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産品”王老吉和“金戈”早已呈現疲軟态勢,一度想要通過“白雲山”、“王老吉”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的白雲山也開始“賣”商标了。“貼牌”亂象頻現,白雲山從中一年又能“躺賺”多少錢?
涼茶也“涼”了的白雲山,開始“賣”起了商标。
近期,全國多地頻出白雲山旗下貼牌産品引發虛假宣傳、涉嫌傳銷的事件,盡管白雲山一紙公告撇清并“保全”自己的“現金奶牛”王老吉,但白雲山愛“貼牌”,已是不争的事實。
曾今左手“金戈”,右手王老吉的白雲山,靠着兩大“拳頭産品”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而如今,一面是“金戈”的集采出局,一面是王老吉涼茶市場的逐漸低迷,尋求利潤增長點的白雲山便開始打起了“貼牌”的主意。
2019年,白雲山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廣州創赢成了白雲山指定品牌運營業務的“貼牌公司”,而成立僅三年不到的廣州創赢在今年一月就因貼牌産品“王老吉哔嗨啤”涉嫌傳銷吃上了官司。
而在2021年财報中,白雲山也首次“隐現”廣州創赢的營業收入,據老虎财經估算,白雲山僅靠“貼牌”“躺賺”的金額或達1.27億元。
回顧A股市場,近些年來,選擇貼牌的老字号不勝枚舉,前有汾酒、同仁堂,後有仁和、南極人,究其原因都是資本的逐利性及公司主營業務的“瓶頸期”。
愛“貼牌”的白雲山
“無需保證金,一車一倉庫就能做代理”
近期,“王老吉被指割韭菜”的詞條頻上熱搜,而起因是不少招商公司以 " 廣藥集團大健康全國運營中心 "、" 王老吉總部 " 為宣傳噱頭,并以明星代言、高額返利、專業運營團隊等承諾,引誘各地投資人簽署代理合同,不少代理商被騙的傾家蕩産。
據相關媒體報道,當前,市面上有20餘家打着“王老吉”名頭的招商公司在被代理商維權,并且維權中,一些公司出現注銷、更改名稱,甚至“跑路”的現象。
五花八門的王老吉貼牌品牌讓一衆商家“着了道”。
多個代理商想讨要說法之際,廣藥集團一紙聲明表示:巿場上陸續出現多家公司以“王老吉運營中心”的名義,誤導商戶以為該類企業是廣藥集團相關聯的企業。該類公司與廣藥集團無任何隸屬關系,已向執法部門報案,并成立了專門的打假工作組配合相關部門予以查處。
雖然白雲山撇清自身和“貼牌”王老吉的嫌疑,但近年來,白雲山旗下子公司因貼牌衍生出來的麻煩事不在少數。
在2019年,一款名為王老吉“吉悠”的植物飲料曾因涉嫌傳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當時回應稱,廣藥集團與“吉悠”不存在任何關系,并表示“吉悠與王老吉的關系是假冒的,從未授權使用王老吉商标。
但在廣藥集團官網查詢,廣藥白雲山大健康品牌授權列表中依舊可見“吉悠”的名字,隻不過授權日期截止到2018年3月6日。
無獨有偶,今年,白雲山下屬控股子公司潘高壽藥業,一款名叫“潘高壽透骨草膏”的産品,涉嫌多層級代理。據悉,此類産品隻能從代理商手中購買,購物軟件上均無該産品的銷售鍊接。代理分為銀卡、金卡、店主等層級,成為代理後可進一步發展其他代理。
此種模式引發了市場質疑,對此,潘高壽藥業方面表示,“潘高壽透骨草膏”正在市場前端正在做“試用與招商”的工作,目前屬于招商階段,産品還未全面投放市場。
以上僅是白雲山貼牌生意的冰山一角。
品牌授權子公司,一年淨賺一個億
今年一月,因廣東思埠集團與王老吉品牌合作推出的“哔嗨啤”啤酒項目涉嫌傳銷,河南省獲嘉縣市場監管局向當地申請凍結了思埠集團等7家關聯公司賬戶,經法院裁定凍結資金額度達2億元。
據悉,“哔嗨啤”采用的是OEM模式(貼牌代工模式)出品,合作方名為廣州創赢廣藥白雲山知識産權有限公司。後者實為白雲山的全資子公司,于2019年成立。
明面上看,白雲山表示子公司的成立旨在貫徹集團一體化戰略,整合集團知識産權無形資産,通過品牌運營、專利運營及産品合作實現品牌、專利價值,知識産權價值顯性化,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實則就是代加工“貼牌”生意。
而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貼牌”本身就是一項無本巨利的買賣。早在白雲山與加多寶的商标之争中,市場就預計“王老吉”的商标品牌價值高達1080億,而守着“王老吉”這個固化資産,零成本的“貼牌”生意可謂是一本萬利。
與此同時,授權的産品越多,其無本買賣相應就越大,這也不難解釋為何市面上頻現“王老吉”打頭的各類産品了。
當前,廣州創赢官網的“産品中心”已經列示有352款産品,涉及啤酒、飲料、咖啡、藥品、化妝品、日用品等多個品類。
琳琅滿目的“貼牌”生意能讓白雲山賺多少錢?
