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職業夢想的舞台

職業夢想的舞台

職場 更新时间:2024-12-26 08:52:30

職業夢想的舞台(新職業大舞台)1

圖①: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鄭悅正在現場調試機器人。 受訪者供圖 圖②:碳排放管理員胡永飛在碳排查現場布置工作。 受訪者供圖

職業夢想的舞台(新職業大舞台)2

管廊運維員劉冬起在巡檢管廊。 本報記者 丁怡婷攝

人社部日前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的第四批新職業,二手車經紀人、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食品安全管理師、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易貨師、碳排放管理員、管廊運維員等18個新職業位列其中。新職業的發布,對促進就業創業、引領職業教育培訓改革、推動産業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本期産經版推出“新職業 大舞台”報道,讓讀者更好地了解部分新職業。

——編 者

碳排放管理員胡永飛——

為碳減排做本“明白賬”

本報記者 邱超奕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後,一項項改革舉措紛紛落地。今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将上線交易。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有關部門會按照規定的計算方法分配給企業碳排放配額,如果企業排放超标,需要去碳市場購買超标的排放額度,若企業排放未超标,則可以賣出富餘的配額獲取收益。這樣的市場機制,将更好地促使企業主動減排。

道理好懂,可這碳排放看不見、摸不着,怎麼衡量企業排了多少?誰來核算排放量?一個全新職業——碳排放管理員,應運而生。

戴好安全帽和口罩,早上8點,記者跟随國家能源集團龍源(北京)碳資産管理技術有限公司碳排放管理員胡永飛,走進江蘇某火電廠。“請你們來,是想給廠裡的碳排放算個‘明白賬’,看看到底會不會超标。”火電廠設備部主管開門見山。

“行,抓緊碰頭吧。”胡永飛走進廠辦公室,管生産、經營、運行、化驗、燃料、财務的20多名部門負責人都到齊了。

“為了算準碳排放,我需要化驗班提供煤質化驗原始記錄、燃料部提供燃煤購銷存記錄、運行部提供生産月報、财務部提供采購發票……”向大家分配完工作,胡永飛轉頭告訴記者,碳排放管理可是個精細活,必須明白掌握各部門生産運行情況,很多數據都關乎排放量,直接影響企業效益。“每個月、每天的數據都不能漏,锱铢必較!”

胡永飛一看表,已是上午10點。“走,去各部門轉一圈。”走進設備部,辦公桌上堆着厚厚一摞報表,他拿起一疊,逐頁翻看。“缺去年10月份的?”“對,我們正在找。”設備部工作人員回答。“報表一份都不能缺,先把電子版發給我。”他叮囑道。

拿完設備部的數據,胡永飛馬不停蹄趕往燃料部:“我看你們的購銷存記錄,上月購買60萬噸煤,為什麼運行部提供的盤煤報表是59萬噸,相差1萬噸?”不一會兒,他又來到化驗班抽查化驗數據,并用手機拍照存證。

“為确保每項數據完整準确,有時還要交叉比對核驗。”胡永飛說,“生産運行數據五花八門,不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很難看懂、查清,碳排放管理可是個技術活。”

成為一名合格的碳排放管理員,不但要熟悉碳排放、碳交易等政策情況,還要學習工程熱力學、熱能與動力工程等專業知識,公司系統培訓後,至少還得鍛煉1年,才能獨立上崗。

各部門轉完,又過去2小時。顧不上吃午飯,胡永飛快步走進廠房,查看監測設備情況。穿過轟隆隆的發電機組,走進電子設備間,他一一記錄電表編号、精度和發電量;随後他又走進燃料控制中心,查看運煤皮帶秤數值;走進鍋爐油罐區,查看流量計,計算油料庫存……胡永飛來回穿梭、上樓下樓,手機裡的步數噌噌上漲,很快超過1萬步。“碳排放管理也是個體力活啊!”

