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長沙打造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長沙打造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6:07:47

長沙打造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湖南篇長沙縣)1

十年來,長沙縣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破浪前行,從百強縣15位到穩居全國前五,不斷實現跨越發展。 盛磊 攝

紅網時刻新聞 記者 趙翼鵬 長沙報道

2021年,位居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第五;全縣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0267元,十年内翻了一番……

碧波松雅湖,繁榮星沙城。一項接一項的成績,見證着十年來長沙縣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破浪前行的铿锵足迹和砥砺奮進的鮮明印記。2012—2022,十年非凡曆程,長沙縣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作為長沙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的核心地區,長沙縣一直是長沙乃至全省重要的制造業高地,更擁有“中西部第一縣”的美譽。榮耀的背後,靠的是勇于創新的硬實力、硬科技,走的是以創新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

高擎先進制造大旗

9月1日,福田汽車長沙超級卡車工廠内,機器人正揮舞着手臂,按流程對卡車不同部位進行加工。

“焊裝車間實現中輕卡共線生産,26個平台、47種産品智能排序生産,59台KUKA機器人 3D視頻引導系統實現焊接、塗膠、滾邊等100%自動化作業。”福田汽車長沙超級卡車工廠制造技術總監王利介紹。車架車間實現商用車首條“散件電泳 總成噴粉”,防腐能力達到15年不鏽蝕。16個往複式機器人自動噴塗 3D動态識别系統 數字化中控系統,實現30分鐘内快速換色。塗裝車間自動噴塗、自動清洗,快速換色實現單日15種顔色自動噴塗,效率提升10000台/年。

長沙打造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湖南篇長沙縣)2

福田汽車長沙超級卡車工廠。

這個去年在長沙經開區投産的工廠,以打造“高質量、低成本、快交付”的标杆制造單元為目标,是集“智能制造 工業互聯網 數字運營”為一體的超級智能工廠,更是福田汽車在中國南方的戰略基地。超級工廠達産後,将實現年銷量超10萬輛、産值150億元、利稅5億元,直接增加就業3000人,拉動當地零部件産業鍊産值40億至50億元,間接帶動産業鍊就業1萬人。

制造業一直是長沙縣實體經濟的核心主體,更是長沙縣的立縣之本、富民之源。

從工程機械一業獨大到“兩主一特”(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轉變為“工程機械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産業、汽車及零部件産業、以新一代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為特色的電子信息産業、以區塊鍊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産業、生物技術及生命健康産業”,長沙縣産業布局越來越豐富,但不變的是對先進制造業的執着。

“做強優勢産業,培育新興産業,做強未來産業。”長沙縣、長沙經開區聚焦先進制造業主攻方向,錨定5000億級園區、全國第一方陣的閃亮“小目标”,突出改革開放,突出科技創新,實施畝均效益、轉型升級、智改數轉、兩業兩化融合、個十百千、培優扶新等“六大工程”,推進“挖潛、補缺、培優、倍增”三年行動計劃。

目前,長沙經開區正緊緊圍繞發動機、液壓元器件、變速箱和減速機、傳感器、電控裝置、芯片等關鍵零部件企業和項目,補短闆、破“卡點”,在增量上做文章,積極打造先進制造業的創新生态。

彙聚科技創新力量

一幢幢現代化工業廠房拔地而起,多個單跨廠房設備已進場,各個車間正在有序調試。山河工業城三期項目建設告捷,年底全面投産後,每年創造産值将不低于50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超過1000個。

兩年前,山河工業城三期項目所在地還是一片低矮的山丘,但如今的“山河”,已然名揚四海。

兩年來,山河智能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2%,申請專利334件,其中發明專利105件。新産品開發項目134項,其中75款産品成功下線,32款實現量産,研發了世界首創的5G智能鑽機、5G旋挖鑽機,行業首家實現遙控智能挖掘機的工程化和批量銷售。

長沙打造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湖南篇長沙縣)3

山河智能生産車間。

去年,山河智能堅持自主創新,工程機械數字樣機及孿生技術,被列入2021年湖南省十大攻關項目;快捷分離上下車方法,解決了重型工程機械運輸困難的世界性難題;在“智慧車間”内,挖掘機生産效率提升50%以上。

科技攻關馬不停蹄,針對進口件“卡脖子”問題,山河智能自主研發的旋挖鑽機和挖掘機的高性能液壓馬達、主閥、減速器、軸承等小批量試用,部分已實現批量化生産與應用,一款壓樁機多路閥完成開發并小批量裝機。2021年,山河智能獲評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憑着攻堅克難、精益求精的精神,山河智能在國内美譽度節節攀升的同時,在海外市場也一路高歌猛進。2021年出口營收同比增長接近一倍,高于行業平均增速,歐洲、美國、非洲等市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00%;2022年一季度,出口營收同比增長90%以上。

“星沙智造”一路高歌猛進。

2021年,長沙縣實施創新主體增量提質、創新能力突破、創新平台建設、創新人才集聚、創新成果轉化五大工程。持續增加财政投入,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超4.8%。全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長沙經開區鐵建重工大型掘進機主軸承、高端液壓元器件、頂立科技第三代半導體、天河國雲區塊鍊底層技術、山河智能工程機械數字樣機及孿生技術等5大科技攻關項目入選,全部指向關鍵核心技術。

邁向内陸開放高地

“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對于長沙縣而言,開放有着更為重要的意義。

過去十年,長沙縣開放程度越來越高,開放腳步永不停歇,交出了一份不凡答卷。截至2022年9月,長沙縣與全球近200個國家(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共有跨境電商企業64家,占全市36.36%。今年1至8月,全縣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額780.96億元,同比增長13.09%,全縣預計實際利用外資17346.38萬美元。

長沙打造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湖南篇長沙縣)4

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

交通的發展,為開放夯實了根基。長沙縣交通網絡空陸交織,内輻射湖南乃至全國各地,外與東盟、RECP、“一帶一路”沿線、歐盟區域等58個國家地區實現無縫對接。

平台的疊加,推進開放走向高層次。2020年9月,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正式獲批,91%的面積在長沙縣。長沙縣實現了“自貿區、臨空區、綜保區、經開區、會展區”的“五區疊加”。

作為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的核心區塊,長沙經開區率先探索的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新模式、解決“四大難題”打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方案、知識産權“前置保護”新模式、“一碼集成”涉企檢查新模式等四大改革實踐案例順利入選《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1)》。

如果說商品、要素的流動型開放是初級開放,那麼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則是更深層次的開放。

“目前工程已完成98%,完成總投資約4.6億元。”9月20日,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區港聯動及口岸作業區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重點課題、長沙黃花綜保區的重點建設項目,項目正式投用後将全面整合綜保區與機場各功能平台。通過優化通關流程,創新監管模式,優化管理體制機制等措施,真正實現貨物通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今年5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印發,其中10項由長沙縣區塊牽頭或參與。國際郵件、國際快件和跨境電商業務集約發展新模式為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以來誕生的首個國家級案例,5項新模式為全國首創,涉及人才、金融、建築等的4項新模式為全省首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