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對了,現在這款手遊的對手又多了一個南山法院必勝客。」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名為《文明大冒險》的遊戲時,我就和你想的一樣,命名太普通了,也不能讓消費者第一時間對遊戲的核心玩法有個大緻猜想,基本上它就是那個被你随手刷新,刷到商店最底層,再也不會看見的那一款。
然而有時候就是這麼巧合,當我鼠标滑過不小心點到遊戲圖标,進入遊戲頁面,我才發現,我可能找到了一個非常了不得的遊戲。
挂着“文明大冒險”之名,遊戲的封面居然是一個大大的“馬裡奧”?!在這款遊戲的介紹界面,它居然還寫了:“這是一款建立在馬裡奧世界觀上的ARPG遊戲,在遊戲中你能化身馬裡奧、路易吉、碧琪公主等經典角色。”
現在手遊廠商做遊戲已經懶得打擦邊球了嗎?這都一記直球打在任天堂的腦門上了啊!真的當東半球最強法務部之名是随口說說的嗎,特别是現在騰訊和任天堂正處蜜月期的時間節點,騰訊剛好差個投名狀要納呢。
你就湊槍口上了?
當然如果隻是抄襲任天堂的經典角色,這款遊戲也絕對無法成我們今天的“話題之作”,畢竟中國現在手遊市場确實缺乏監管,像這樣直接将别人的IP拿來化為己用,暴力盈利的遊戲數量還真不少,有的遊戲甚至做的比原版都精美。
随便搜個口袋或者寶可夢,你能搜到一大堆制作水平遠比GF高的手遊
但《文明大冒險》抄襲之大膽,改編之精良,都是我這個玩遍了各種路數手遊的玩家見所未見的,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手遊抄襲界”最靓的那一款!
改編精良,也難掩抄襲之大膽
何為大膽抄襲,如果不是我确定我沒有用手機串流着我的NS玩,遊戲開始時也有粗劣的讀條動畫,我真的就要以為我在玩《超級馬裡奧 奧德賽》了。
因為《文明大冒險》直接把“奧德賽”的過場CG給拿來用了啊!故事發展和“奧德賽”一模一樣,碧琪公主又雙叒叕被庫巴給抓走了,馬裡奧還被庫巴用帽子打敗,一場水管工救公主的故事又就此展開。
場景熟悉嗎?這不就是“奧德賽”的開場!
這人物、場景建模也是直接從NS破解文件中扒出來的吧,連馬裡奧跳躍和飛帽子的動作,也完全和“奧德賽”裡如出一轍。
不止是如此,我簡單看了一下《文明大冒險》中的角色,居然發現羅潔塔公主、星際火狐、瓦力奧這些經典任天堂角色都有登場啊!果然,同樣破解NS文件,隻盜用“奧德賽”怎麼夠,隔壁這不是還有個角色更多的《任天堂明星大亂鬥》《超級馬裡奧兄弟U》《超級馬裡奧VS瘋兔》嘛。
等于說《文明大冒險》是一款非常徹底,将“奧德賽”“大亂鬥”等任天堂第一方的美術資源直接套在自己的皮上的手遊,它居然還敢在騰訊國行NS上線後開始測試,比起那些隻敢套用角色設計,加上自己的描圖,掩耳盜鈴式的抄襲,它的膽子可是大太多了。
它制作精妙就妙在,雖然CG用的是“奧德賽”“大亂鬥”,玩法也确實是套了現在手遊的通用模式,氪金抽卡,爆肝升星,努力過關,但能将這些遊戲原版CG合理地穿插在遊戲劇本和關卡中,讓劇情推進和戰鬥的合理交替,這一點《文明大冒險》做的還不錯。
原版CG中角色基本隻有一些語氣詞,而沒有具體對話的配音,而《文明大冒險》居然給每個角色都配了音,英語的,發音還挺标準。
這個配音雖然聽着因為收聲效果差,有些模糊且劣質,能聽出設備不行,但配音演員是真的努力了,僅憑着原版的一些語氣詞,配音演員居然還真的将這些角色語調、語氣、說話的腔調拿捏的非常到位,比如像中年大叔捏着嗓子說話,還帶點咖喱味兒的馬裡奧,像憨批中年大叔捏着嗓子說話的路易吉,讓人懷疑随時會來一段“女王笑”的碧琪公主等等。
你甚至可以在這個遊戲中第一次聽到卡比、甲賀忍蛙、幽靈這些角色說人話,而且這遊戲居然是全語音的!
用一句話總結《文明大冒險》—就算是抄襲的,制作組抄的還蠻用心的。
奈何做賊
我随後又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所下載的《文明大冒險》是在小米應用商店找到的,而當我去其他應用平台尋找時,同一個名字的遊戲,搜索到的結果卻又是不同的,包括B站遊戲、騰訊應用平台、TAPTAP上,《文明大冒險》都是一款2D方塊放置手遊。
這款《文明大冒險》雖然在taptap上有18000人預約,但在2019年6月5日開啟了計費删檔測試之後也不再有了下文。
隻是名字撞車了?畢竟《文明大冒險》這個名字确實挺大衆的,但在研發公司這一欄,方塊放置的《文明大冒險》和“任天堂大亂鬥”的都同屬一家公司—北京藍鼠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這更引起了我的興趣。
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官網上查閱了這個遊戲的版号相關信息,我發現《文明大冒險》早在2017年12月27日就獲得了版号。
在2018年開始版号停發的寒冬期,确實有許多遊戲有借着“老皮”上市,将新的遊戲套在已經通過版号的遊戲名字上發行的先例,在當時許多名字挂着“三國”,并沒有在名字上直接透露核心玩法的“皮”,甚至還炒出了不低的價格。
按照這樣的評判标準,《文明大冒險》應該也是一張不錯的“皮”,但如今版号已經再度發放,任天堂大亂鬥版《文明大冒險》又是2019年12月30日開始測試的,在時間邏輯上并不通順。
我隻能推測一個原因—方塊放置《文明大冒險》在半年前的計費删檔測試中,并未達到營收預期,被腰斬了,臨時換上了任天堂大亂鬥《文明大冒險》。
在北京藍鼠的知識産權頁面,我也發現《文明大冒險》的商标在2017年進行過申請,但被委員會駁回商标注冊。
也就是說,《文明大冒險》這個商标是無效的,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标法》并未規定“教育娛樂”“網站服務”屬于必須通過商标注冊才能經營的範疇,但這也意味着,《商标法》也并不會給《文明大冒險》的知識産權提供保護。
總結而言,《文明大冒險》資質不全後患無窮,簡直湊齊了所有“撈完這票就跑”的遊戲特質。
不止是抄襲問題,這樣一款一版号雙用,連商标注冊都沒有通過的遊戲,卻借着“不計費删檔”測試的名義上架,處在這樣灰色地帶的遊戲并不是少數,在許多頭部企業規範自身維護市場的同時,不忘賣力拖着市場發展的後腿。
你覺得現在是像這樣連奧德賽是NS獨占都分不清的小白多?還是你這樣全機種制霸的核心玩家多?
我知道我沒有理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着這幫有理想,為了溫飽隻能出此下策的追夢者們指指點點;作為一個玩家,我隻是覺得,像這樣在《文明大冒險》下留下這樣評論的玩家越多,反而會将這個好不容易洗刷“電子海洛因”污名的市場,重新拉回深淵。
你趕緊悔改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