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題實操題?第三節 建築火災蔓延的機理與途徑,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題實操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三節 建築火災蔓延的機理與途徑
通常情況下,火災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由發展到熄滅的過程,其發生、發展直至熄滅的過程在不同的環境下會呈現不同的特點。本節主要介紹建築火災蔓延的傳熱基礎、煙氣蔓延及火災發展的幾個階段。
知識點:建築火災熱量的傳播方式
(一)熱傳導
又稱導熱,屬于接觸傳熱,是連續介質就地傳遞熱量而又沒有各部分之間相對的宏觀位移的一種傳熱方式。
對于起火的場所,熱導率大的材料,由于能受到高溫作用迅速加熱,又會很快地把熱能傳導出去,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引起沒有直接受到火焰作用的可燃物質發生燃燒,利于火勢傳播和蔓延。
(二)熱對流
熱對流又稱對流,是指流體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冷熱流體相互摻混引起熱量傳遞的方式。
(三)熱輻射
輻射是物體通過電磁波來傳遞能量的方式。熱輻射是因熱的原因而發出輻射能的現象。輻射換熱是物體間以輻射的方式進行的熱量傳遞。與導熱和對流不同的是,熱輻射在傳遞能量時不需要互相接觸即可進行,所以它是一種非接觸傳遞能量的方式,即使空間是高度稀薄的太空,熱輻射也能照常進行。最典型的例子是太陽向地球表面傳遞熱量的過程。
火場上的火焰、煙霧都能輻射熱能,輻射熱能的強弱取決于燃燒物質的熱值和火焰溫度。物質熱值越大,火焰溫度越高,熱輻射也越強。輻射熱作用于附近的物體上,能否引起可燃物質着火,要看熱源的溫度、距離和角度。
知識點:建築火災的煙氣蔓延
(一)煙氣的擴散路線
當高層建築發生火災時,煙氣在其内的流動擴散一般有3條路線:
第一條,也是最主要的一條是:
着火房間——走廊——樓梯間——上部各樓層——室外;
第二條是:着火房間——室外;
第三條是:着火房間——相鄰上層房間——室外。
逐漸冷卻的煙氣和冷空氣流向燃燒區,形成了室内的自然對流,火越燒越旺,如圖所示。
着火房間内的自然對流
煙氣擴散流動速度與煙氣溫度和流動方向有關。
煙氣在水平方向的擴散流動速度較小,
在火災初期為0.1~0.3m/s,
在火災中期為0.5~0.8m/s。
煙氣在垂直方向的擴散流動速度較大,通常為1~5m/s。
在樓梯間或管道豎井中,由于煙囪效應産生的抽力,煙氣上升流動速度更大,可達6~8m/s,甚至更大。
(二)煙氣流動的驅動力
煙氣流動的驅動力包括室内外溫差引起的煙囪效應,外界風的作用、通風空調系統的影響等。
1.煙囪效應
是指戶内空氣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煙囪效應的産生。在有共享中庭、豎向通風(排煙)風道、樓梯間等具有類似煙囪特征——即從底部到頂部具有通暢的流通空間的建築物、構築物(如水塔)中,空氣(包括煙氣)靠密度差的作用,沿着通道很快進行擴散或排出建築物的現象,即為煙囪效應。屬于熱交換形式的一種表現。
2.火風壓
火災的熱力作用會使空氣的溫度增高而發生膨脹,密度小的熱空氣在有高差的巷道中就會産生一種浮力,這種浮力效應被稱為火風壓(着火房間溫度上升、氣體膨脹)。
3.外界風的作用
(三)煙氣蔓延的途徑
火災時,建築内煙氣呈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蔓延的途徑主要有:
内牆門、洞口,外牆門、窗口,房間隔牆,空心結構,悶頂,樓梯間,各種豎井管道,樓闆上的孔洞及穿越樓闆、牆壁的管線和縫隙等。
對主體為耐火結構的建築來說,造成煙氣蔓延的主要原因有:
未設有效的防火分區,火災在未受限制的條件下蔓延;洞口處的分隔處理不完善,火災穿越防火分隔區域蔓延;防火隔牆和房間隔牆未砌至頂闆,火災在吊頂内部空間蔓延;采用可燃構件與裝飾物,火災通過可燃的隔牆、吊頂、地毯等蔓延。
【真題·多選】
導緻高層建築火災煙氣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包括( )。
A.熱浮力
B.建築物的高度
C.風壓
D.建築物的樓層面積
E.建築的室内外溫差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煙氣流動的驅動力包括室内外溫差引起的煙囪效應、外界風的作用、通風空調系統的影響等。
實務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節。
對主體為耐火結構的建築來說,造成蔓延的主要原因有:
未設有效的防火分區,火災在未受限制的條件下蔓延;
洞口處的分隔處理不完善,火災穿越防火分隔區域蔓延;
防火隔牆和房間隔牆未砌至頂闆,火災在吊頂内部空間蔓延;
采用可燃構件與裝飾物,火災通過可燃的隔牆、吊頂、地毯等蔓延。
1.孔洞開口蔓延
2.穿越牆壁的管線和縫隙蔓延
3.悶頂内蔓延
4.外牆面蔓延
知識點:建築火災發展的幾個階段
對于建築火災而言,最初發生在室内的某個房間或某個部位,然後由此蔓延到相鄰的房間或區域,以及整個樓層,最後蔓延到整個建築物。其發展過程大緻可分為初期增長階段、充分發展階段和衰減階段。下圖為建築室内火災溫度—時間曲線。
通常,轟燃的發生标志着室内火災進入充分發展階段。
第四節 滅火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為防止火勢失去控制,繼續擴大燃燒而造成災害,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将火撲滅,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壞燃燒條件。
一、冷卻滅火(針對可燃物溫度)
二、隔離滅火(針對可燃物)
三、窒息滅火(針對氧化劑)
四、化學抑制滅火(針對鍊式反應自由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