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建議:六一兒童節家長也要放半天陪玩假。
有人就說了,今天還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兩周年,那是不是全島人民也該放個假,大家彈冠相慶,買個電子鞭炮,手機上看煙花?
還有人說了,如此說來三八節婦女同胞(現在大概不能叫“婦女”),那,小姐姐同胞們是不是需要男同志們陪伴(Sorry,現在也大概率不能叫同志了),那小姐姐們是不是應該需要小哥哥們陪伴?是不是應該給小哥哥們放假?
我看未必,小姐姐也好,小哥哥也好,好不容易有個半天的喘息,享受半天的甯靜,和孩子們是不一樣的。
就像,此時此刻,很多小孩子一個人在家看電視。
中國青年報近期對1968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6%的受訪家長認為,養好孩子,陪伴比“砸錢”更重要。孩子呢?
新華社微信公衆号在有一年兒童節發布的“什麼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視頻裡,父母的答案五花八門,孩子們的畫風卻出奇的一緻: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玩,我希望爸爸能陪我一起去看一場足球賽,我希望你們可以陪我一整天……都在希望、渴求,說明現實中,父母的陪伴太少了。
可問題是,父母們真的沒有時間。
如果恰好不是休息日的兒童節,大多數父母是沒時間陪孩子的。
在這一年的專屬兒童的節日裡,不同階段的兒童也有不同的訴求:
1歲到3歲的孩子,還沒有放假的概念,因為他們天天都是假期。
3歲到6歲的幼兒園學生,一般是在昨天,也就是世界無煙日這天舉辦一個盛大的(長大了看了會尴尬)兒童節慶祝活動。
6歲到12歲的小學生,一般都是在今天上午有個慶祝活動,下午放假。
12到14歲的初中孩子,就剩下兩年的兒童節了。
據雪花爹朋友圈統計的數據來看,今天的家長們為了陪孩子,使出了渾身解數:請假、調班、調休、帶娃上班。還有的,就隻能靠和孩子商量,明年再會,或者端午再補。
于是,很多孩子端午節和兒童節一起過,簡稱“端兒節”。
什麼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個娃,就懂了。
如果不懂,生兩個。
生三個?恭喜你,你就是孟子本孟。
這個時間上有個定律叫“莫非定律”。
比如,你需要“專家認為”“專家表示”“專家建議”的時候,專家們往往消失在人群中,深藏功與名。不需要的時候,專家們便分分鐘與大家見面。
這叫“非必要,莫出現”——“莫非定律”。
實際上,部分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瑞典、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等,已有六一兒童節給大人或母親同樣放假的規定。
比如,新加坡10月1日是當地的兒童節,孩子和家長同時放假。日本一年有3次兒童節,其中5月5日全國放假一天。西班牙兒童節,全國放假一天。英國、瑞典規定,六一兒童節母親可與孩子一同放假。
當然,真的有專家說了,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假期太多了,兒童節給家長放假在現階段不現實。加上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并不能實現陪伴的目标。另外呢,陪伴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期的。
大概率想表達:“隻要生對了娃,兒童節每天都過”。
不對,“隻要當對了爹媽,兒童節每天都過”。
專家的研究,我一向不反駁。但是,我個人十分想表達,是否可能鼓勵企業和各單位在兒童節期間,靈活安排相關福利。
比如,日常的工會福利和企業團建是否可以變為“帶娃日”;
比如,兒童節這天是否可以成為參觀日,不僅能解決家長的帶娃問題,也能讓孩子走進父母的工作場景,拉進親子關系,來個現場教學。更能為企業做宣傳,增加員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又或者,相關單位、旅遊景區可以設置相關的親子陪伴套餐等等。
兒童節也好,端午節也好,不是為了放假而放假,又或者是成為商家促銷的工具。
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儀式感。
不然,放假這事太費爹媽了。
(文章來源:微信公衆号“雪花落地亦有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