳朵,也是極具特色的人像作品。肖像三載于清人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三浦國雄認為,這幅畫過于強調了王安石的“文人氣”,想必是清代文人風習。
這3幅肖像中,王安石的真實相貌參考度最高的是肖像一。其實王安石生前也談及過自己的容貌,他作詩如此自嘲:“唯予貌醜駭公等,自鏡亦正如蒙倛。”據說蒙倛是祛除惡鬼的神。“我們自然不能根據這兩句玩笑之語論定王安石的相貌,不過從上述肖像畫大緻可以推測出他的相貌不同于常人,起碼體格健壯這一點是可以确定的。”三浦國雄寫道。
宋時甚至有人把王安石稱為牛。約與王安石同時期的仁宗年間進士蕭注在答複宋神宗關于王安石相貌的問題時說:“牛形人,任重而道遠。”他又說:“安石牛目虎頭,視物如射,意行直前,敢當天下大事。”蕭注認為王安石眼中有一種獨特的光芒,與他同時代的人也有類似說法。也有人說王安石雙眼多白,乃奸邪之相。總之,王安石大抵不是柔順之人。
“改革家”之外的王安石
20世紀以來,國内外關于王安石的傳記及相關著作不在少數。比如宋史研究泰鬥鄧廣銘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其學生漆俠的《王安石變法研究》,美國華裔學者劉子健的英文著作《宋代改革
——王安石及其新法》,日本學者東一夫的《王
安石新法研究》《王安石——改革的先覺者》等。僅從書名上來看,這些作品的關注點多在王安石變法上,而較少談到其思想、文學、交遊、生活等其他内容。
三浦國雄認為,王安石的變法改革自然不容忽視,但“僅局限于此卻錯失了荊公豐富多彩的諸般面相”。這本《王安石:立于濁流之人》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有意淡化王安石改革家的這一身份,“希望從整體上勾勒出王安石的全貌”。正因如此,《王安石:立于濁流之人》一書并沒有将重點放在變法改革上,而是注重讨論王安石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全書9章正文中,涉及變法内容的主要是第六章《王安石的奮起》和第七章《對“奸佞宰相”的攻擊》,其他部分則講述了王安石人生的不同色彩,包括王安石的家世、婚姻、性格、書法、詩歌、學術成就、佛教思想等内容,這讓讀者看到作為變法家之外的王安石的精彩人生。
王安石一生,曆經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5位皇帝。他所處的時代,可謂人才輩出、風雲際會——唐宋八大家,除了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包括王安石在内的其餘6人(還有歐陽修、蘇洵、蘇轼、蘇轍父子和曾鞏),不僅認識,還多有交往,恩仇并存。王安石與這些政壇、文壇名士的交遊也是其生平經曆的重要内容。
比如書中講述了一個賞花的故事。王安石35歲以後從地方被召回首都,擔任群牧司判官(掌管軍馬的行政機構的屬官)。某日,群牧司官衙庭院内牡丹花開,長官包拯(就是戲劇中的包青天)開了一場賞花宴。司馬光也在被邀之列,盡管他一向滴酒不沾,但因包拯勸酒還是喝了。王安石平日也是不喝酒之人,雖然宴會中有他的直系長官在座,他也能做到不論誰來勸酒都始終不碰酒杯。其“拗相公”之名由來不虛。
書中還談到,王安石的書法成就也很高。從他平時的為人處世來推斷,似乎其書法應該是敦厚樸拙的,實際上他的字卻很纖細輕盈。見過他真迹的宋人張邦基說:“王荊公書清勁峭拔,飄飄不凡,世謂之橫風疾雨。”也有評論家認為,王安石的書法風格源自他性急的脾氣。三浦國雄認為,王安石外表纖細内涵強韌的書法,比起他邏輯嚴謹的散文,還是與他時而清麗典雅、時而哀切動人的詩歌更為相應。
一場來自“天上的研讨會”
在作者三浦國雄于2021年初為這本書的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中,他談到當年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将王安石介紹給日本的普通讀者。盡管是一本通俗讀物,但本書所使用的全部資料皆有所本,隻因為一些漢文資料的原貌對日本讀者來說過于生澀,才對其稍加潤色。
三浦國雄說,自己這本書有兩個創新,一是“以詩證史”,将王安石的詩作為傳記資料來使用。另一個非常有趣的創新點就是在本書第八章創造的“賢者多謗——天上的研讨會”的形式,借後世實際存在的人物之口,從不同角度自由地評判王安石。
在本章中,作者虛拟了一場關于王安石的研讨會,将王安石身後一些對其作出評價的曆代學者彙集在一起,借這些學者之口,從不同角度對王安石的功過進行評價并互相辯駁。這些學者包括南宋人陸九淵、朱熹,明人楊慎、胡應麟,清人顔元、李绂、蔡上翔、陸心源、錢大昕,近人梁啟超等,幾乎涵蓋了後世所有重要的王安石評論者。而作者則化身主持人,一方面引導諸位學者進行積極讨論,同時也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這場别開生面且生動的“研讨會”,讓讀者充分看到王安石身後世人對他的争議性評價。
雖然這場研讨會主要讨論的内容是王安石及其變法等相關問題,不過作者的行文十分活潑。比如作者安排也曾為王安石寫過傳記的梁啟超發言:“蔡上翔先生的《王荊公年譜考略》并不怎麼流行于世,大概是先生生性淡泊的關系。我的書不過是料理《王荊公年譜考略》再略加調味的産物罷了。順便說一句,關于王安石的人品問題,我一向主張人品歸人品,政見歸政見。”
化身主持人的作者則有幾分附和道:“您就是清末的梁啟超先生吧。您既是啟蒙家、教育家,又是學者、記者、政治家和文學家,真是多才之人。您的《王荊公》是将改革家王安石形象強有力地描繪出來的出色傳記,書中也寄托了梁先生您本人對改良舊社會的抱負。”
“這場‘天上的研讨會’,雖非每一段發言都逐字逐句照搬原文,但由于融彙了每一位學者的基本觀點,如果說這些言論出自其人之口,亦無半點不自然之處。”三浦國雄說。如此多名學者一來一往,三浦國雄讓每名學者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同時,化身主持人的自己也多有見地表達出來。
在這本書的最後,三浦國雄用了一句他欣賞的話評價王安石:“希世之異人。”給出這句評價的是另一名宋代才子蘇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