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田健同學

田健同學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16 06:00:06

田健同學?冬日上午的陽光隔着窗口投射進來,不但在玻璃窗上留下了鐵藝護網美麗的花瓣形圖案,而且把書房照得通明透亮,暖意融融,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适,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田健同學?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田健同學(田健老師來電)1

田健同學

冬日上午的陽光隔着窗口投射進來,不但在玻璃窗上留下了鐵藝護網美麗的花瓣形圖案,而且把書房照得通明透亮,暖意融融,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适。

就在辛醜年這個“大雪”的節令,我的周身被一股幸福的暖流包圍着,一種濃濃的師生情在我心中久久激蕩着、澎湃着。

那天上午九點多鐘,我正在書房寫作,手機突然響了,拿起一看,是個陌生的固定電話号碼。雖說陌生,但是根據區号和之後七位數字的規矩排列,還是立馬聯想到是老家王屯鄉的電話。

自從幾年前父母離世後,很少接到老家的電話了,今天猛然看到那串熟悉而又陌生的數字,心中不禁又是猛地一顫,就像當年時刻擔心身居老家的父母的健康狀況,害怕突然接到報憂的電話,但又不得不心驚肉跳地速接每個來電似的,我又習慣性地趕緊摁通了電話。

電話居然是我的老師趙廷和打來的。我的胸中頓時湧起了一股比鄉情更濃的師生之情。

出生于1940年12月25日的趙廷和老師,是我上世紀80年代初在修武縣王屯鄉高中讀書時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他1958年8月參加教育工作,在三尺講台上兢兢業業工作了42年。在趙老師數以千計的學生中,我和他更有一層特殊關系,我們是同村,都是前南孟村人,隻是姓氏不同、長幼有别罷了。然而,令人汗顔的是,當年在校期間,我這個與趙老師有着“特殊關系”的學生,并沒有給趙老師臉上增添多少光彩,恰恰相反,我常常因為學習态度不夠端正,學績平平,甚至個别科目嚴重“瘸腿”,而被趙老師叫到辦公室接受訓話。更叫我無地自容的是,那時我的父親正在高村鄉高中擔任數學老師,與趙老師同行,是我村三個端着國家飯碗的高中老師之一,我家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而我卻“離經叛道”,不但沒有給這個家增光添彩,反而辱沒了“教師之家”這個光榮稱号。

幾十年後的我,每每想起這段曆史,都會有一種沉重的負罪感和無法洗刷的羞恥感交織疊壓在我身體上和心靈中。

好在趙老師并沒有将我視為“異類”,并沒有放棄對我的教育和培養。當我的成績提升時,趙老師會給我以鼓勵,希望我繼續加油,更上層樓。當我意志消沉時,趙老師會給我認真談心,比方說圓,循循善誘,激勵我發奮努力,有所作為。

中等身材、體态微胖的趙老師那時剛四十歲,精力正旺,面色紅潤,聲音宏亮,講起課來妙語連珠,惟妙惟肖,走起路攜風帶雨,毫不拖拉,給人的印象是一身力量,嚴厲嚴肅,氣貫長虹,高深莫測。

1981年高考前,我的人生出現了一個重大拐點。根據當年的預考成績,我留在學校繼續學習,備戰高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在一個表哥的影響下,我卻易弦改轍,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依然決然走出校門,到他在省城鄭州開的一家公司“下海遊泳”起來。記得當時有一天午飯時,趙老師特地從學校趕回村裡,來到我家做我的思想工作,勸我回心轉意,重新回到學校讀書,不要因一時沖動誤了大好年華,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惜可恨的是,當時我根本聽不進老師的話,根本不懂得他的良苦用心,有的隻是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對大城市的盲目向往。後來,即使我父親也特意從學校趕回家來勸說我,也未能将我這個倔強的孩子拉回正道。

一個人總是要為自己的錯誤決定付出代價的。在鄭州和新鄉打拼幾年後,我逐漸開始厭煩起城市生活和搗空賣空那種“經商之道”,有一天猛然意識到自己走錯了路,選錯了人生目标,必須得趕緊懸崖勒馬,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

這種還不算太遲的人生覺悟,曾一度是我感到激動、迷茫、無助、焦慮甚至是恐懼。特别是當我每次回家,專門去拜訪趙老師,聽他說起我的同學某某某考上了哪所大學,特别是我村的誰誰誰也考上了大學之後,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巨大傷害,内心受到了強烈震撼,覺得我這個浪子是必須趕緊回頭的時候了。這時候,又是趙老師給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使我在之後幾年刻苦讀書、自學寫作的道路上獲得了一種不竭的動力,并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再後來,我因為寫作小有名氣,被破格選拔到縣委宣傳部工作,後來又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多少年間,我始終沒有忘記趙老師對我的恩情,每年過年回老家,總要到趙老師家去給他拜年,并向他彙報學習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這個時候,趙老師依舊會像當年的班主任一樣教育我,希望我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态,努力工作,搞好人際關系,注重個人修養,走好人生道路。每一次拜訪趙老師,聆聽他的人生教誨,都能使我獲得一種動力,同時不斷檢視自己,不斷修正自己,使自己涵養浩然正氣,踐行人間正道。

