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着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其實根本就不缺肉,完全可以實現“紅燒肉自由”,但貧窮的非洲人,并沒有這樣做,究竟是因為非洲大象肉不好吃,還是因為其它特别的原因呢?
非洲人不喜歡吃肉嗎?答案肯定不是的,從非洲人吃蚊子漢堡和蝸牛,就可以看出,哪怕是一丁點兒肉,非洲人也不會放棄的。
不吃大象肉,主要是因為非洲人,無法制造高端的武器,雖然他們善于使用長矛弓箭陷阱,但這樣簡易的捕獵方式,是極難對付碩大而強壯的大象的。
那麼有人好奇,非洲人善于使用暗器和弓箭,技能加走位,還不能戰勝大象嗎?我想說,你可能低估了大象的戰鬥力,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在2019年時,贊比亞南部的一頭年邁公象,在身受重傷,十分虛弱的情況下,遇到了一頭成年壯碩的尼羅鳄,雖然公象不敵,但最後倒下的時候,用它碩大的身軀,壓在了尼羅鳄身上,将其直接壓死。
另外,在2016年時,攝像師拍到一頭成年獅子,想要獵殺一頭未成年的非洲象,獅子撲在小象的鼻子上,結果這頭小象直接把獅子甩開,然後用象牙一刺,看似這簡單的操作,結果象牙直接穿透了獅子的身軀,獅子落敗而逃。
小象都有這樣的戰力,何況成年的非洲象,它們擁有長度在1.5~2米的象牙,可以說,在草原上沒有什麼動物,可以頂住象牙的穿刺,裝備簡易的非洲人自然也不行。
并且,據動物學家研究發現,非洲象的鼻子至少有10萬塊肌肉,象鼻能輕松卷起幾百斤的東西,而且象鼻揮動所産生的力量,大約是東北虎全力一掌的10倍,動物和人,隻要被象鼻子甩到,基本沒好下場。
綜上所述,大象在非洲草原上幾乎是無敵的存在,而裝備簡單的早期非洲人,哪怕想吃肉,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隻能“望肉吃土”。
早期的非洲人,無法吃大象肉,是因為實力不夠,那麼如今科技發達,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知識就是力量。随着人類科技的發展,也讓人類擁有了挑戰陸地最強動物的力量。
從20世紀70年代初,無數的非洲大象被殺害,利益熏心的盜獵者們取走了象牙,然後把大象肉抛在野外。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1990年,國際象牙禁令的頒布,才緩解了盜獵活動。
盡管如此,在一些野生動物管理不健全的國家,盜獵現象仍然存在。
雖然非洲大象如今是重點保護動物,然而,在非洲某些落後的地方,至今都還存在售賣大象肉的現象,其價格,在10美元到20美元不等,與我們國家羊肉的價格水平差不多,但是在貧苦的非洲,大象肉算是高消費水平了,當地人根本吃不起,而這些出售的大象肉,其實都是為外國遊客所準備的。
難道是大象肉好吃,所以才有這些外國遊客市場?
動物專家根據體驗者的描述,發現大象肉的味道其實并不怎麼樣,隻不過每個部位的口感不一樣。
就拿非洲大象身上的肉來說,由于大象體型很大,平時活動也基本都是慢悠悠的,所以它與“跑山豬”的肉質相比,那可要差太多了,肉質纖維很粗,脂肪很少,口感極其粗糙且很難咀嚼。
因此,本地人更喜歡将大象肉先腌制,然後再搭配大量燒烤調料來進行烹饪,經過這樣處理的非洲大象肉,味道才會好,且不會難嚼。
不過,大象身上最好吃的部分并不是身上的肉,而是它的鼻子以及舌頭。
1864年,著名探險家大衛·利文斯通博士,他描述象鼻子經過炖煮之後,呈白色的膠狀物,像骨髓一樣,味道帶有一點甜,口感還行。但是大象其它部位的肉,特别難吃,除非特别饑餓,否則很難吃下去。
由此可見,大象肉并不能稱之為美味,而遊客們吃大象肉,可能隻是因為某種好奇心和噱頭。
而非洲人除非特别饑餓,否則甯願吃蚊子,吃蝸牛,也不願意去吃大象肉,蚊子漢堡和炭烤蝸牛的味道,可比嚼不爛的大象肉,好許多倍。
如今,人類對森林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嚴重壓縮了動物們的生存空間,包括大象在内,許多動物從繁榮,到了如今的瀕臨滅絕。
動物吃東西是為了生存,而我們人類,完全有着更合理的選擇,不能因為貪圖享樂,而不顧後果地破壞大自然生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