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變成什麼樣,我都會照顧你的!”
底圖來源:“天才捕手計劃”公衆号
在林姐确診乳腺癌時,她的丈夫就當着大家的面做了承諾。
雖然不到40歲就被癌症纏上,但丈夫如此深情的告白,還是讓同一病房的女人們羨慕不已。
丈夫沒有食言,用行動實踐諾言:
風雨無阻陪伴左右,收拾妻子化療後的嘔吐,陪着理發買假發,鼓勵她積極治療……
手術時,林姐的乳房還是保不住。
丈夫和林姐說:
底圖來源:“不會畫出版社”公衆号
林姐想了很多,内心有顧慮,但想到丈夫的愛、家庭、承諾,她還是信心滿滿地進了手術室……
“你們猜猜,林姐後來怎麼樣了?”
病房裡,幾位乳腺癌老患者正圍在曉華(化名)的身旁,聊着林姐家的事。
“兩個人攜手,戰勝乳腺癌?”37歲的曉華回了一句,她在确診乳腺癌後也做了乳房全切手術。
“害!猜對了一半!”
01
碰到胸,他下意識縮回手
那位深情男人,終究成了她的前夫
幾年後,林姐戰勝了乳腺癌,但當初那位承諾“會照顧她一輩子”的丈夫,卻成了前夫。
好多年後,林姐才有勇氣和病友分享其中的細節:
“有一次,他碰到我的胸,下意識地縮回手,看都不敢看,更别說摸。後來,夫妻生活沒了,分房、不着家,最後還是分家了!”
她沒有怪前夫,隻是深深歎了口氣:
“千萬不要輕易去考驗人性...”
底圖來源:“天才捕手計劃”公衆号
在乳腺科的病房,像林姐家這種事,曉華聽得太多了。
雖然還單身,但曉華清楚,在林姐老公收回手的刹那,是因為那個“乳房”。
02
切掉乳房後,她被自己那
趴着“大蜈蚣”的胸吓到了
2021年6月,曉華摸到左邊胸部乳頭下有拇指大小的硬塊,不痛不癢。
作為一枚“快樂單身女”,工作忙是忙點,但依然不阻礙她運動健身,身體一直棒棒哒。當時,她以為這是經前症狀。
可月經過後,硬塊還是沒消退,她又以為是“上火”了,于是就到醫院開個藥“下火”。
做乳腺彩超時,曉華才意識到“不對勁”:
别人的彩超都很快結束,她卻做了半個多鐘頭,醫生看了又看,自言自語。
果然,彩超、钼靶、活檢的結果都指向一個結果——
乳腺癌。
底圖來源:“天才捕手計劃”公衆号
7月底,風風火火的她就做了乳腺切除手術,切掉了左乳。
曉華看過自己被切除乳房後的胸後,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雪白的皮膚,一到那塊本應隆起的“小山”邊上,突然變得“面目猙獰”、坑坑窪窪,
一條10公分的傷疤,像一條大蜈蚣,橫梗在“窪地”中。
這疤就像一把利劍,刺中了曉華的心,時刻提醒她:
你是病人!
底圖來源:“天才捕手計劃”公衆号
更紮心的是,一邊是c罩杯,另一邊則空蕩蕩,乳房被切走,像掏空了她的精氣神,有“一種不可言喻的難受”。
接下來的四五個月,她還承受着化療帶來的脫發。
病恥感讓她開始陷入深深的自卑中,即使在最炎熱的夏天,她也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03
用身上多餘脂肪填出“真胸”
在乳癌患者眼裡 = 再度“引狼入室”
2021年年底,曉華化療結束。
在病友的建議下,她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簡稱“醫科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準備下一步的治療。
乳腺外科醫生檢查過她的乳房狀況後,建議道:
“你可以試試用自體脂肪做真乳房。”
自體組織乳房重建術:
把身上多餘的脂肪“挪”到胸部
醫生告訴曉華的方法,其實就是“自體組織乳房重建術”,學名叫“腹壁下動脈穿支遊離皮瓣DIEP”。
簡單點說,就是從患者身上其他地方取來脂肪,在胸部位置重新做出一個乳房,就像是“拆東牆補西牆”。
DIEP(腹壁深動脈穿支皮瓣)是自體組織乳房重建術的選擇之一,圖源:“Chen plastic surgeon”公衆号
然而,這個讓人覺得“該瘦的地方瘦,該有的地方有”的招數,卻不大受乳腺癌患者“歡迎”。
首先,是因為很多人确診後隻想先保命,壓根沒想過要重造“真胸”,甚至都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其次,還有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理由,她們怕——
“有了乳房,乳腺癌會重新找上門。”
來源:soogif
在不少患者的認知中,乳房是癌症的罪魁禍首,所以,在她們眼裡,重建乳房就是“引狼入室”,會讓癌症複發。
而曉華的想法,卻和其他病友不一樣,她更多的是驚喜:
“原來可以做個真的啊!”
