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戰機面對來襲導彈為何隻躲不攻

戰機面對來襲導彈為何隻躲不攻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17:33:46

軍事題材的電影中,武力對抗往往是最容易出彩的焦點劇情。對于現代空戰來說,這類描寫并不容易,假設主角駕駛的戰機遇到敵方空對空導彈攻擊該如何破解呢?

筆者曾草草翻看了國内外幾部空戰電影,發現主角被導彈追擊的時候,多為飛機貼近山峰等高大物體後突然拔升,這樣導彈因為反應不及時而炸毀。

戰機面對來襲導彈為何隻躲不攻(戰機一旦被導彈瞄準)1

那麼在現代空戰中,飛機遇到空對空導彈真的隻有這一種避險方法嗎?

一、不對稱的機動性

在空中飛行的物體無法忽視的力學便是重力加速度,單位是G。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所能承受重力帶來的荷載最多為9個G,相當于9倍的身體重量負擔。

而導彈因為不需要考慮人的因素,而且體積比有人飛行器要小,所以一般可以做出承受重力荷載30至50個G的機動。這與戰鬥機相比,簡直就是成倍的領先優勢。

有些讀者玩過《戰機世界》、《戰争雷霆》、《戰地》等軍事遊戲,在操作飛機時會發現,即使自己的飛機被敵人從後面咬上,隻要飛機機動性夠好,就可以憑借不斷的轉彎調整位置,最後跑到敵機後面。

與此同時,對方玩家肯定也會操作飛機進行不斷地轉彎。這個過程被稱之為"纏鬥",也叫"狗鬥"。

戰機面對來襲導彈為何隻躲不攻(戰機一旦被導彈瞄準)2

而現代戰機與導彈之間就不能做纏鬥,因為導彈的機動性更強,轉彎半徑更小,可能眨眼之間就追上了。

其實事實上還有第二套方案。

二、如何在追擊中生存

按照速度、角速度和轉彎半徑的公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如果一架時速為980公裡的戰鬥機被3000公裡每小時的導彈追擊。

如果戰鬥機做出9G機動進行瞬間閃避的話,那麼導彈跟着目标以相同的回轉半徑轉彎追上目标,至少需要120G的加速度。目前市面上還沒有質量如此結實的空對空導彈。

這就好比獵犬在追兔子,明明狗跑得更快,但由于兔子經常性變向,導緻狗需要頻繁急停後調整路線。

當然,導彈并不會傻到按照原路線追,它可以憑借速度将戰鬥機機動做出的假方向修正,盡可能的"截彎取直"。但這就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出色的飛行員駕駛出色的戰鬥機,可以通過頻繁閃避變向戲耍導彈。

戰機面對來襲導彈為何隻躲不攻(戰機一旦被導彈瞄準)3

導彈的設計師也會想到這點,因此導彈不會跟着目标上蹿下跳,而是通過計算出目标在前方的預定路線,先行飛到預測點進行攔截。

這也是電影中飛機利用高山消滅導彈的方法,并不僅是導彈因為速度太快反應不及時,攻擊的邏輯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導彈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導彈的制導方式多使用比例導航法則作為算法基礎。控制系統将導彈自身飛行狀況與目标視線角速度控制在固定的比率之内,以讓導彈獲得較為平順的攔截路徑。

導彈在高速飛行中本身就有一定G值的荷載,如果角速度被控制系統放大,那麼G值還會成倍提高,也就是說30至50個G隻是理想數據,并不代表實戰數據。

戰機面對來襲導彈為何隻躲不攻(戰機一旦被導彈瞄準)4

也就是說,如果作戰區域是高空或者平坦地區,沒有高山為飛機消滅尾後的導彈,那麼在合适的時機進行高難度機動,是完全有可能擺脫導彈追擊的。

3、 另一個方面

上邊介紹了導彈在高速飛行中,未必能夠擁有數據上的理想數值,同時還有一些客觀方面會限制導彈的攻擊能力。

比如飛行距離就會影響導彈的性能。目前空對空導彈的飛行時間還是有限的,動力最高的時候恰巧是發動機剛剛燃燒完畢的時候。

戰機面對來襲導彈為何隻躲不攻(戰機一旦被導彈瞄準)5

之後導彈的機動能力将随着飛行距離的增加而大幅降低,這個問題對中程導彈的影響比較大。比如在對"麻雀"導彈的測試中發現,"麻雀"導彈F型的有效攻擊距離在40公裡左右,但導彈經常可以自由飛行60公裡以上。不過此時的"麻雀"隻能對付非機動目标。

因此就戰鬥機而言,如果需要成功避開擁有數十G機動能力的導彈,無需自身擁有幾十個G加速度才能抗衡,隻要有适當的預警機進行指揮,在适當時間和位置做出8G左右的瞬間轉彎,配合反制措施的使用,就能擺脫大多數空對空導彈。

不過現在的空對空導彈普遍都使用紅外線、雷達複合制導,即使一次追擊不成,還會持續追蹤。戰機隻能一邊施放幹擾一邊進行機動,才能增加生存概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