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幾歲算正常?案例提問:最近總是接到老師的電話,反映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是小動作多,就是擾亂課堂紀律孩子上中學了,跟他講道理,他都是愛聽不聽上課聽講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渠道,我要怎麼辦才好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幾歲算正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案例
提問:最近總是接到老師的電話,反映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是小動作多,就是擾亂課堂紀律。孩子上中學了,跟他講道理,他都是愛聽不聽。上課聽講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渠道,我要怎麼辦才好呢?
專家觀點
北京市海澱實驗中學高級教師、海澱區骨幹教師褚永娟:注意力是學習的關鍵,上課聽講的問題,大多與學生的注意力不足相關。相關研究表明,11歲到12歲兒童的注意力穩定時間應當在30分鐘左右。
我們研究後發現,學生聽課問題的成因基本有以下幾種:第一是對學習目的、意義認識不足。缺乏學習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學習目的不明确,嚴重影響學生有意注意的發展。第二是不能自律,抗幹擾能力差。特别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常左顧右盼、愛管“閑事”,表面上看似在學習,實際學習效果很差。第三是學習上怕困難,沒有一定的毅力。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遇難而退。第四是注意的穩定性、持久性差,注意的範圍窄。
我們一定要擯棄“學校的事,老師全權負責,孩子聽課的問題,家長愛莫能助的觀念”。家長必須要相信,學生的注意力與家庭支持感知度密切相關。家庭支持感知度包括:學生能夠明顯感受到的家長的态度支持、親子親密度、學生的獨立感受、家長習慣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對家長語言的态度反應等。
積極、有效的家校合作,對于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首先,家長要耐心和老師交流、溝通,請老師來幫忙。如課堂上發現孩子走神能及時提醒,或暫時調整孩子的座位,讓孩子坐在老師比較容易注意到的位置等等。這期間要積極與老師聯系,準确把握孩子的情況是否有所改善。
其次,引領、指導孩子制定目标。共同制定每日學習計劃表、每周學習計劃表或者單科學習計劃表。幫助孩子強化目标意識。再者,有效的學習環節包括預習、聽課和複習。
最後,想辦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家長要積極尋找适合孩子的活動,讓其既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戰。
面對孩子的問題,不論采取哪種措施,堅持才是王道。考驗的絕不僅僅是孩子,更是家校的配合和家長的堅持!
文/本報記者 林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