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798北京藝術空間

798北京藝術空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22:48:37

798北京藝術空間(798不再是藝術烏托邦)1

798中現代汽車中心的塗鴉牆

位于朝陽望京CBD以北的文化藝術愛好者聚集地798,如今欣賞畫廊作品的參觀者,數量明顯在減少。

在798中的MM藝術中心旁,一家賣文創産品的小店裡,有很多别緻的冰箱貼。钛媒體App與老闆攀談之後,我才知道他的主職是畫師,隔壁的MM藝術中心,也是他和妻子租的房子。

這位戴着發箍、頗有藝術家氣質的中年畫家告訴钛媒體App,起初,包括賣冰箱貼地盤在内的這十幾平米區域,全部是他的工作室,用來作畫、賣畫。但自從2014年在798入駐以來,能賣出的畫一年不如一年。

“房租漲了不少,畫賣的也不好,那我肯定要找其他收入來源。”老闆的日子過得并不輕松,他與妻子商量過後,便将原先的工作室一分為二,開辟出一塊作為文創小店,來維持生計。也正因為此,對于這位畫家來說,白天作為老闆看店,晚上才能作畫,成了他如今習以為常的生活。

另一家賣着吳冠中等名家版畫的雙層畫廊裡,在一層衆多展示的畫作旁,有一個貨架上居然特賣着不同款式的面膜。

798北京藝術空間(798不再是藝術烏托邦)2

某家畫廊一層正打折售賣的面膜

這隻是當下798畫廊的一個縮影,也引發了外界的許多關注。這種關注要回溯至三個多月前,一則關于798領導班子的消息。

今年4月,據北京市紀委監委消息,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北京798文化創意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伶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事發一周前,王彥伶還曾出席公開活動;一年前,王彥伶還曾表示,步行街、夜經濟、自貿區都會與798的未來有關……

然而如今,失去了舵手的大船,會不會因此而徹底迷失方向?

輿論上一陣“冷水”潑給了這個曾經的時尚園區:“企業虧損”、“798的衰落”、“百大網紅打卡地不再有798上榜”……

798真的不再性感嗎?曾經的打卡目的地,何以衰落至此?钛媒體App再次探訪798,在這片有着二十餘年曆史的園區内外,我們聽到了798建設親曆者們不一樣的聲音。

798的變遷史

提起798的發展與變遷,還要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彼時,前民主德國援助建設了“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即718聯合廠。

718聯合廠由德國機構負責建築設計、施工,其主要特點是注重滿足實用要求的同時,發揮新材料和新結構的技術性能和美學性能,造型簡潔,構圖靈活多樣。這種學派,後來被稱為包豪斯學派。

20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廠配合中關村電子科技園的建設規劃,進行了産業結構調整。到了2000年,原718、798等六廠整合重組為七星集團。位于“城鄉結合部”的798,因為緊鄰中央美院,地價優惠、環境清靜,就自發聚集了一些藝術家和畫廊。

798藝術區真正引發圈内人士的關注,則是以2002年東京畫廊入駐798開辦“北京浮世繪”展覽、攝影家徐勇入駐作為标志性事件。自此,更多的藝術家因為群聚效應,開始在這裡安家。

“那時候,在這裡紮堆的一撥人,基本上都是熱愛藝術的理想主義者。什麼不比賣畫掙錢?在這裡創作、開畫廊,主要就是通過沙龍的形式,想聊聊學術。”著名的藝術家、策展人,曾經的《當代藝術》主編房聖易在接受采訪時告訴钛媒體。

時間推進到2005年,按照原本計劃,798就此要拆遷。為了保住藝術區,自前一年開始起,許多藝術家發起了“大山子藝術節”、“再造798”的活動,舉辦了包括電影、音樂、戲劇、行為藝術、視覺藝術在内的各種藝術展。

