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唐朝李紳的《闵農二首》,李紳,字公垂,無錫(今屬江蘇)人。憲宗元和進士,武宗時拜相,出為淮南節度使。李紳幼年喪父,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二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品味這兩首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二首》是我們每一個小孩在小學初學古詩時的必背詩目,即使長大後,上了大學,畢業後出來工作,在食堂的牆上也大多有這兩首詩的詩句。張貼的勸導語也大多會有《憫農》有關。這看似兩首詩簡單的詩,何以流傳并應用得如此廣泛,何以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教育孩子中的經典古詩?
文字淺顯易懂,自不必說,音節富于韻律感,便于記誦,也僅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恐怕是蘊藏于淺顯文字背後的深刻寓意和情感寄托吧,讓我們廣大讀者能夠産生感情共鳴。
第一首詩,開篇描繪了一幅四海之内“無閑田”的富饒景象,勞動人民都在積極地耕田種糧, 在廣大田野裡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換來了糧食的大豐收。 春天的“一粒粟”,在金秋收獲時可變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的描寫,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
偌大的土地上,春天會播撒多少個“一粒粟”,秋天又會收獲多少個“萬顆子”啊!描繪的盡是豐收的景象。照理來說是應該可以生活得很幸福的。但最後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給我們視覺的沖擊造成内心的震撼,之前有多極力的渲染底層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和偉大貢獻,最後一句就有多讓人心痛。
迫使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不得不舔嘗農民的辛酸苦難,進而深人下去,牢牢牽引我們的思維,讓我們不得不思索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究竟是誰,制造了這樣的悲劇?多少農夫在辛勤勞作,就有多少人忍饑挨餓。詩人并沒有說明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留給讀者自己揣摩,但這種藏而未說即已将普天之勞動人民的深重苦難刻畫得入木三分。
第二首詩,把第一首詩中農夫種田的行為細節放大給我們看,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詩人為我們呈現幅農夫辛勤勞作圖,烈日當空,農夫還在田間辛勤耕種,豆大的汗水順着臉頰和肢體不停地滾落下來。才知從“一 粒粟”到“萬顆收”會經曆多多個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的日子。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就在日複一日本,年複 一年的辛勤勞作中。在貢獻着自己的心血和和智慧,也貢獻着自已生命的全部,詩人的用意遠不止于此。
如些用滴滴汗水澆灌出的粒粒糧食,詩人在看到朝廷的權貴者們卻在肆意浪費糧食,而辛勤勞作的農夫們卻在忍饑挨餓,那是在對勞動人民生命的鄙夷和對生命的踐踏。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千古盡人皆知的名句,看到萬千農夫勞作的場面,詩人不禁感慨道,這世上又有誰徒知道這盤中的糧食,每一顆都是由辛勞的汗水換來的,有誰能知道其中的艱辛呢。
這一深沉的慨歎,凝聚了詩人無限的同情與憤慨,讓我們也審視對待糧食的态度和行為。它所蘊含的親切的勸導、真誠的同情,也使其成為後世婦孺皆知的千古名篇。
今天的就分享到這裡了,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來聊一聊,歡迎您關注我,還有您的點贊,評論和轉發,也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謝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