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秋葉原街頭,你依然可以看到《艦隊Collection》的巨大樓宇廣告。作為二次元“娘化”遊戲的奠基者,《艦C》的火爆也一度掀起了國内的艦娘熱潮,“艦like”遊戲因此蓬勃發展,成長為國内二次元遊戲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也許是因為此前的發展過程中誕生了過多“珠玉”,近兩年“艦like”領域鮮有新作登場,佼佼者更是鳳毛麟角。不過,就在今天,沉寂許久的“艦like”賽道終于又迎來了一位挑戰者——《拂曉》。這款以高自由度3D彈幕海戰為賣點的艦娘養成手遊,能否如其宣傳所言,讓硬核的軍艦愛好者們戰個痛快呢?
不功利的養成,有溫度的艦靈
對于艦娘類遊戲的成功,此前一個較為公認的解釋是這類遊戲實現了宅圈中兩類原本并無太多交集群體的共融——軍宅和二次元宅。也因此,一款優秀的艦like遊戲必然滿足兩點——具有足夠策略深度的“艦”和具有足夠養成深度的“娘”。
此外艦靈好感度的提升還能解鎖更多港區設施,例如溫泉和教堂。港區作為遊戲中的大後方,也是養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區可以産出戰鬥所需要消耗的燃料以及建造艦靈所需要的晶币,當然也還會有各種和好感度相關的增益功能,極大地豐富了遊戲的養成深度。
對于二次元宅來說,艦like遊戲的美術水準自然是關注的重點,而國内頂尖二次元畫師的加持讓《拂曉》在立繪表現上有了足夠的底氣。遊戲中艦靈的整體風格較為統一,立繪氣質則是根據艦體的大小而定,噸位最小的驅逐艦相對偏幼,噸位較大的戰艦和航空母艦則在畫風上更為成熟。除了戰鬥中的3D畫面,在遊戲中的各處界面,艦靈們幾乎都是以live 2D的形式呈現,這也進一步提升了遊戲的美術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艦靈的獲取方式延續了艦like遊戲向來備受好評的“輕氪重肝”的機制。除了手遊常見的氪金抽卡外,《拂曉》還提供了打撈掉落和建造兩種方式來獲得艦靈,有效降低了玩家的收集成本。
與此同時,《拂曉》也引入了養成遊戲常見的好感度系統,好感度可以通過戰鬥積累,也可以直接向艦靈贈禮。除了帶來戰鬥屬性加成,提升好感度也可以解鎖艦靈們的個人專屬劇情,這樣的設計使遊戲的養成體驗不至于太過功利,也使得角色塑造更為豐滿。
此外艦靈好感度的提升還能解鎖更多港區設施,例如溫泉和教堂。港區作為遊戲中的大後方,也是養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區可以産出戰鬥所需要消耗的燃料以及建造艦靈所需要的晶币,當然也還會有各種和好感度相關的增益功能,極大地豐富了遊戲的養成深度。
在“娘”這一方面的出色表現,也讓人對《拂曉》“艦”的表現更為期待。從實際的戰鬥體驗來看,在軍宅們更關注的硬核玩法上,《拂曉》也相當可圈可點。
《拂曉》沒有體力值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出擊消耗。與現實中的海戰一樣,噸位較高的航母和戰艦有着更強的戰力和更高的出擊消耗,因此如果你想進行周回打撈,使用噸位更低的驅逐艦和巡洋艦無疑更具效率,但相應的也會對你的操作提出更高要求。
陣型和航向是硬核艦like遊戲的“标配”,在現實的海戰中,它們也會極大地影響戰力表現,二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海戰無不充分利用了陣型和航向的利弊。與許多輕量化艦like遊戲砍掉這兩個要素以降低遊戲難度不同,《拂曉》不僅完整保留了陣型和航向,還将之與3D彈幕玩法實現了更高度的契合。
進入戰鬥前,玩家需要在單縱、複縱、輪形和梯形四種經典的海戰陣型中進行選擇,它們分别可以最大化炮雷擊、機動性、對空和暴擊。而在開始戰鬥後,同航、反航、T優勢、T劣勢四種随機的航向則會對敵我雙方的命中率和暴擊率造成一定影響。此外,航母類艦靈的對空值還會影響到隊伍的制空狀态,由此帶來我方命中值和航空類技能傷害的波動。
在一系列高度還原真實海戰戰備的鋪墊之後,指揮官們也終于迎來了正式的戰鬥。
作為一款3D海戰手遊,《拂曉》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戰場打造,除了通過搖杆控制主力艦靈的攻擊範圍,你還可以随時左右滑動屏幕,如同在一個可360°自由變換的環幕舞台上戰鬥。
每場戰鬥可以派出3名出戰艦靈和3名支援艦靈參戰,出戰艦靈會自動進行炮擊和雷擊,玩家則需要控制出戰艦靈的攻擊方向和走位,以躲避敵方源源不斷的彈幕。與傳統彈幕遊戲不同,3D海戰不僅具有更立體的彈幕來源,其特有的空襲和水下魚雷的攻擊方式也讓戰場形勢變得更為複雜。因此,除了需要優秀的操作手法,前文所述的航向、陣型和制空權也會在瞬息萬變的戰勢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你無法兼顧攻防,也可以走技能流戰術,即在普攻階段專注于躲避彈幕,等待艦靈蓄力,每位艦靈都有匹配其特性的強力技能,例如驅逐艦長于魚雷釋放,戰列艦則擅長艦炮齊射。技能施放時會有live 2D骨骼動畫的演出,攻擊效果也相當炫酷。
需要注意的是,《拂曉》對真實海戰的還原也适用于敵方,這也意味着技能命中并非易事,尤其是當敵方是以高機動性著稱的驅逐艦時,如果你不敢近身釋放技能,很可能華麗的合體技打出的傷害不及普攻。因此,雖然遊戲也提供自律戰鬥機制,但如果你的戰力與敵方勢均力敵,想要大獲全勝,手動操作顯然是更為合适的選擇。
中日兩開花?行業老兵翻盤在即
僅從主觀體驗上就能明顯感覺出,在“艦”和“娘”兩方面都有不錯表現的《拂曉》不會是來自小團隊的作品。事實上,這款3D海戰手遊确實承載着其開發商久遊在二次元賽道探索的夢想。
在此次發布的測試版本中,已經有不少艦靈擁有完整的日語配音,日文元素在開場動畫中也有所體現。這些現象并非隻是為了滿足國内聲控的訴求,而是也預示着久遊對于《拂曉》更大的野望——攻入日本市場。
今年4月,由中國台灣唯數娛樂科技所代理的《拂曉》日服正式開辟了日文官網和官方推特,并預告這款遊戲将在今年夏季登陸日本市場。不過,由于開發進度延宕,唯數娛樂又在8月發布公告稱這款遊戲将因故推遲到2021年冬季上市。雖然跳了票,但日本玩家對于《拂曉》依然抱有很大期待,在并未大規模宣發的情況下目前官推的關注人數也已突破萬人。
也正是由于希望能在中日市場實現“兩開花”,久遊對《拂曉》的打磨也格外投入,相較于上一次測試,此次測試不僅帶來了大量視覺優化,也引入了諸多新的玩法,包括試煉、防衛戰、世界BOSS。雖然目前的版本在完成度上依然有着不小的提升空間,但“每測都有新感受”的《拂曉》還是讓玩家感受到了足夠的誠意,也希望開發團隊能通過此次測試查漏補缺,加速上線進度,讓中日兩國的艦like愛好者們早日體驗到更為完善的《拂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