“‘來北京,就要看長城故宮798’,也是當時798的藝術家們提出的口号。”房聖易表示。

後來,這次盛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近十萬人次前來參觀,這片小衆的藝術區,終于成功破圈。作為彼時國内鮮有的老舊工業廠房改造藝術區的案例,798典型的德國包豪斯建築風格,被視作中國當代藝術的地标,得以在政府的支持下留存。

2006年,798藝術區的建設被納入北京市的文化産業規劃。七星集團和朝陽區派駐人員聯合組成了798管委會和七星集團物業。

這一年,也被認為是798發展史真正意義上的拐點。從國内頗具盛名,到名揚四海,再到大規模的商業化。

自798管委會成立以來,在官方的重視之下,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國總理等各國首腦,都先後參觀訪問過這片藝術區。

與此同時,從前798自下而上形成的純藝術氛圍,也開始融入了更多商業的味道。愈發多的咖啡廳、寵物體驗店、禮品店開始入駐,諸如耐克這樣的大型國際品牌,也開始在798設立體驗館。

也正因為如此,798的地租随之高漲。2012年時便有消息稱,七星集團将798園區租賃費用上調了2.5倍。在此重壓之下,不少的畫廊經理人和藝術家們開始逃離這片商業化之地,并且感慨,“798在不斷擠壓我們的生存空間,不再是我們的藝術烏托邦了。”

在此影響之下,新的租戶為了在798生存,展覽的内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

798北京藝術空間(798不再是藝術烏托邦)3

網紅展

798北京藝術空間(798不再是藝術烏托邦)4

部分美術館票價

此前,當參觀者大多是專業人士時,798絕大多數的展覽以國内外青年畫家的免費藝術展為主,租戶的收入來自畫展上展品的交易;而如今,當參觀者衆,囊括了更多的普通遊客、網紅,畫展的交易量大規模下降,免費藝術展成為了798中的稀品,取而代之的是百元門票的網紅展、國外大師畫展和裝置藝術展。

798不夠樂觀的還有它的營收。北交所曾在數年前公布過七星集團的業績,自2014到2016年間,持續處于虧損狀态,在政府項目支持的情況下,2016年依舊虧損22.23萬元。

很顯然,持續的商業化和經營狀态不佳,确實是798面臨的現狀。

“藝術家出走是必然趨勢”

事實上,自下而上形成的垂直藝術社區,在逐漸擴大影響力之後轉變為休閑文化場所的,798絕非孤例。這樣的變化,在全球文化藝術聚集區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做“士紳化”:聚集的藝術家帶火了原本冷清的社區,而增長的人氣促使土地增值,藝術家們無法負擔租金,又不得不離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紐約的SOHO藝術區也曾經曆“士紳化”。SOHO區畫廊和美術館的數量從1995年的286家,到現在僅剩20餘家,直接原因就是商業化之後房價的上漲。 如今,在SOHO區行走,除了藝術展覽之外,“維密”、“阿瑪尼”等名牌也比比皆是。

不過,對于這種變化,許多接受钛媒體App采訪的798發展過程的親曆者,都覺得是中性的。

“藝術家出走是必然趨勢,一旦與商業和旅遊産業挂鈎,便是如此。城市的擴張也是798地租上漲的客觀原因之一。798的商業趨勢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是市場化規律。”自2008年就入駐798的、熊貓慢遞的創始人劉偉對钛媒體表示。

房聖易的觀點也如是。在他眼中,這幾十年北京藝術家們愛紮堆的聚點,無論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頤和園,還是二十一世紀初的798,又或者是如今的通州的宋莊、順義的後沙峪,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位于城鄉結合部。

對于時常生活在捉襟見肘之中的藝術家來說,城鄉結合部意味着低成本、清靜;而一旦人氣變旺,一方面确實會有更多的藏家、學者購買更多的藝術品,增加藝術家們的收入;然而與此同時,被擡高的地價和無法避開的喧嚣,便逐漸會取代藏品收入增加帶來的獲益。藝術家們就自然而然會轉戰下一個地方。