從白雲山2021年年報中獲悉,當年白雲山“其他”闆塊的主營業務收入達3.39億元,同比增長了58%,而“其他”類的收入包含廣州創赢和廣州白雲山億元的營收總和。白雲山表示,營收增長的原因是廣州創赢拓展品牌運營業務及廣州白雲山醫院經營規模擴大所緻。
環球老虎财經注意到,廣州創赢因2021年在财報中首次體現營收數據,因此2019年“其他”類營收均為廣州白雲山醫院所得,為1.65億元,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圖片來源:
2019年财報
而該醫院在2020、2021年均未公布具體營收數據,然而白雲山在财報中自身預計該醫院在2020年-2024年營收增長率約為4.72%,2021年-2026年營收增長率約為23.4%。
圖片
來源:
白雲山财報
若按照醫院營收增長最佳狀态估計,取最值營收增長率為23.4%算,該醫院在2020年營收約為1.72億,2021年營收為2.11億元。
由此便可得知,2021年“其他”類營收,撇去廣州白雲山醫院的2.11億元營收,廣州創赢在2021年僅靠“貼牌”或“躺賺”1.27億元。
雖“貼牌”行為在市場并不是個例,近年來老字号貼牌現象并不少見例如汾酒、中國黃金,而這些貼牌的背後是資本的逐利性及公司主營業務的滑坡。
“拳頭”産品劣勢已現,
“三劍客”中市值墊底
白雲山作為國内中藥快消“三劍客”之一,與雲南白藥和片仔癀相比,當下市值已是“三劍客”中墊底。
當前,片仔黃、雲南白藥已達成千億市值之夢,而白雲山卻一直在走下坡路。截至發稿前,7月20日晚間收盤,白雲山收報29.46元/股,市值414億元。
而但從營收來看,白雲山卻是“三劍客”中的王者。2021年數據顯示,雲南白藥、片仔癀分别實現營收363.74億、80.22億,而白雲山2021年全年營收高達690億元。
而盡管白雲山2021年實現了690億元的營收,但其毛利率水平卻逐年下滑,資料顯示,其毛利率已經從2017年的37.66%下降至2021年的19.17%,在行業内屬于墊底的存在。
單從營收構成來看,2021年白雲山84%的營收與醫藥相關,其中大南藥闆塊貢獻了15.69%的營收,大商業構成了68.03%的營收,而王老吉涼茶在内的大健康闆塊構成了15.78%的營收。
然而從毛利率來看,白雲山最為暴利的闆塊為飲料、保健品為主的大健康闆塊,其毛利率高達47%,而醫藥制造類的大南藥闆塊毛利率為36%,醫藥流通類的大商業闆塊毛利率隻有6%。
而在大健康和大南藥闆塊中,真正撐起白雲山利潤的是,金戈與王老吉。然而兩大“拳頭産品”也出現疲軟态勢。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62億元,同比下降33.36%;淨利潤為11.95億元,同比下降13.41%。我國涼茶行業經過前幾年爆發式增長,現已進入增長停滞的階段。
另一明星産品“偉哥”枸橼酸西地那非的仿制藥“金戈”,常年毛利率維持在80%-90%左右,然而此前也面臨集采出局,藥品價格下降明顯的情況,公司的這隻“現金奶牛”也進一步承壓。
迫切尋求利潤增長點的白雲山,前有雲南白藥牙膏的轉型背書,白雲山也做起了五花八門的業務,僅2021年一年,白雲山成立了11家“王老吉”打頭的子公司,其業務包含食品制造、貿易、商業服務等。
造血情況不佳隻能加緊借貸,而随之而來的是長期借款持續攀高,2020年,白雲山的短期借款也達到了82.66億,創20年來新高。
另一方面,白雲山的研發費用卻也遠不及同行。2021年,白雲山研發費用為8.75億元,占整體營收比例僅為1.27%。而同行業其他中藥企業中,東阿阿膠、華潤三九的研發費用率都幾乎是白雲山的2倍。
本文源自環球老虎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