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
逛街,在超市裡看到小時候吃過的老式月餅,心中不禁動了一下。每年中秋,我的記憶中會有老式月餅的一席之地,那種包裝簡單、花樣拙樸、面皮有點硬的老式月餅,卻是記憶裡最甜蜜的味道,那種香味彌漫了整個童年。
小時候對月餅有無限的向往和憧憬,每一個小孩子都特别喜歡吃月餅,覺得那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之一,還沒到中秋節,一個個都像小饞貓似的盼望着。那時候的月餅是絕對的奢侈品、稀罕物,平常難得一見,隻有等到中秋節才能買得到。
我也喜歡吃月餅。記憶中的那種老式月餅,皮厚、餡硬、油少。硬到什麼程度?能打死人的那種,而且花樣品種也少,有豆沙餡的、什錦餡的。豆沙餡幾乎沒有什麼懸念,是用紅小豆制成的。相對而言,什錦餡就要複雜得多,多半是用冰糖、芝麻、花生、瓜子、青紅絲等食材混合在一起,精心調制而成。
一般情況下,月餅有手掌般大小,用牛皮紙包着,一包5個,用一根紙繩十字交叉綁緊,不管是走親戚送節禮,還是從商店裡買回家,都是這樣的包裝,樸實無華。一路提在手裡,牛皮紙常常會被月餅上的油“畫地圖”,變得油漬麻花,但紙包裡卻散發着誘人的香味,讓人忍不住流下口水。
小時候,每一個孩子都像探險家,我也不例外。因為對月餅裡的青紅絲特别“感冒”,不知青紅絲為何物,老是猜測:這紅紅綠綠的線狀物究竟是什麼東西做成的呢?把月餅掰開,仔細研究半天也沒有搞明白。灰頭土臉地跑去問媽媽,媽媽看了半天,得出一個結論:“反正是能吃的東西,問那麼多幹嗎?”我不依不饒,拽着媽媽的衣襟窮追不舍。多年後我才想到,有可能媽媽也不知道青紅絲為何物。就為這,多年之後,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青紅絲是什麼東西做的。
月餅裡的青紅絲,多半是用桔子皮、蘿蔔皮等原材料切成細絲,然後經過鹽漬、糖漬、染色、拌粉、晾曬等一系列複雜的工藝加工而成。做好的青紅絲既好看又好吃,有彈性,透明、鮮豔,據說桔子皮還有降火的功效。那時,很多小點心都愛用青紅絲配色,大紅大綠符合國人的審美,圖得就是個喜慶熱鬧。
中國傳統美食多到數不勝數,一塊小小的月餅,不但是我的最愛,它也見證了歲月的滄桑、時光的荏苒,見證了人們的喜怒哀樂。一塊小小的月餅擔負着一個時代的記憶,成為一代人共同的念想。
如今,對月餅早已不再像小時候那般狂熱,高糖、高油、高脂,讓人望而生畏,但人們對老式月餅卻仍情有獨鐘,那是随着歲月一起滲透到骨髓裡的一種味道,曆久彌香,揮之不去。那是最初的滋味,那是小時候的味道,那是長在身體裡的記憶,一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