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投稿】
公司過年放假的那一天,我離職了。
同事們都在有說有笑的時候,我收拾好自己的個人物品,提前默默地離開公司,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
去年十二月的時候,家人為我慶祝了三十五歲生日。
那個時候卻沒有想到,中年危機來得那麼快。
可能是我自己不夠優秀吧,到了這個歲數還是個基層程序員。
在這些年裡,我幾乎每天都跟着一群二十多歲出頭的年輕人一起加班。
領導們應該看得出,我的精神和體力都跟不上他們。
或許更有經驗一些,但那也算不上什麼。
于是,我就在一次年末與老闆的個人談話中,被優化掉。
那時我的合同仍然還剩一年,從文件上看,我算是自行離職的,自然也拿不到任何補償。
整個新年期間,我都郁郁寡歡。
爸媽得了消息,就提前告訴了親戚們。
所有人在家族聚會的時候,都心照不宣地不讨論關于工作、職場的話題。
這也算是一種體貼吧,但他們越這樣,我就覺得越别扭,心裡越難受。
好不容易熬過了新年,我舒了口氣。
終于可以開始安排面試了。
但沒想到,面試了三個星期,一家offer也沒有收到。
老婆勸我不要着急,再面試一個月看看。
但是,我實在樂觀不起來。
經常找工作的人都該知道,也就剛開始找工作的那兩周面試機會多。
再拖下去,該收到我簡曆的公司都已經收到,獲得面試的新機會就所剩無幾。
在剛開始,我投的都是管理崗位。
因為,這麼多年都在幹基層員工,覺得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覺得隻要工資高就行了,因為當上管理麻煩事多......
當時還在暗地裡笑話那些喜歡“順杆爬”的同事。
現在回頭來看,是自己太自大了。
一開始,我認為自己有這麼多年從業經驗,應該會有用人單位相中。
如果給小公司投簡曆的話,或許會讓我帶個小項目?
結果呢,面試機會一共就兩次,而且每次都沒超過半小時。
要知道光過去面試,我坐車就要做兩個多小時。
兩次面試過程都差不多:
先确認了一下年齡,面試官就開始很明顯的皺眉頭。
先問了些技術性的問題,我都答的上來;
但問到關于項目管理經驗這塊,我就隻能坦誠相告了:幾乎沒有。
面試官就開始面露難色:
“我們公司這邊呢,還是想要實際成績的,管理經驗較為豐富的人來帶項目,這樣子......”
“技術上你是可以,但這個崗位并不是招一般程序員......”
實在沒辦法,我隻能重新開始投一般程序員崗位。
畢竟結婚時房子也好,後面換的車也好,每個月的巨額賬單都在等着。
考慮到這兩年的情況,面試公司對管理職要求高一些,也算是預料之中。
我就這麼安慰着自己,重新開始第二輪求職。
面試了幾家公司之後,卻發現情況再次出乎預料。
面試官開始問一些“新”東西。
對于那些,我隻是聽說過一部分,但沒實際學過,因為在前公司根本用不上。
連續面試了五家,全部失去聯系。
實在忍不住,厚着臉皮找了一家——最想去的那家公司,打電話過去詢問:“請問我是哪裡不符合貴公司要求.....”
他們公司先是說:
“你對XX和XXX沒有了解(說了一些項目框架),而現在我們公司都在用。”
但是我不死心,想再争取一下:
“我願意進公司後學習進步,一定可以掌握的。 ”
聽了我這句話,對方尴尬地笑了一聲:
“那非常好,但是.......我們這邊想要來了就能發揮戰鬥力的人。”
“我們公司會培養人才,但一般是選擇應屆畢業生,像是您這種情況的就不考慮了。”
現在輪到我尴尬了。
放下電話,我隻覺得心如死灰。
辭職的時候,我還想着非領導職就不去。
結果非但不能更進一步,反而連之前的工作也配不上。
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難道應該進一步放低要求嗎?
就算肯自降身價,真的還會有公司收我麼?
------分割線-----
這位網友的處境很讓人感同身受,但是從結論上說:
靠放低要求來找到合适的工作?這很困難。
實質上說,并不是現在的業務對各種新技術要求高了,才難找工作。
而是“僧多粥少”,面試競争太激烈所導緻的結果。
其實那些公司招來會新技術的人,很可能并不會用得上。
隻不過對老闆們來說,這是一種挑選員工的手段而已。
“他們都會,你不會,那你就沒有機會。”
“這個東西我們公司雖然用不着,但你想進門,就必須得會。”
在幾年前,人力資源還是“賣方”市場的時候可不是這樣。
哪怕是沒什麼經驗的新人,也可以大膽地和公司要高薪,更别提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老手了。
這種現象恰恰說明了最近兩年雙方立場的倒轉。
有類似情況的朋友,也隻能沉住氣。
如果儲蓄方面尚能允許,那就抓緊時間多學會東西後,再出來面試。
家庭資金已經沒有那種餘裕的話,那就隻能“靈活”一點,什麼賺錢做什麼了。
讨論:
你在面試時,因為年齡遇到過“差别對待”嗎?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