六年前的春節,我到趙老師家拜年,閑聊之中,趙老師說他2000年退休後很想做點有意義的事兒,把幾十年來關于工作、勞動、生活、讀書、理想、友情、人生等方面的一些零零碎碎的體會和感悟寫出來,弄成一本書,留給子女和身邊的人,也算是對社會做的一點貢獻。趙老師當時說出他的這個想法時,忽然顯得有點腼腆和不自信,說他寫的那些東西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很淺薄,不厚重,擔心印成書後被人笑話。這次,換作該我鼓勵趙老師了,我說你隻管認真地寫,認真地整理,隻要是真情實感,富有哲理,對人有教育意義,不要在乎語言是否華麗,篇幅是否短小。趙老師聽了我的話,好像信心倍增,但同時依然十分謙虛地說:“等把這些東西寫出來了,你幫我看看,把把關,不要錯誤百出的,惹人笑話。”我滿口答應了。

三年前盛夏的一天,我在一個同學家意外看到了趙老師計劃出的那本書的樣稿。一看厚厚的100多頁,圖文并茂,排版精美,墨香飄溢,已經很有一本正規出版物的味道。後來聽這位同學說,趙老師怕我工作忙,不願給我添麻煩,就把書稿交給了這位同學來幫忙校對整理,沒有再來找我。

2020年農曆九月初四下午,老同學徐東風突然打來電話,說是趙老師的愛人孫玉清去世了。我聽了,感到非常意外。撇開單純的師生關系不說,在我們村,趙老師家原來和我家都是第三生産隊的,而且兩家住的也不太遠,參加生産隊集體勞動時經常能見到趙老師的愛人,我口口聲聲喊她“嬸”,圓臉龐,中等身材,梳着剪發頭,說起話來伶牙俐齒的。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年冬天,我家和趙老師家共同腌了一缸黃菜,菜缸在趙老師家放着,晚飯時我家隻要一說要吃黃菜,就會派我拿着一隻大碗去挖黃菜。我從我家後院出發,一路小跑,隻要兩三分鐘,就能跑到趙老師家。一沖進趙老師家的院子,我就會高聲喊道:“嬸,挖點黃菜!”嬸給我挖得谷堆冒尖的一碗黃菜,我就又是一路小跑往家沖。想想這些事,就跟昨天發生的一樣,嬸子還那麼年輕,咋就會不在了呢?

嬸子出殡那天,我和妻子特意趕回了老家。在趙老師家門口設的靈堂前,向嬸子的遺相四鞠躬後,我走進院子,準備去安慰一下趙老師。剛進院子,就看見趙老師雙腳幾乎是驅着地面,晃着身體,伸出雙手,疾步向我走來。我緊趕幾步上前,緊緊拉住了熱淚盈眶的趙老師的雙手,并勸他回屋裡說話。

一定是最近幾天痛失親人、淚水漣漣、睡眠不好的緣故,趙老師的臉有些虛腫,兩個眼袋大得像半個核桃嵌在眼下,鼓鼓囊囊的,看着叫人心疼。

攙着趙老師走進堂屋西頭他的書房,我自然是先禮節性地安慰了他一番。待他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我才從他簡短而又悲傷的訴說中了解到,最近幾年嬸子一直有病在身,多次住院,這次病情突然加重,雖經盡力搶救,但終無力回天。我和妻子再次勸慰了趙老師一番,希望他多多保重身體,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這時,趙老師忽然站起身,一邊揉着眼睛,抹着眼淚,一邊走進裡間,為我拿出了一本他最近剛剛編印出來的書《和言細語》。