之前一直以為自己隻能放假體,一聽說這種手術後,她沒有太多顧慮,果斷決定——
做!
04
紮根深圳的乳腺外科“國家隊”:
“真脂造乳”緻癌症複發是假的
切乳後的說不出的心痛才是真
在和醫生的溝通裡,曉華找到了深圳一位能幫她的醫生——
2017年,高紀東作為腫瘤防治“國家隊”專家,南下深圳, 成為醫科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的開荒者之一。
他的任務,就是帶領團隊把乳腺外科打造成為“深圳市乳腺癌重點培育專科”“國家乳腺癌規範診療示範中心”。
對于曉華的果斷決定,高紀東多少感到有點意外——
她并沒有和其他病友一樣,陷入“真脂造乳”會讓乳癌複發的誤解裡——
“
假如一個人做了自體組織乳房重建術,取了肚子上的肥肉,那就是肥肉,沒有乳腺,更别說和乳腺癌有關系了。”
——高紀東
這些年,不僅是他,團隊裡的年輕女醫生謝麗,也都看過太多切乳後一生痛苦的女患者——
底圖來源:“費加羅夫人”公衆号
這種缺失帶來生理和心理的傷痛,還會蔓延到她們的家庭。
“
根據臨床數據,早中期乳腺癌在國内的治愈率總體可高達75%。這意味着,患者在治愈乳腺癌後要面對殘缺的身體。
尤其是深圳乳腺癌患者,45歲以下的患者占了一大半,乳房缺失給她們往後大段的人生蒙上了陰影。”
——高紀東
為了麻痹這種傷痛,也為了讓自己的胸部看起來“正常”,有的人甚至想方設法,用義乳、矽膠僞裝。
讓謝麗最心疼的是,曾有一位患者解開文胸,胸罩内塞滿的是棉花。
真的有必要這樣嗎?
高紀東團隊認為不。
05
“為‘不受歡迎’的手術正名!”
即使醫生要啃硬骨頭、冒風險
讓更多條件适合的患者,接受“自體組織乳房重建術”,是高紀東團隊這些年一直努力的事。
但站在醫生的角度,這個手術卻像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不僅有風險,還難度很高,分分鐘吃力不讨好。
特别是切除乳房的同時,還要重建乳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難關1
找到不足2毫米的血管各種“搭線”
讓“搬家”的脂肪活下來
第一道關,就是确認“搬家”的脂肪存活。
而脂肪會不會水土不服,取決于脂肪中的動脈、靜脈血管是否吻合。
下腹部的血管穿過肌肉,供養着脂肪,醫生要在下腹壁找到這兩根不足2毫米粗的血管,連脂肪帶血管,轉移到胸部。
在胸部,醫生又得在腋窩、胸腔等位置找到相應的血管,連接脂肪的血管,“對上眼搭上線”了,血供通了,脂肪才算在胸部“安家”。
鑒于所需的技術多,高紀東的團隊集結了乳腺外科、顯微外科、整形外科等領域的專家。
在團隊的努力下,2021年至今,高紀東已經成功完成22例自體脂肪乳房重建手術。
難關2
哪的脂肪能撐得起一個“C杯”?
大腿?脂肪不夠!肚子?生娃咋辦?
另一道難關在塑形上。
“大腿脂肪能撐起一個C杯嗎?”
曉華說,自己要做手術時,高紀東卻在擔憂着這個問題。
“要不考慮大腿的脂肪?”
可這又面臨另一個問題——
随着現代人審美改變,乳房塑形不是讓脂肪随意堆在胸前,還要考慮“好看”,這其中還涉及美學。
而曉華的胸部有C杯,這意味着“重造”的那個,也要達到同等高峰。可因為長期健身的習慣,她的大腿脂肪恐怕不足以撐起一個C杯。
在考慮了各種因素後,曉華和高紀東還是決定:“取腹部脂肪。”
06
瞥見失而複得的C杯
她突然覺得自己“病好了!”
經過10個小時的手術,曉華終于做完了手術。
說不上來哪種心情,她隻想起之前在手術室門口看到,一位丈夫為妻子作出決定:切了切了,不要也可以。
“隻有女人才能體會那份心情,為自己作決定。”
底圖來源:“天才捕手計劃”公衆号
她隻能用一個場景去表達再次看到自己左乳的心情:
“護士慢慢揭開了紗布,我瞥見自己的C杯,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的病好了。”
-End-
【喜歡就點個在看】
采寫:鄭健陽
信息來源: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