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4:21

許多人總是好奇毛筆書法練習是否真的有用,又或許是對如何練習毛筆書法充滿了諸多疑問,不知道何從下手,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講講如何練習毛筆書法。

序言:練習毛筆書法是否有用?

書法可作為專業也可作為興趣,至于你要說是否有用,這個也是看個人看法,你認為它有用那麼它就有用;在當今社會,大家辦公日常都是手機電腦,許多人認為毛筆書法已經失去實用價值,這點我不否認,本身書法就是就是一門藝術,毛筆字更是可以說是古書法的一種工具,但毛筆書法作為傳統文藝代表之一,我們學習毛筆書法也要考慮對自身的用處,斟酌一番。

如何練習毛筆書法?——傳統方法

傳統方法:請專業老師一對一指導,手把手教學

實際上,”手把手” 這個詞,最初的時候,就是形象地形容書法教學方式的。小孩子懂事的時候,就會有家裡德高望重的大人幫忙,幫助孩子把五隻手指的位置都放妥當了,再抓牢孩子的手,一點一劃地把字寫出來。寫字的過程中,孩子的手應該是完全放松的,讓大人負責發力;小孩子則專心去感受每一個筆畫,應該是如何發力運勁寫成的。到了真正開始讀書識字的時候,學校的先生依舊會用這種手把手的練習方法進行啟蒙,去讓學生熟悉筆法。

與我們日常學習幾何學、地質學之類的知識學習不同;書法的學習,更加強調的是動作技能的學習。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更強調的是得到示範和反複練習。

而手把手教學的好處在于,能夠讓孩子最深地領會到正确的動作映像,能夠極精細而又最有效率地教會孩子該如何握筆,如何運筆,對不同筆畫,又應該如何處理。這種學習方法,比起野路子來說的話,能少走很多彎路。

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然還是建議能跟到一位好的老師,認真地跟着學上幾年。一般說來孩子在3-6歲這個年級是正好的。

不過我想大多數網友都已經過了手把手學寫字的年齡了吧,别擔心,專業人士有專業方法,咱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玩法。

野路子玩法:自學 追求紮實而高效的練習方法

許多人都是從野路子出生,踩過的坑,走過的彎路都不少,雖然可能相對比專業人士是差那麼一點,但自娛自樂嘛,自己寫得歡心就好,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1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2

練習毛筆字的小建議:

1.執筆

誤區:過分用力握筆

很多朋友在學寫字之前就已經聽說過”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之類形容運筆有力的詞語了,于是就先入為主,自然而然地認為寫字的時候,就應該用力握筆,死死地把筆抓牢。

因為握筆過分用力,寫起字來就會不夠靈活、運筆艱難,寫出來的字顯得生硬而沒有靈性。

這個誤區流毒甚廣, 遠至東晉著名書法家都被黑了。

王獻之幼時學于父(王羲之), 欺學張芝。據說,羲之曾經從背後掣拔其筆,試測他的筆力,歎雲:“此兒後當複有大名! ”可觀王羲之很早就對他寄予厚望。

(摘自:博寶藝術網:王獻之《中秋帖》)

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說法居然是有來曆的!

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一 《晉書列傳第五十 王獻之傳》

事實上,學過初中物理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手指握筆的時候,為筆提供的僅僅是對筆管的壓力,在垂直于紙面的方向上,這個壓力僅僅影響手指對筆的最大靜摩擦力。而筆的靜摩擦力,隻要與筆的動和紙面對筆的彈力兩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夠了。無論人怎麼用力握筆,都不會影響這個豎直面的受力情況。

簡單說來,隻要手能把筆握住就行,握得再緊都不可能對運筆産生影響,反而因為肌肉緊張,影響運筆流暢性。握筆越松,字越活。

正确執筆方式 :五指執筆法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3

五指執筆法(圖片源于網絡)

過往書法家對五指執筆有文字上的說明,但相對不直觀,故不作重複。如果這一幅靜态的圖片未能讓你了解執筆的方法,可以待會拖到後面看書法家在寫字的時候如何執筆的視頻。在此說明的是,運筆過程筆左右揮舞是正常的,但不應當歪斜,傾倒到一邊去。

