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臨江新區最新規劃?本網訊 6月10日上午,在四川華訊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産業園的産品展示區,一個呈圓柱體的科技裝置引起了記者的極大興趣——隻要走進該裝置的玻璃門,停留短短1秒,顯示器随即呈現出人體圖像,金屬、陶瓷、粉末、液體等違禁品以不同顔色的圓圈清晰标注,一覽無餘,這正是華訊方舟的“黑科技”——主動式毫米波人體安檢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南充市臨江新區最新規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本網訊 6月10日上午,在四川華訊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産業園的産品展示區,一個呈圓柱體的科技裝置引起了記者的極大興趣——隻要走進該裝置的玻璃門,停留短短1秒,顯示器随即呈現出人體圖像,金屬、陶瓷、粉末、液體等違禁品以不同顔色的圓圈清晰标注,一覽無餘,這正是華訊方舟的“黑科技”——主動式毫米波人體安檢儀。
攝影:記者 戚原
“相較于傳統金屬安檢儀,我們的這款産品效率更高、範圍更廣,目前已在深圳寶安機場投入使用。”四川華訊方舟智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運營總監李軍霆介紹。
三環電子、九天真空、太極制藥等南充臨江新區範圍内的高新技術企業,高端先進的生産裝備,高效有序的生産線,源源不斷産出國際領先的産品……企業生産車間内高效能、自動化的生産場景,讓“‘十四五’開局看四川—2021中國經濟媒體社長總編四川行”活動采訪團一行大開眼界。
南充臨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整個臨江新區的規劃建設中,南充把産業作為重要的考量因素,堅持“建設成渝北翼現代産業發展集聚區”這一總體定位,結合全市正在培育的“五大千億産業集群”和“五大百億戰略性新興産業”,将加快構建新區産業體系,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特色都市農業、培育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态、新模式。
“采訪發現,南充臨江新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内涵在于‘城鄉一體、産城一體、文城一體、景城一體’,這是南充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作為來自東部的記者,我認為臨江新區‘國家氣場、巴蜀氣派、山水氣質’名副其實。”江蘇經濟報社新聞總監杜穎梅告訴記者。
采訪團考察中法農業科技園 攝影:記者 戚原
秀美的南充中法農業科技園、大氣磅礴的南充高中臨江校區讓來自甘肅經濟日報的記者曹志政贊歎不已:“臨江新區的建設不光是考慮了産業的布局,對于民生考量同樣走在前列。”
攝影:記者 戚原
2020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複設立第三個省級新區“南充臨江新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落下關鍵一子,再填強勁引擎。
臨江新區,地處順慶、高坪、西充三縣區共生帶,規劃面積398平方公裡,涵蓋16個鄉鎮街道,2020年常住人口33.6萬人,是南充主城區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161億元,規劃區内區位交通優良,山水資源豐富,擁有五大國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四川自貿區協同改革先行區兩大開發平台,聚集川東北金融中心、大數據中心和全國首個電網備調中心資源要素,成為吸引高端企業與人才引領南充大城崛起跨越發展的強力支撐。
“南充臨江新區開創升級新區和現代城市發展全新模式,力争成為最有勇氣創新的城市。”南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臨江新區堅持“三區(成渝北翼現代産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産城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一高地(建設全國一流高品質宜居地,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開放互聯,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建成區域開放合作高地)”發展定位,承載高端産業、拓展城市空間、吸納新增人口,正努力打造國家戰略承載地、省級戰略實施地、區域戰略交彙地,成渝地區未來騰飛的次極核。
越夜越南充 攝影:記者 戚原
如今,中科九微、廣東三環、深圳正威三大百億級重大産業項目成功落戶臨江新區,中國真空谷、北京新松機器人、深圳凱普松、南深智能制造先期入駐,目前新區儲備項目361個,總投資7881.5億元,為這片豐饒的土地注入更高質量的發展動能。(記者 戚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