其實,它就像是一棵樹的自然生長階段,總有一天,它會長大。”房聖易這樣形容一個自發生長的藝術區藝術家們逐漸出走的過程,“總有一天,藝術區不再屬于一個小衆群體,藝術家們會有一批因此離開。不過,他們總會找到下一個落腳點。并且,作為藝術家,他們更應該了解社會現實,比如不可逆的消費主義。他們還該有着直面社會嚴峻挑戰的勇氣。

在藝術區普遍性“士紳化”的原因之外,798還有着自身的客觀原因——自2006-2010年,798經曆了藝術品交易由盛轉衰的過程,該過程也導緻了這些大多畢業自美院的年輕藝術家們,失去了維持生計的基本收入來源。

大約在2006年,798管委會成立之後,随着藝術園區影響力的激增,包括尤倫斯夫婦在内的海外藏家的資本大量湧入了798。

那時候,正逢人民币升值時期,從多年未變的8.0左右的美元兌換彙率,一下子飛升到6.8以下。許多海外藏家就此做高了中國當代青年藝術作品的價格。

2008年之後,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而人民币兌換美元的彙率,也相對穩固下來。一兩年後,不少海外藏家因為現金流不足,還有人民币預期可能貶值等因素,開始大量抛售中國當代藝術作品。798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前沿陣地,顯然也受此重創。

沒有了海外知名藏家的背書,國内的當代藝術品價值驟降。除了囊中羞澀的海外藏家外,曾經因為投機心态,動辄包下一整個年輕藝術家畫室作品的國内玩家,也已不再出現。

然而,798的地租上漲早已成為不可逆的事實。因此,藝術工作室無法承擔租金背後,也有着這一層宏觀經濟大背景下的辛酸曆史。

如何留住798的文化屬性?

雖然文化藝術區的士紳化,具有一種市場規律之下的必然性,然而,較好的管理模式與經營模式,依然可以減少商業化對藝術性的沖擊。

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的副教授陳娴穎看來,商業屬性奠定了一個藝術區能不能走下去,文化屬性決定了它能不能活得精彩二者缺一不可。

也正因為如此,798背後的管委會,在這個藝術區藝術氛圍自發走向淡薄之時,依然有可為之處。

早些年,作為798成長時代的入駐商戶,熊貓慢遞在租金方面的優惠,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得益于此,十幾年過去了,熊貓慢遞依舊如常青藤般在798持續生長。

然而,大多數商戶、畫廊和美術館,卻沒有這麼幸運。王彥伶在2016年表示,當年798的純藝術機構有242家。而2021年,798藝術區官網的導覽顯示,目前園區内文化/藝術類機構共97家,與2016年相比減少了145家。

“其實,像熊貓慢遞這樣代表798名片的藝術空間、商戶,管委會都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福利,給他們相對低廉的租金。為了留住798的文化屬性,這是應該去做的差異化政策。“陳娴穎對钛媒體App表示。

798北京藝術空間(798不再是藝術烏托邦)5

蒸汽朋克小店

多年來,798裡的蒸汽朋克商店——“五十六朵花”裡,老爺車模型、數十年前的泛黃海報、黑膠唱片,早已成為798的一道風景;在一個不起眼的門簾裡,白野畫廊還一如既往地陳列售賣着日本淘來的昭和時代瓷器、歐洲的古董,貨架上的精品越來越多,也成為了798的一個象征性符号;更有白盒子藝術館、方圓美術館等免費的藝術空間,隐藏在798的角角落落,持續為藝術區輸出佳作……

這些有着798烙印的空間,帶着前衛、先鋒、古典的氣質,都是管委會應該去扶持的。若有了管委會的支持,那些純藝術家們,就不需為了生存而操勞,不必通過售賣與自己藝術作品毫不相幹的商品,來維持生計。