正确的執筆方法有助于書寫者準确地控制筆鋒,保證線條質量。

如圖示例: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4

相反,錯誤的執筆方法會讓書寫者苦學多年,難以進步,反而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5

執筆位置 :字越大,執筆應當越高

執筆的位置和所寫字的大小相關,一般而言 ,字越大,筆所需揮灑的範圍越大,執筆就應當越高。

通常而言,同等大小的字,行書執筆位置比楷書高,草書執筆位置比行書高。

就像拿筷子一樣,筷子拿得越高,揮舞的範圍越大;但同樣越難控制。所以需要根據字體和字的大小去決定執筆的位置。

執筆位置低時,手腕可以枕在紙上;

執筆位置略高,手腕枕在左手手背;

執筆位置高,則手腕離開桌面,手肘支撐桌邊書寫(這個姿勢不舒服,不适合我,沒試過,不負責);

執筆位置更高的話,則應該懸腕書寫了(通常配合站姿)。

執筆發力 着重運用腕力

将手等效為杠杆去看的話,支點距筆越遠,發力效果越明顯;支點距筆越近,越便于操控。所以一般寫一到兩寸的字(約3-7cm) 的時候,主要用手腕發力,手指輔助控制完成筆的精細運動。兩寸以上(7cm以上)則還需在此基礎上輔以手臂發力。

是否能有意識地使用手腕發力完成書寫過程,幾乎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判斷條件了。腕力強勁者,筆畫道勁有力;腕力不足,則筆畫綿軟。

比如一些網友練習腕力的偏門方法,就是跑出去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保齡球。這個大家可以酌情參考,實際上單純練習腕力,多寫幾個字的效果可能更明顯。

文房四寶 :為避免不良用筆習慣,需慎重選擇書寫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認真寫字之前,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文具吧。我們對書法了解未深入的時候,不太容易買到高質量的文具;但恰恰趁手的文具,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有效地鍛煉我們的正确書寫習慣。否則,拿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具來使用,隻會讓自己養成錯誤的習慣;而肌肉對這些錯誤的習慣,記憶力卻是非常牢固的,要去更正它,比從頭學起更花時間。

書法文具,古代稱為文房四寶,指的就是:筆、墨、紙、硯。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初學者應該如何挑選自己的文房四寶,以便大家盡早入門。

毛筆标準 :尖、齊、圓、健

合格的毛筆有四項标準:“尖”、 “齊”、 ”圓”、 “健”, 合稱為筆的四德

尖指筆鋒要尖,才能寫出細勁的點畫及運筆變化;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6

齊指筆毫鋪展開時是齊平的,而且又比較均勻整齊,保證筆畫輕重勻稱;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7

圓指毛筆蓄滿墨時候的外型成圓錐形,感覺圓而飽滿,體現的是毛筆的貯墨能力,貯墨足時,筆畫飽滿有力,能避免不當的飛白;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8

健指筆鋒的彈性,彈性好才能讓筆能自如表現。

怎樣練習毛筆書法(如何開始練習毛筆書法)9

毛筆分類 :宜用硬毫或兼毫

從筆毫上分,筆粗分成硬毫軟毫兼筆三種。

市面常見的硬筆多由黃鼠狼毛或兔毛制成,分别稱為“狼鼋”‘紫毫” 。彈性足,貯墨性能稍差,

需掌握好吸墨量,方能使用自如。

軟毫則多由羊毛制成,柔軟圓潤。優質軟毫貯墨能力強,表現力豐富;劣質的則可以差得沒有下限。

兼筆常以軟毫為芯,硬毫長而覆在其上。取硬毫的彈性和軟毫貯墨的優點。優質兼毫兩者皆取其長,劣質兼毫兩者皆取其短。

很多朋友出于價錢上的考慮,常常推薦初學者買10塊錢以下的,諸如大X雲之類的羊毫筆。實,這類羊毫筆尚未能達到毛筆對“健”的要求。 它的彈性不足,按下去以後就很難彈起來,初學者無法順利完成筆畫提按處的一些細節操作。

