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西南林業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袁智勇團隊在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進行兩栖爬行類物種多樣性考察,發現并報道了一個兩栖類新種——獨龍江臭蛙(Odorranadulongensis)。該研究結果于近日發表于國際知名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上。
獨龍江臭蛙
獨龍江鄉位于高黎貢山北緣,緊鄰緬甸,是橫斷山區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區域,屬于“中緬邊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該地區地貌複雜,海拔落差大,生境類型豐富,有着極高的生物多樣性。“但由于該地區交通不便,地質自然災害頻發,因此對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考察工作十分薄弱。”袁智勇介紹。
獨龍江臭蛙生境照
據悉,臭蛙屬隸屬兩栖綱無尾目蛙科,是蛙科中物種豐富度最高的一個屬,現存59種,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包括喜馬拉雅的南部和東部。其中一半以上的臭蛙屬物種都集中分布于我國的南方地區。
獨龍江臭蛙雄性正模 A.背側面 B.背面 C.腹面 D.頭部
獨龍江臭蛙正模标本采集于貢山縣獨龍江鄉欽郎當村的月亮瀑布附近。其主要的形态鑒别特征為:(1)體型中等(雄性體長47.8-55.4毫米,雌性體長78.3-87.5毫米);(2)草綠色的背部鑲嵌有黑色斑塊;(3)無背側褶;(4)無外掌骨結節和外拓骨結節;(5)指端和趾端均膨大為吸盤且具腹側溝;(6)腹部皮膚光滑;(7)雄性具一對頸側外聲囊;(8)雄性成體第一指基部具白色婚墊。
獨龍江臭蛙A.掌部背面觀 B.掌部腹面觀 C.足部背面觀 D.足部腹面觀
中緬兩國邊境地區生境連續,無較大的地理阻隔,因此科研團隊推測發現于獨龍江地區的獨龍江臭蛙也分布于緬甸地區,但是目前缺乏相應的科學考察。臭蛙屬的其他幾個物種,如雲南臭蛙、景東臭蛙、大耳臭蛙和圓斑臭蛙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加強中緬兩國對兩栖類的野外考察合作,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緬邊境地區兩栖類物種多樣性及其分布格局。”袁智勇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夢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