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簡稱“陝”或“秦”省會古都西安。該地區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時期,陝西為雍州、梁州所在地,是炎帝故裡及黃帝的葬地。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個大一統王朝,有五個建都西安(鹹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截至2015年年底,陝西省下轄78個縣。其中,就佳縣來說,人口不到30萬,建縣曆史超2200年,因名字生僻難認,由葭縣改為佳縣!
一
首先,佳縣屬于陝西省榆林市,在地理位置上,佳縣東與山西臨縣隔黃河相望,西同米脂縣接壤,南同吳堡縣山水相連,北同神木縣相毗鄰,西南依綏德縣,西北靠榆陽區。同時,佳縣曆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夏朝時期,大禹将天下劃分為古九州,該地區為雍州之地。春秋時期,今佳縣一帶屬于晉國。戰國時期,晉國被一分為三,該地區被納入到趙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佳縣一帶屬于上郡。
二
公元前190年,西漢在該地區設圁陰縣,屬西河郡。後圁陰改為圜陰。由此,對于該地區來說,建縣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了。劉秀建立東漢後,圜陰縣地域增加今榆陽區東部一隅。南北朝時期,該地區建置多變化。公元562年,北周在該地區北部設中鄉郡、中鄉縣,南部仍為撫甯郡延陵縣轄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後,改中鄉郡、中鄉縣為真鄉郡、真鄉縣。公元606年,該地區設有真鄉、延福二縣,屬上州。
三
到了唐朝這一曆史階段,境内複設真鄉縣,歸銀州管轄。縣境南部則屬綏州延福縣。南宋時期,該地區屬于河東路管轄。公元1184年,更名葭州,所以佳縣古稱葭州。公元1226年,葭州領葭蘆、通秦、吳堡、神木、太和、彌川、府谷、建甯8縣。元朝建立後,葭州的範圍明顯縮小,領吳堡、神木、府谷3縣。公元1371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降州為縣,葭縣改屬綏德州。四年後,又升縣為州,葭州轄神木、府谷、吳堡3縣。
四
最後,到了清朝這一曆史階段,葭州改為直隸州,直屬陝西布政司管轄。公元1736年,乾隆皇帝在位時,葭州降為散州,不領縣。清朝滅亡後,葭州改為葭縣,屬陝西省榆林道。1958年12月10日,葭縣并入米脂縣,1961年9月1日,複設葭縣。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改為佳縣。2000年改設榆林市,佳縣屬之。截至2014年,佳縣下轄12鎮1街道,總面積約2144平方公裡,總面積約27萬人,是陝西省人口最少的縣之一。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