況且,從經濟方面去考慮的話,也不至于使用這些不适宜新手的筆。畢竟保養得當的話,一支筆是可以使用很久的。

我的建議是:萌妹子用兼室糙漢子用狼毫。或者這樣說吧:筆畫清麗多變的,适合使用兼毫;筆畫剛勁有力的,用狼毫表現力更強。

另外,去買筆的時候記得問清楚賣筆老闆如何開筆,如何保養。一 般的筆, 通常應該用水浸泡新筆的筆室,水盡量不要浸沒筆根,把筆上的膠水浸開就可以抹幹使用了。平時寫完字,就把毛筆洗幹淨,挂到陰涼通風處讓其自然晾幹即可。

新手如何開筆:

坊間有兩種開筆的說法,一種說要用溫水,一種說不要用溫水。

用溫水的依據是溫度較高的時候,分子熱運動較激烈,便于膠水溶解,開筆比較快。

不用溫水的依據是毛筆是用動物毛發制成,高溫會導緻蛋白質變性,肽鍊變性,使毛筆彈性下降。

事實上,溫度在45攝氏度以下的溫水開筆,對毛筆影響并不大。溫度更高的時候,則有可能對毛筆彈性有影響。

如果着急用筆的話,可以酌情使用溫水;不着急的話,用冷水浸泡至筆毛散開即可。

開筆時,浸泡毛筆的水面應接近筆根,而不要完全浸沒,以保留筆根處的膠;如非急用,不要用手指撚筆毛,讓它自然松散,保證其結構不被破壞。

墨 :無沉澱殘渣,書寫流暢,墨色均勻,氣味清香;滞筆時可加酒精

墨錠、墨汁均可,從便于使用的角度來說,還是推薦開始練習時候使用墨汁的。

好的墨汁和差的墨汁性能差别非常懸殊。适合正常使用的墨汁至少需要無沉澱殘渣,書寫流暢,墨色均勻,氣味清香(這個是必要項,有臭味的墨汁通常意味着已經變質,有腐敗菌落積累,長期使用對毛筆有損害)。

值得推薦的有:曹素功中華墨汁一得閣墨汁

其中,曹素功墨汁可能因為是油煙墨,用料較為考究;相對其它含動物膠質較多的墨汁而言,分子結構較小。因而具有寫完字,風幹後第二天即可裝裱的特性。其它墨汁寫出來的字,隔上半個到一個星期再進行裝裱會比較保險。

很多朋友都有在墨中兌水的習慣。未兌水的時候,寫起字來顯得滞重;這種現象常常出現在在比較幹燥的秋季中,寫字時間比較長的時候;如果是北方氣候更幹旱地區的朋友,這種感覺應該會更明顯吧。

但是如果用墨汁兌水的話,常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墨色過淡,甚至暈開的墨迹濃淡不均,筆畫邊沿會有淡淡水迹。這種現象在膠質較重的墨水中體現得較明顯。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可以給墨水兌少量白酒,效果非常好。墨色能保持光亮,同時能保證墨迹均勻暈開。

因為有機物相似相容原理,乙醇既能溶于水,也能溶解動植物膠,故有此奇效。

紙:用生宣

制作工藝上分,宣紙分兩種:一種叫生宣,制作過程未經明礬加工,吸水性強,能化墨;一種叫熟宣,加明礬制成,質地硬,相對難化墨。

通常而言,寫字用生宣。行筆運筆的每一個細節, 在善于化墨的生宣底下效果都會成倍放大。每一處猶豫不決,行筆怯懦,頓挫不清,偏鋒運筆,敷衍了事,都會在這張紙上表露無遺。因此能夠清楚暴露書寫者運筆過程的不足。初學者本身運筆很有可能有細節未能處理到位,如果使用普通的紙,則很可能自己沒辦法看出這些行筆過程缺點,長久形成陋習。

同樣,正式的作品,也是應該使用宣紙進行創作的,能形成”屋漏痕“式墨色氤氲的藝術效果。

原料的分類上來說,宣紙還分成紙漿原料以檀樹皮為主的”淨皮”(現代人所說的特淨也是炒作出來的淨皮)和以稻草為主的”棉料",從書寫角度看兩者性能上差别不會太大,選擇哪種則參照自己所臨摹的書家而定了。通常棱角分明、線條直硬的書家字迹,适宜用淨皮表現;相反的則更适合用棉料。

