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黃芪可是一味名藥,典故和傳說比比皆是。
北宋著名詩人、政治家蘇轼曾經“齋居卧病禁煙前,辜負名花已一年”,故用“黃耆煮粥薦春盤”,來補養病後虛弱的身體。
無獨有偶,白居易也是對黃芪青睐有加,作詩曰:“香火多相對,葷腥久不嘗。黃芪數匙粥,赤箭一毆湯”。
黃芪可謂是補中益氣的一味源遠流長的名藥,所有與中交,脾胃,氣虛症有關的疾病,中醫大多都使用黃芪進行調理。
今天介紹的蜜制黃芪,使用味甘的蜂蜜,在五行中對應土,在人之五髒,則對應脾胃。因此黃芪經蜜制以後,補中益氣的效果更好。
主持人:吳韋葶 導演:于岩 攝像:吳慧君 劉峥 李仇豪
嘉 賓
曹晖 暨南大學教授
《雷公炮炙論 • 黃芪》
凡使,勿用木耆草,真相似,隻是生時葉短并根橫。
凡修事,先須去頭上皺皮,了,蒸半日出,後用手擘令細,于槐砧上剉用。
步 驟
1 取适量黃芪藥材,清水反複沖洗幹淨。将其置于托盤中,然後用水噴淋濕潤,蓋紗布進行焖潤,時間約為三小時。
2 将焖潤好的黃芪藥材放至于案闆上,斜切成類圓形厚片,表面呈黃白色。
3 将蜂蜜加熱至徐徐沸騰後,用文火保持微沸,并用勺具上下攪動,防止外溢或焦糊。去除泡沫及上浮蠟質,然後用網篩濾去死蜂、雜質,再傾入鍋内加熱,滿鍋起魚眼泡,略帶黏性。
4 取50g煉蜜,加入兩倍沸水稀釋煉蜜。将切片倒入煉蜜中均勻調拌,焖潤30分鐘。
5 将焖潤好的切片,倒入熱鍋中,大火炒制,反複翻動,直至水分基本剔除,取出,曬幹。切片表面深黃色,質地較脆,有蜜香氣,微甜。
功 效
補中益氣
禁 忌
無
END
編輯:yii、簡緻、蒙小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