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學為了拓展辦學空間,往往都建有多個校區。國内大學的校區分布五花八門,雖然說是同一個學校,但是不同的校區設置的專業可能完全不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所有分校區的學校。
1.北京聯合大學-12個
北京聯合大學是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北京市屬綜合性大學,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創辦的36所大學分校。現在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也是北京市規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根據學校官網,學校現有12個校區,分布在北京市的6個城區,學校中心校區在北四環校區毗鄰奧林匹克中心區。
12個校區分别為主校區、應用文理學院校區、師範學院校區、商務學院校區、生物化學工程學院校區、豐盛校區、什刹海校區、機電學院校區、特殊教育學院校區、平谷學院校區、應用科技學院校區、北苑校區。
2.貴州大學-9個
貴州大學曆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與貴州農學院、貴州工業大學等院校合并。
貴州大學擁有3個主要校區(花溪北校區、花溪南校區、花溪西校區),6個分校區(太慈橋校區、羅漢營校區、沙沖校區、香獅路校區、小關校區、茶店校區) 以及一個挂靠學院(人民武裝學院)。
3.山東大學-8個
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并之後的新山東大學,目前形成了一地三校八個校園的格局,分布在濟南、青島、威海三個城市。
學校的八個校區有: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件園校區、興隆山校區、青島校區以及威海校區。
4.浙江大學-7個
浙江大學前身為1897年創立的求是書院,後定名國立浙江大學,幾度分分合合之後,在1998年由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四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合并組建成如今的浙江大學。
學校官網顯示,現在學校有7個校區,包括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甯(在建)等校區,總占地面積達5870761平方米。不同專業在不同校區,如果是新同學就得花點時間規劃一下出行路線了。
5.揚州大學-7個
揚州大學由原揚州師範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在1992年合并組建而成。
學校官網顯示,目前擁有7個校區:荷花池校區、瘦西湖校區、文彙路校區、淮海路校區、江陽路校區、鹽阜路校區和廣陵學院校區,其中江陽路還分南北兩個校區。
6.福州大學-7個
福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創建于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
學校擁有7個分校區,包括福州旗山、怡山、銅盤和廈門集美、鼓浪嶼以及泉州泉港、晉江,占地7000餘畝。
7.吉林大學-6個
說到校區多,很多人第一時間就能想到吉林大學,大家都說吉林省省會——長春市,就坐落在吉林大學的校園裡面。
吉大目前擁有6個校區7個校園,分布在長春市的各個方位,分别是:前衛校區、南嶺校區、新民校區、朝陽校區、南湖校區、和平校區。校園之間往來,别的學校可能是環校車,但在吉大人家可是公交車。
8.長江大學-6個
長江大學是由原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并組建而成的。
本部位于湖北荊州市,根據官網目前學校有東校區、南校區、西校區、城中校區、沙市校區和武漢校區等6個校區。
上面隻是簡單的列舉了幾個學校,其實從我國985高校校區數統計結果來看,985高校已經運行和拟建的校區達到140個,平均每所高校超過3個校區。其他本科院校甚至專科院校,有多個校區的也有很多。
比較著名的大學城包括:
1.北京
2.沙河大學城(入駐高校有北航、中财、北郵、北師等)
3.良鄉大學城(北理、北京中醫藥、首師等)
4.上海松江大學城(上外、東華等)
5.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華南師大、暨南大學等)
6.南京
7.仙林大學城(南京大學、南師大等)
8.江甯大學城(東南大學、南航、河海等)
9.西安的長安大學城(西工大、西電、陝師大、西北大學等)
10.重慶大學城(重慶大學、三軍醫、重慶醫科、重慶師大等)
11.成都的溫江大學城(西南财經、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
12.蘇州大學城(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西交利物浦大學等)
13.深圳大學城(北大、清華、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等)
随着深圳、青島等城市大力吸引名校辦學,新一波高校新校區建設潮拉開序幕。從2016年開始,不少名校都開始在深圳和青島簽約建設新校區,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高校都計劃在深圳建設新校區,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複旦大學等一大波名校也都計劃在青島建設校區或研究院等。
此外萬衆矚目的雄安新區已經成立,教育部也在統籌整合教育資源,加大高等院校的疏解力度。近百所在京高校中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等十餘所學校相繼表态,将積極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