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開始dc調光嗎?對于手機圈來說,三四月份除了各大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的陸續亮相外,可能“DC調光”作為與手機圈有關的一個關鍵詞,也算是引起網友們熱議的關鍵詞之一了而随着各大品牌相繼公布了自家的“DC調光”的解決方案和支持機型後,貌似網友們也都如釋重負一般,關于“DC調光”的熱度也開始慢慢降了下來但是,有了“DC調光”就真的是有了護眼的尚方寶劍了嗎?LCD屏就真的比OLED護眼嗎?也許知道了這些信息,大家還是會覺得,“還是遠離手機屏幕最護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有必要開始dc調光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對于手機圈來說,三四月份除了各大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的陸續亮相外,可能“DC調光”作為與手機圈有關的一個關鍵詞,也算是引起網友們熱議的關鍵詞之一了。而随着各大品牌相繼公布了自家的“DC調光”的解決方案和支持機型後,貌似網友們也都如釋重負一般,關于“DC調光”的熱度也開始慢慢降了下來。但是,有了“DC調光”就真的是有了護眼的尚方寶劍了嗎?LCD屏就真的比OLED護眼嗎?也許知道了這些信息,大家還是會覺得,“還是遠離手機屏幕最護眼”。
其實,随着移動互聯網進入3G時代以及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用戶對于手機的依賴也基本是以人眼可見的速度在不對提升,特别是進入4G時代以後,随着智能手機APP爆發式的增長,讓用戶已經不得不把手機幾乎當做了人體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器官”了。根據comScore的2018年跨平台未來焦點報告中顯示,中國成年人(18歲以上)平均每天花2小時51分鐘在智能手機上。顯然,對于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來說,這可能隻是個最低值,每天5、6個小時的亮屏時間早已司空見慣。
而随着用戶對于手機小屏幕使用時長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手機應用給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在刷屏一段時間後,眼鏡會出現幹澀、刺痛等問題,進而還會影響睡眠質量,甚至導緻頭痛、視力下降等健康問題,并且随着使用手機時間越來越長,出現這些不适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而也就是近年來,消費者對于眼睛健康的關注開始越來越多,手機廠商也開始陸續對手機屏幕的顯示做出了調整,比如護眼屏、護眼模式等說辭也漸漸多了起來。特别是今年各大手機品牌對于“DC調光”的熱捧,更是再次引起了用戶對于手機護眼模式的關注。那麼,到底是否有了“DC調光”就能高枕無憂了呢?怎樣用手機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對眼睛的危害?
其實要想有效護眼,首先要從光的本質說起。其實相信上過初中的小夥伴們應該都還有印象,其中就有對光的特性的定義,光具有波粒二重性,也就是說,光繼有波的特性,也有物質的特性。那麼既然有波的特性,就會有不同的波長,衆所周知,在生活中,不同顔色的光都有不同的波長,而不同波長的光,也有不同的特點。一般人眼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760nm之間,這其中便囊括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顔色。
而近年來,随着科技研究公布的成果來看,對于人眼損傷最為嚴重的就是所有顔色光波中的藍光,也就是波長處于400~500nm的光,它是人眼可見光中波長最短的,也是攜帶能量最高、穿透性最強的一種光。有相關研究表示:這種相對較高能量的藍光會使眼睛内的黃斑區(視網膜中央視覺細胞最集中的部位)毒素量增高,造成不可能的視覺損傷,威脅到我們的眼底健康,其中波長為400~450nm的高能短波藍光更是緻使眼睛受損的元兇,而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等電子設備均會産生此類藍光。不過,好在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愈加重視屏幕護眼,而“德國萊茵TÜV 低藍光認證”這些文字,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手機品牌對外宣傳的海報和發布會上。不過,雖然手機中的護眼模式确實能有效濾掉部分藍光,但不同手機的濾藍光效果也存在差異。那手機屏幕上所發出的藍光到底對我們的眼鏡有多大危害呢?中國标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實驗室在14年曾聯合溫州醫科大做過藍光視網膜損傷實驗,使用超過1500 lx照度的藍光持續照射視網膜細胞達3小時,視網膜細胞出現了活力下降和凋亡的情況。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網友覺得小編是不是有些跑偏了,說的是“DC調光”,怎麼說了半天的藍光的呢?其實這裡小編是想表達,對于什麼傷害最深的,不一定就是被手機品牌所熱炒的話題。下邊咱們就言歸正傳。說到“DC調光”的由來,首先是有不少網友開始突然指責OLED屏手機屏幕晃動的“辣眼睛”,畢竟由于技術問題此前OLED屏為了保證屏幕使用的耐久性和色彩體驗,無法做到DC調光,而采用的是PWM調光。兩種調光的視覺差異可能對于大多數人并沒有太明顯的感覺,但是對于部分視覺敏感的用戶來說,可能會感覺了屏幕閃爍的情況出現。那麼DC調光一定優于PWM調光麼?
在此,咱們就暫時不對兩種調光模式的優劣做出任何評價,但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根據各大品牌推出的“DC調光”解決方案來看,其實從本質上來看,由于受制于屏廠屏幕出廠的技術封裝,手機廠家智能通過軟件系統來推出所謂的“DC調光”,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調光的本質問題,其原理很簡單,功率=電壓*電流,若想調整功率隻需保證電壓或電流不變,調節另一個變量即可,功率越高屏幕也就越亮,反之亦然。而PWM調光則與DC調光不同,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運用“亮、滅、亮、滅…”的不斷交替來改變屏幕亮度。若要降低屏幕亮度,隻需讓“亮滅”交替的間隔拉長即可,每秒鐘内“亮滅”交替的次數也就延伸出了頻閃這一概念。一般來說,超過70Hz的頻閃人眼就感受不到閃爍了,隻會感到明暗。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着采用DC調光的LCD屏就真的比采用PWM的OLED屏護眼呢?
首先,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在控制屏幕閃爍方面,采用DC調光确實比采用PWM在頻率方面更有優勢,特别是随着亮度月底,對于人眼的刺激就越明顯。但是,根據咱們前面所說的對人眼傷害最大的卻不是閃爍,而是藍光,而這就要從發光原理上來說了。LCD屏本身帶有背光闆,光線從背光闆發出,透過濾光片,即可讓每個像素點顯示紅綠藍三基色,通過調節三基色比例以顯示出不同的色彩。也就是說無論采用何種調光方式,都不可能阻擋LCD屏發出藍光。OLED屏則截然不同,其并沒有背光闆,每個像素獨立發光。所以,其發出藍光的量相對于LCD還是相對要少一些的。
所以,盡管OLED顯示屏存在PWM調光問題,但這并不代表LCD屏就一定比OLED屏護眼。LCD屏的背光闆會帶來額外的藍光,隻是藍光帶來的損害相比“頻閃”更加不易察覺,所以經常會給人LCD屏看上去更護眼、更舒服的錯覺。其實無論是頻閃還是藍光,它們對于人眼的危害都是潛在的,在日常使用中還伴随着使用時長,環境光,手機與眼睛的距離等一系列不可量化的不确定因素,這些都有可能左右你用眼的舒适度。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采用何種調光方式,使用手機時間過長,特别是在暗光場景下觀看屏幕時間過長,都會對用戶的眼鏡帶來不适和疲勞的感覺。因此,我們在使用手機時應時刻注意用眼健康,最好十幾分鐘左右就轉動眼球,向遠處眺望。長時間用眼後應做眼保健操以舒緩眼部壓力,常備眼藥水以滋潤眼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