除此之外,798還可以像朗園Vintage一樣,去培育一些自有的文化空間,來把握自身的文化品牌調性。”這是陳娴穎的另一觀點。

如今的朗園,除了入駐的藝術文化企業之外,還有自營的虞社演藝空間和蘭境藝術中心。這裡的現代感與藝術氛圍,正是朗園一直試圖呈現的。

老園區的新可能

當然,一個集文化、休閑、旅遊為一體的藝術區,商業屬性是絕不可或缺的。若要扶持一些文化空間,便意味着園區需要在其它方面開源。

一般而言,文化藝術區的商業模式包括門票經濟、藝術經濟、地産模式等。而798管委會并沒有門票收入,同時也不直接參與藝術品直接的收藏拍賣,這就使之陷入了隻有地租收入的“瓦片經濟”。

有畫廊經理表示,798需要豐富和完善文化産業鍊條,比如發展為藝術家和作品進行包裝、定位、提升的藝術家經紀服務,以及為藝術産業辦理抵押貸款、藝術保險的藝術金融服務等。

此外,利用文化藝術空間的要素聚集優勢,孵化一些創投平台,也是文化藝術園區可以去嘗試的。

在這方面,朗園Vintage同樣是個比較好的案例。

朗園利用文化界人流聚集的優勢,在此搭建了一個類似于創新工場的投資驅動孵化器。通過畫廊等文化類企業的聚集,線上與線下平台的互相導流,朗園将園區的打造與城建的文化發展結合起來,為園區創造了更大的經濟價值。

據朗園2019年公布的公開數據顯示,如今,朗園每年舉辦的活動已經達1200場,朗園沉澱的精英社群用戶,已超10萬。

這些都是798可以借鑒的地方。

盡管如今的798,畫廊與文創小店比鄰而居,咖啡店、寵物體驗中心與美術館隔街而望,青年藝術家的畫廊少有人光顧,但它依舊是北京文化藝術最标志性的一張名片。從整體園區角度而言,798也是所有藝術區中人流最聚集的地方。

798北京藝術空間(798不再是藝術烏托邦)6

寵物體驗館

白野畫廊的老闆在和钛媒體App聊天時談到,這些年,除了疫情影響因素之外,此前798的客流量一直在增長。多年下來,白野一直在踏踏實實地淘日本、歐洲的古董,往年的收益多少有一些盈餘,因此也成功渡過了疫情的重創之年。

據七星集團的董事長王彥伶公開的數據,2010年,798有大約有150萬參觀人次,2017年有450萬,2019年躍升至了955萬人。

藝術家方面,雖然逃離者還在逃離,但堅守者也仍在堅守。

在798最具代表性的、現代汽車文化中心的那面塗鴉牆上,至今依然每隔幾個月就會頻繁地更新一次畫面。一位咖啡廳的老闆告訴我,在如今的這幅摩登北京城市建築畫之前,這面牆上畫的是哥斯拉大戰金剛。

而在現代汽車中心的對面,在長長的塗鴉走廊上,如今呈現的也是2019年新晉的畫作——宇航員系列。或許是因為電影《流浪地球》的影響,又或者是神州、嫦娥不斷捷報傳來,這裡的塗鴉作品也跟随着日新月異。

798北京藝術空間(798不再是藝術烏托邦)7

宇航員塗鴉

不同于其它文化園區,譬如首鋼園——自上而下的建設與改造,798自下而上的底層基因,至今仍珍貴地保存着;與二七廠1897科創城、首鋼園的科技/體育融合文化内核不同的是,二十多年來,798依然緻力于文化創意這一個領域。

雖然去年8月,在北京文旅局推出的首屆“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中,并沒有798;但作為緊鄰798的、常被大衆錯認為798一部分的時尚藝術區751的标志性建築,在網紅打卡地上依然榜上有名。

所以,盡管798确實不再是藝術家們的那個烏托邦了,但它的聚集者衆,依舊是一個集文化、休閑、旅遊于一體的潮流之地。(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 | 陶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