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三千,
卻沒有他的名字,
但卻是儒學的傳頌大家,
世人所敬仰的聖人,
今天來聊聊朱熹和《春日》哪些轶事?
朱子茶韻
朱熹,字元晦,稱朱文公。
可謂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尊稱朱子。
1.拜訪鄭樵朱熹赴任路過草堂,去拜訪鄭樵,
鄭樵将其迎進門,端姜和鹽各一碟來招待。
朱熹将手稿拿給鄭樵請求指正。
鄭樵敬香,頓時屋内香煙袅袅一陣芳香。
恰巧吹風入室,手稿翻動。
鄭樵如沐春風,回神還于朱熹。
後徹夜交談三日三夜。
出門後,書童不明其意,
朱熹:“姜鹽既是山海,是大禮!”
見鄭樵拿着一本書迎立于門前。
朱熹說:“送客不忘讀書,真乃賢人也”
2.追尋其詩朱熹患有足疾的毛病,
道人為其針灸治理,一段時間後,
他感到腳足好了許多,
以重金來酬謝道人,
朱子樓
還送一首詩,道人拿了詩文就走了。
沒過幾日,足疾之痛再次發作,
且比以前更嚴重了。
朱熹趕忙派人去追尋道人,但已逃走了。
于是歎息道:“我不是想責難他,
隻想讨回那首詩,恐怕拿詩文去招搖撞騙他人,
耽誤病人的治理。”
古詩簡介
這首詩作者表面上是在描繪春日美好的景緻,
其實卻是一首蘊含哲理的詩。
詩人通過這首詩表達了身處亂世之中,
追求儒家聖人之道的美好期望。
賞析---
你是否認為這首詩是在詠春呢?
确實從這首詩中的景物描寫來看,
從字詞上看,好像描寫遊春的觀後感,
但是仔細探究詩人去泗水之濱尋芳的可能是沒有的,
因為此地因為當時金人早就侵占了宋南這個地方。
作者沒有以上的記載,
在泗水春遊賞吟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寫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夫子,
孔子曾在洙、泗講學弦歌,教誨學生。
朱熹牌樓
那“尋訪”自然是尋求孔聖人之道。
“萬紫千紅”比喻孔子儒家學派的豐富多彩。
詩人将聖人之道比作春風能點燃萬物、催發生機。
所以說這是一首寓理趣于景物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朱熹-武夷山文化
朱子故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