初學者應該堅持使用生宣練習,等到适應宣紙特性,能自如駕馭的時候,可以兼而使用元書紙、毛邊紙等類似的紙張進行練習,但仍應取宣紙練習為主。

所謂的寫書法用生宣,指的是練習過程用生宣以錘煉書寫技法。在正式作品當中,為了增加書寫的容錯率,可以适當用半生熟的宣紙。

正式創作中,選用何種宣紙,是與書家寫的字體,掌握的運筆技法,對作品呈現的外在狀态的追求綜合決定的。一概而論隻能用生宣,或者一定不能用生宣的, 都未免有失公允。

用墨汁的朋友,請不要買硯台了,買個醬油碟子就夠用了。

墨硯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研磨墨錠,書畫調色的。傳統認為,以堅硬而滑潤的石材制成的墨硯為佳。對其要求更高的呢,就是要光滑細膩,不失水。聽說好墨配好研,磨出來的墨水分外細滑。

臨帖 唐代楷書古帖

如果想認認真真地學書法的話,建議從楷書入手開始進行練習。原因有兩點:

1.楷書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從小在學校學字啟蒙的時候就是使用楷體的。

2.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從隸書中獨立發展而成,于上承接隸書,于下則便于我們掌握與楷書相近,但技法更為複雜多變的行書。掌握了楷書,就基本能掌握毛筆書寫技法,對學習其它書體大有裨益。

至于臨習什麼時期的書法帖子,有網友認為,書法應該尚古。這個說法我大體是同意的。古字經曆更充分的時間的考驗。但是,有一點不同的看法想補充一下。

首先,由于古代保存書法作品的工藝不成熟,紙質的作品大多已經損壞嚴重了。哪怕有怪之稱的王義之的作品,也沒有真迹存世。(王羲之的臨摹本倒還不少)就其易得性而言,古字已不便于初學者。

況且,書法作為藝術,哪怕是一門傳統藝術,它都是在不斷發展、不斷成熟的。後世的書法家總結前人經驗,在其基礎上創作,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一個去僞存真的過程。

但是,我自己也不贊成初學者學習現代書法家的作品。因為很多書家還未經曆足夠長時間的考驗,現代書法也未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

所以,建議初學者初學應該從臨楷書古帖入手。首選唐代的楷書書家。

原因在于,科舉制度在隋代形成,出現了以書求仕的傾向。社會上從上而下地形成了崇尚書法的學習風氣。唐代有過一段政治相對穩定的時期,科舉取仕被時人看重。

在書法史上,可以說,唐代的書法教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當時由國家設立的最高等教育機構,負責統一培養頂尖人才的學校稱為國子監,裡面隻分設了6門學科,但書法就被單獨設立為一個科目,稱為”書學”,專門負責教授漢字。(資料來源: 《唐六典》 )

有這樣的教育制度支持,保證了唐代書法的鼎盛。同時,随科舉制度發展,唐宋時期對楷書書寫要求也較為嚴格,有森嚴法度,便于上手,便于掌握結字規律。更為難得的是,盛唐的文化氛圍又容許其在細節上尋求突破精益求精;與明清時期沈度等書家形成的過分整齊劃一的“台閣體”相比,更活潑可喜。

掌握唐人書法,可上溯魏碑的靈動清麗可人,下探明清書法的進一步突破。

所以堅持推薦各位,初入門的時候,還是應該學唐楷的。

其中比較适合初學者的書法作品有:

顔真卿:《多寶塔碑》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柳公權:《玄秘塔碑》

建議初學者先臨習其中一帖,直至精通;再學其它書體求突破。精通指的是,需要不看字帖寫出來的字,與原帖有八分相似,方可達标。因為最初學習的時候精确掌握其中一位書家的作品,相當于在茫茫書海中确立出一個堅實的坐标。據此,可以尋找到其他書家與之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最初臨帖的時候,入帖越深,研習其它書家碑帖就越容易入手。

本文完,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支持,感謝閱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