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有一個相聲節目,說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的事情,名叫《如此家長》,這個相聲把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那些事,演繹得淋漓盡緻。
将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搬上春晚舞台,也足以見得,這個情況已經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戳中了無數父母的心,網友紛紛直呼:“這不就是我們家的日常嗎?”
如今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家長必須要輔導孩子寫作業,這讓很多家長覺得是在“渡劫”。很多大人看來很簡單的東西,孩子卻不會做,甚至屢做屢錯,讓人抓狂。
家長出于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很容易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失去耐心。網友們都說,《如此家長》告訴了我們2個道理:
01 輔導孩子寫作業,父母的确很容易發火惱羞成怒;
02 父母越生氣,孩子害怕,越不會寫作業。
輔導孩子學習寫作業,到底怎麼樣才能擺脫“雞飛狗跳”的場面?如何才能讓爸媽心平氣和,讓孩子提升效率?
很多家長都覺得是自己心态不好,其實輔導功課,我們還是得了解這2個腦科學知識才行!按照科學方法去做,孩子更配合爸媽也輕松~
01 腦靶向教學:引發真正的學習
認知神經科學家哈迪曼基于來自腦科學、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創立了“腦靶向教學法”,在情緒和認知、注意力和記憶之間,建立緊密聯系。
腦靶向教學法提出從情緒、環境、設計、掌握、應用、評估這六個方面,改進教學。
包括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創建對學習有利的物理空間環境;設計學習體驗;勾勒知識大圖景,促進學生對概念的深層次理解;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以及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
2017年,一檔《灰質:用大腦學習的方式來教學》(Grey Matters:Teaching the Way the Brain Learns)的紀錄片,用一年時間跟蹤記錄了美國中小學各科教師們在課堂上實施“大腦靶向教學法”的成果。
記錄片中解釋道,課程設計總體原則是以新融舊,将每個習得知識點都無縫整合到學生既有的知識網絡中,借此提高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的水平,尊重大腦神經元“互相連接,一起激活”的規律。
在教學策略上,增加課堂辯論、頭腦風暴、分組讨論等教學方法,這是為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大腦進行信息反複“輸入”和“提取”的訓練和刺激,真正改變大腦神經結構,形成永久性的連接。
更值一提的是,有一所學校走廊的壁畫,都經過一番“精心設計”,盡量選用廣受學生歡迎的藝術家和流派的作品,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從腦科學角度解釋,這是為了突破攔在前額皮質(主宰認知)前面的邊緣系統(主宰情緒)的阻礙,孩子如果處在壓力、負面情緒的包圍下,大腦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會明顯減退。
02 大腦需要更個性化的學習
大腦在學習和認知方面,是因人而異的,沒有什麼“一刀切”的學習方法,适合所有學生。
哥倫比亞大學的大腦研究員LaraBoyd博士,在一次題為《颠覆你對大腦的認知,我們是如何學習的》Ted演講中分享:“鑒于我們每個人大腦的獨特結構和功能,神經可塑性的模式,在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而别的孩子卻不能;為什麼有的人能輕松地學習語言,而另一些人卻能學會任何運動并表現出色。
這一發現也給我們帶來啟示:每個孩子都有着各自擅長的學習領域;而且由于大腦接收知識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即使是同一課程同一位老師,有些孩子學起來就是要比其他人更吃力。
通過以上2個腦科學知識分享,相信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解:
01 為什麼陪孩子學習寫作業,爸媽情緒越失控越吼叫,孩子效率越低?因為大腦更喜歡接收正向刺激,在輕松的學習氛圍裡狀态更佳。
02 想要真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一味依靠家長和課外輔導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用更為專業的方法,更深入地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點,取長補短,利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提升認知力。
比如我們常提到的心理認知訓練,其實與認知神經科學家哈迪提出的腦靶向教學法,有很多共通的理論和教學法則。
即充分從情緒、環境、設計、掌握、應用、評估等多維的角度,從孩子的性格特點、能力強弱、興趣動力等多方面入手,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認知訓練方案。
這樣訓練可以多維度幫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從情緒上、從作業上、從時間管理上做到自我規劃和自我調整,養成有序的學習和生活節奏。
如果爸媽想要少受“輔導作業”的氣,最好的辦法就是少輔導作業,那就需要孩子能夠獨立自主完成,所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刻不容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