雙手接過趙老師遞來的書,我的心不禁又是一陣亂顫。在這樣特殊的日子,在如此悲傷的時刻,趙老師還不忘用如此聖潔的禮物來饋贈他的學生,實在是讓我感動不已。

趙老師的這本《和言細語》,封面用的是亞光白紙,光澤柔和,質感很好,書名豎排在右上方,黑色行書,非常醒目。封面的左下角,是一幅淡淡的荷花圖,讓人感到清新高雅,歲月靜好。不用多想,書名《和言細語》與趙廷和老師的名字有關,一個“和”字,既是一種人生态度,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後來回到家認真閱讀趙老師的這本書時,不但被它二十章共計2020條豐富的内容(成書于2020年)所感動,而且被書中趙老師優雅的書法作品所吸引。這本書,書名與内容和諧統一,沒有長篇大論的文章,全是三言五語的短句,簡潔精煉,通俗易懂,真的似和風細雨,飄飄灑灑,潤物無聲,令人陶醉。當時,在趙老師家匆匆浏覽了這本書後,我大膽向他提出了一個請求:“能否多給我兩本,由我轉贈給縣圖書館保存,使更多人閱讀?”趙老師聽了,慢慢說:“咱這書怕是水平不行,登不了大雅之堂。”我再次向趙老師保證,以他這本書的内在質量和印刷水平,放在縣圖書館“修武作者圖書區”,肯定是上乘之作。趙老師這才增添了幾分自信,又從裡間給我拿出兩本書,邊往一個袋子裡裝,還不忘提醒我說:“人家要是說不中,咱就不要勉強往那放了。”大概20天後,縣圖書館館長範小河将感謝趙老師贈書的紅色證書送到我手中,我趕忙送給了趙老師在縣城工作的女婿劉祥祯,由他直接送給了趙老師。想必趙老師一定收到了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證書,并為自己的書籍能有更多的讀者而感到欣慰。

後來,從劉祥祯珍口中得知,他們料理了嶽母的後事之後,為了使趙老師換一下環境,換個心情,曾一度把他接到了城裡來住,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陪他說話聊天。但是時隔不久,趙老師就又要求回老家生活起來。今天,趙老師突然從老家打來電話,莫非是有什麼事情?

電話接通後,趙老師所過問仰關心的一些事情,使我這個失去了幾年父母之愛的中年男子瞬間又有了一種得到長輩們關心呵護的溫暖和感動,熱血沸騰。

趙老師首先從我的身體健康狀況問起,說“你也不小了,也到了保重身體、注重養生的時候,且不可大意”。接着,聊到了工作上,問我工作忙不忙,大概還得幾年退休。之後,又關心起了我兒子的婚姻大事,情真意切地說:“在咱們中國,當老人的一定得操心把兒女們的婚姻大事操持好,這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等他們都成家立業了,獨立生活了,我們不再勞心費神也就算了。”接下來,趙老師開始表揚起我來,說他從子女們帶回家的地方文學刊物《雲台文苑》上不斷看到我寫的一些文學作品,很好,說明我還能一直堅持寫作,有正氣,有意義。

我真的無德領受趙老師長時間的關愛和贊譽,便瞅準時機,變被動為主動,問趙老師的身體狀況如何?趙老師在電話那端笑呵呵地說:“身體還可以,生活能夠自理。不過,健康狀況肯定是在走下坡路了,不一定哪一天就走了。”我不願接續這麼傷感的話題,就岔開話問:“叔,剛才看電話号碼,知道您在老家,您年紀大了,為啥不跟子女們在城裡住,非要一個人回老家,這讓孩子們多擔心您啊。”趙老師非常動情地說:“這老家畢竟是一個家啊,屋裡寬敞,院裡寬敞,街上更寬敞,比在城裡住窄窄狹狹的強多了。再者說了,在老家住時,熱熱鬧鬧的,你擱這裡進進出出的,村上的人見了,還會說這一家有人在,不會說這一家沒人了。更關鍵的是,這個時候孩子們來老家給我做做飯洗洗衣服,還知道這裡有個家,是他們的根,有個指望,有個念想,所以說我堅持要在老家住。”

趙老師的這番話一下子戳中了我的淚點,電話這端的我禁不住熱淚盈眶,哽咽起來。是啊,我這個五十多歲的遊子,在父母雙親相繼離世後,老家那處老宅常年封門閉戶,再也看不到他們熟悉的身影,聽不到他們親切的聲音了,滿院雜草盡現“人去屋空家不家”的荒涼與悲怆,使人心痛。我内心,對漸行漸遠的那個老家,何嘗沒有這樣一種眷戀和不舍,何嘗沒有對那種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的幸福溫暖的生活的懷念和追憶?而今,對于失去父母的老家來說,我隻是一個陌生的客人。

當我悄悄抹去眼淚,衷心祝福趙老師幸福快樂、健康長壽的時候,趙老師很開心地說,最近他應學生和好友的請求,又在寫一些“小東西”,等寫個差不多的時候,要讓我幫幫忙,看看改改。我欣然應允,并倍感榮幸。

長達17分鐘的通話結束時,我突然想起了印在趙老師《和言細語》這本書最後一頁的那幾行“結束語”:

“無論到什麼時候,

無論你是什麼職位,

親愛的朋友,

别忘了,

你是吃誰的奶長大的,

你是聽誰的話學好的。”

敬愛的趙老師,我想深情地告訴您,您是我生命中“學好的”最重要的導師!

來源:百家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