當各類數據都彙入電腦,胡永飛很快得出了火電廠的供電排放強度。作為1000兆瓦的超超臨界純凝機組,業内常規的碳排放強度約為0.8噸/兆瓦時,這家火電廠排放強度低于該數值,意味着電廠的配額将會盈餘,未來可以在市場上出售獲得收益。

這家火電廠做對了什麼?“我認為得益于在燃煤化驗環節,企業嚴格開展了燃煤元素實測,有些電廠不重視這項工作,導緻數據超标,排放強度可能會高出30%。”胡永飛說,相關企業應重視碳排放問題,确保實測數據準确,否則将付出很高的碳排放成本。

走出廠門,已是下午5點。接下來一周,胡永飛還要撰寫詳細的分析報告,為企業調整策略、節能減排提供科學參考。盡管一天下來一點沒歇,他仍然幹勁十足:“碳達峰、碳中和的大目标要落地,找準排放數據是基礎。有我們在,夯實基礎就有了執行人,綠色發展的腳步才能邁得更堅實。”

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鄭悅——

讓機器人變得更“聰明”

本報記者 韓 鑫

“小豹小豹,請帶我去禮品館。”話音剛落,一隻方腦袋、大眼睛的機器人便迎了上來,一邊自我介紹,一邊緩緩帶路。到達終點後,它停下來細心講解,引導遊客邊聽邊看,引來一陣圍觀點贊。

眼前的特殊“講解員”,是北京一家博物館最近投運的服務機器人。“這位‘聰明’的機器人并非天生這般‘多才多藝’,如何讓機器人‘開竅’便是我們的工作。”獵豹移動公司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鄭悅說。

鄭悅口中的“讓機器人‘開竅’”,是通過對機器人的環境感知、運動控制、人機交互等功能進行适配、安裝和調試,引導它們在具體應用場景中順利工作,“一句話,機器人服務于人,而我們服務于機器人。”

鄭悅開展工作前,先要充分了解客戶需求。“是否配置在同一層”“接待點設置在什麼位置”“想要實現哪些功能”……“事先溝通清楚,到現場部署才能事半功倍。”鄭悅舉例道,有些客戶希望對機器人外形進行改造,但機器人表面分布着雷達和紅外感知系統,這就需要将客戶需求及時反饋給産品研發團隊,在不影響設備使用的前提下完成個性化定制。

作為客戶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橋梁,一名合格的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必須對産品性能熟稔于心。“獵豹移動公司的服務機器人‘雙腿’采用自主研發的室内導航系統,可以自主優化路線、主動避障,但爬坡傾斜度不能高于8度,這就對場景地形有一定約束。”談及産品特性,鄭悅如數家珍。針對客戶關心的續航能力問題,他總能及時回應,“機器人每天至少可以工作8小時,通過設置自動回充,便能實現全天續航。”

服務機器人,關鍵在應用。“機器人入場後,才是我們真正顯身手的時候。”鄭悅在平闆電腦上打開獵戶智能機器人雲平台,“綁定相應賬号後,博物館想要實現的場館介紹、人機互動和地圖導覽等主要功能都可以在這裡實現。”

通過視覺識别系統,隻要感應到有人迎面走來,服務機器人便會自動喚醒,這時就需要激活它的第一項主要功能——人機互動。隻見鄭悅在平台上點開問答語料庫,迅速輸入博物館事先準備好的問答素材。“要将搜集到的可能出現的各種問法‘投喂’給機器人,讓它根據算法學習問答中的對應關系,才能避免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

“小豹小豹,介紹一下博物館。”鄭悅在平台上點擊“發布”,一旁的機器人便操着可愛的童音,流利地講解起來。“目前的語料不可能窮盡遊客的所有問法,但它會在實踐中深度學習、不斷優化,變得更加‘聰明’。”鄭悅笑道,“這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對于博物館而言,智能導覽必不可少。“讓機器人引路,首先得教它認路。”說着,鄭悅打開機器人的雷達系統,引導它在通行區域兜兜轉轉,透過它的“眼睛”,一幅完整的博物館地形圖逐漸呈現在雲平台中。“建圖完成後,還要二次編輯地圖,設置禁區,才能保證機器人‘規行矩步’。”

“一名稱職的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應該是機器人的教習員,既幫它‘開蒙’,也助其進步。”從業5年多,鄭悅見證了服務機器人的進步——從最初人臉識别不夠精準,到現在能在人群中準确區分性别年齡;從早期避障功能較弱,到如今能在人流中穿梭自如……這背後是應用技術員一次次的需求反饋和輔助優化。

減少手動設置、地圖自動切換……在鄭悅的工作日志上,記錄着客戶新的需求。“隻有服務機器人更‘聰明’,能應用到更多場景,才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這也是我們的努力方向。”鄭悅看好自己的職業前景。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以及人力成本上升,他明顯感覺到各行業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快速增加。獵豹移動公司智慧教育闆塊正與多家院校進行專業共建,緻力于向社會輸送更多專業技術人才,“相信不久便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進來。”鄭悅說。

管廊運維員劉冬起——

把脈城市地下“生命線”

本報記者 丁怡婷

初夏時節,在北京還要穿着秋褲工作?“你在這待一天,可能覺着冬暖夏涼。其實這裡潮濕陰涼得很,一到雨季頂上還會滲出水珠。像我們長期巡檢的,都穿着秋褲保護關節,一年到頭隻有7、8月份才脫下。”聽到記者的問題,管廊運維員劉冬起笑着解釋。

劉冬起巡檢的地方在地下18米,位于北京通州運河商務區地下綜合管廊。别看管廊隐于地下,卻是城市“生命線”。在這個“地下城”裡,供水、供電、通信、熱力、垃圾管道各自有一個“大房間”,分類别依次排開。說起地下管廊的功用,劉冬起很自豪:“因為有了地下管廊,我們才看不到過去在空中交織的線路‘蜘蛛網’,以及開開合合的‘馬路拉鍊’。”

今年52歲的劉冬起,穿着反光背心、戴着白色安全帽,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起随身工具:“瞧,這是電筆、十字刀、手電筒,這是扳手、螺絲刀……都是巡檢時必不可少的。”

巡檢正式開始,首先進入的是水艙,高約2.8米、寬約3米,兩側分别是自來水管和再生水管。往前走了一會兒,出現一個扶梯,劉冬起爬了上去,“這裡是設備夾層,布置了部分通風和電氣設備,每次都需要爬上來看看是否運行正常。”有一回,他發現應急照明櫃裡的電池過熱,幸好及時處理,避免了潛在的安全隐患。

“其實,我們的工作有點兒像中醫的望聞問切,眼睛、耳朵、鼻子都得保持高度敏感。”劉冬起介紹,比如聞一聞是否有異味,聽一聽是否有漏水,“尤其要注意管道是否有漏水聲,進入汛期,一旦發生漏水,将嚴重影響管廊内設備和管線的安全使用。”

來到氣力垃圾艙,這裡“住”着直徑約50厘米的藍色管道。本來還很靜谧,突然,“倏倏……”的聲音傳出,“是不是管道有什麼異常?”他告訴記者,這其實是氣力垃圾收集系統輸送垃圾的正常聲音,“當投料口垃圾達到一定數量後,站房風機産生負壓,會通過藍色管道以每小時70至80公裡的速度将垃圾送到處理終端,滿負荷運行後,每天可以收集20多噸垃圾。”

一個艙的管道大約1.9公裡長,巡檢大概需要花40多分鐘。“我們進行巡檢,通風、排水、電力、消防等專業啥都得懂一些。”劉冬起告訴記者,他們一周要把5個艙完整巡檢兩遍,大概要走20公裡,每年算下來要走1000公裡。

“地下空間這麼封閉,5個艙來來回回,除了管道就是設備,枯燥嗎?”記者問道。劉師傅一邊檢查設備,一邊回答:“每天下來看看,都有感情了,像朋友一樣。”

随着技術的進步,現在有不少智能化設備輔助運維工作。比如,電力艙布置的感溫光纖,可以實時感受艙室溫度,超過溫度阈值時報警,并聯動超細幹粉自動滅火裝置滅火。劉冬起坦言,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管廊運維員還要學習更多的新知識。

“十三五”時期,我國累計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超過5000公裡,對管廊運維員的需求也在增加。今年3月,由廣州廣鋼金業集團發起申請,管廊運維員正式納入職業大典成為新職業。在這個地下綜合管廊,和劉師傅一起幹管廊運維的還有30多個人,最年輕的30多歲。當記者問起對于管廊運維員這個新職業有什麼感想時,劉冬起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其實就是踏踏實實幹活,但發布正式的職業名稱,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認可,也相信這個職業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版式設計:沈亦伶

作者:邱超奕 韓 鑫 丁怡婷

來源: 人民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