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宛其,編輯 | 李秋涵
馮小剛導演的首部網劇《北轍南轅》處境有點尴尬。
他一手拿着女性大熱話題,一手操盤着電影制作班底、賀歲片級别的演員陣容,讓《北轍南轅》成為了“内娛網劇配置天花闆”,一度引發讨論。
比如前來客串的演員黃渤,在裡面來了一段“數字先生”式的表演,拍戲不背台詞,全程隻說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影射娛樂圈演員拍戲不敬業的亂象。宋丹丹飾演的花姐在酒局上關于“番位論”,刷爆了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
這些都讓這部劇受到期待,但劇集一播出,社交媒體上“懸浮(指不接地氣)”“不懂女性”的評論就沒停過。目前,豆瓣評分定格在4.7分,成了馮小剛導演生涯的墊底之作。
一是,馮小剛和“女性”實在不太搭。早年他就說過,“女人的智商是有限的”“女人别跟男人鬥心眼,百分之百被帶到坑裡”的言論,把女性觀衆緣消耗得差不多了。
再者,自2016年正午陽光出品的《歡樂頌》爆紅,到《北京女子圖鑒》《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等一系列女性群像劇集轟炸式出現,國内女性議題的讨論邊界正逐步拓寬。就算是電影導演,如不能足夠審視女性話題,觀衆也不一定能買單。
“馮小剛應該看看《我在他鄉挺好的》。”一些網友在微博留言,這是一部正在播放的小成本電視劇,同樣是女性群像題材,也是講北京這座城市裡年輕人成長的故事,雖然市場熱度還趕不上《北轍南轅》,但從豆瓣開分即8.4分,口碑大多集中在“看到了自己”的共鳴上。
曾經公然嘲笑“女人的智商是有限的”的馮導,如今也去拍了時下最火的女性話題,但在不懂女性硬要拍女性的吐槽聲中,恐怕還得加上一項不懂年輕人的“罪”了。
《北轍南轅》為什麼不讨喜?
正本是馮小剛的電影迷,他說,喜歡《芳華》《老炮兒》,拍出了大時代下小人物難以掌控的宿命感。“我滿懷期待看了《北轍南轅》,發現他已經不和普通大衆站在一起了。”
“不接地氣”是大部分觀衆的第一感覺。
《北轍南轅》講的是五位女性一起創立“北轍南轅”餐廳,并收獲成長與愛情的故事。劇中的女性裡,除了跟随博士後男友來北京生活的馮希,住在親戚家的大開間,其餘四位及其家人都有不錯的家底:王珞丹飾演的尤姗姗白手起家當上女老闆;藍盈瑩飾演的十八線小演員鮑雪、金晨飾演的曾留學挪威的戴小雨,都家住北京大别墅;司夢來自典型的中産家庭。
觀衆小路覺得人物有點“飄”。尤姗姗這一角色在網絡上被讨論得最多,“給隻見過兩面的陌生人送高檔冰箱”,“友人去世,不僅債不要了還要豪氣地買下他的店鋪”,“拉人合夥做生意還給人出資”。年輕的觀衆一邊激動地發彈幕“這種朋友給我來一打”,一邊暗自懷疑,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好事。
而作為一部展現年輕人生活的都市情感劇,幾乎沒有多少職場戲和展現“社畜”的一面。即便有,也是普通觀衆難有共情的職場。比如戴小雨作為公關,化解了明星搶番位的難題、鮑雪懂劇組生存規則,而其他人的經曆大多圍繞“北轍南轅”這家店展開,這也讓這部劇失去了和觀衆共情的重要切入點。
來源 / 《北轍南轅》官方海報
影視宣發人員蛋蛋說,“數字先生”和“搶番位”這類能引起社會話題的片段在前幾集出現,作為短視頻宣發效果非常好。在話題上,又召集來劉曉慶、宋丹丹、黃渤、朱一龍、張一山等,以及愛奇藝總裁龔宇飾演自己,也有不小的關注度。
但沒有真正的讓觀衆有代入感的人物和故事,吸引來的觀衆還是會很快流失。而這背後馮小剛最為特色的“馮氏喜劇”,也不耐嚼了。
比如“數字先生”這段,編劇匆匆表示,她不理解為什麼要讓黃渤來演。“觀衆在觀看時,肯定不會覺得他是數字先生,輿論關注點反而是黃渤念數字都能演得這麼好。如果塑造一個演技差的藝人,諷刺效果會更好”。匆匆說,馮小剛看似“針砭時弊”,但又給自己留了後路。
《北轍南轅》也嘗試過探讨社會話題。不過在人物設定和劇情走向上,“媽寶男”、“喪偶式育兒”、“家庭主婦鬥小三”、“交往五年的男友是已婚”“高學曆男友抛棄無業女友”,這類套路式的設定,讓觀衆小路感歎自己一猜一個準。
這部劇的編劇陳枰在采訪中否認過“懸浮”一說,并解釋劇中情節取材于自己身邊的故事,幾個人物也都有原型。可是,有人物原型,不意味着就是具有社會普世性意義的人物典型。
匆匆感歎,“階層差異,關上了大部分普通觀衆共情的大門”。在她看來,“人人住别墅大平層,個個開公司。說馮小剛拍了一部北京版《小時代》一點也沒錯。”
制片人阿西覺得,隻要是能完整呈現真實的社會碰撞,并足夠展現出人物的困境與魅力,不論角色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會得到觀衆的共情。
但根據觀衆反饋來看,《北轍南轅》恐怕沒有做到。
不懂女性是根源
馮小剛并非不和當下觀衆共情,他拍的這部女性群像劇,就是當下最流行,最受觀衆期待的題材。
這不是他第一次拍跟女性有關的影片,但在《我不是潘金蓮》《芳華》裡,前者女性困境都和男人有關,後者對女性的長發和雪白筆直的長腿不吝啬鏡頭,也有明顯的男性視角。當他把作品放到以女性觀衆為主的網劇上,這一現象暴露得更明顯。
不止一位受訪者提到,《北轍南轅》最緻命的,還是馮小剛不理解女性卻硬要講女性故事。
“馮小剛拍不好女性劇,從預告海報就可以看出來了。”觀衆小興說,真正的女性題材是有一種強烈的反凝視感和力量感。她覺得,《北轍南轅》海報上的五位女性穿着男友風襯衫擺弄着各種姿态,像在拍《男人裝》。
《北轍南轅》“男友風襯衫”海報
《北轍南轅》在第一集,就來了一段“生孩子保大保小”這類不符合醫院現實情況的設定,但尤姗姗卻能因為婆婆“保大”的決定,對前夫一家心存感激,家庭恩怨由此一筆勾銷,就帶來了不小争議。
而整部劇不時出現的“跟女人談判就是麻煩”、“女人成不了事”等言論,不僅從各種男性角色說出來,在家庭主婦司夢對同為女性的尤姗姗表達想要有自己的事業時,尤姗姗說,“你太能叨叨了,難怪你老公不願意回家”,也相當具有男性色彩。
男性凝視下對女性的刻闆印象,也是沒有真正參透女性議題的表現。
當然,陳坪對女性意識的觀察也有“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我隻是告訴你(男友)一聲,不是跟你商量”此類流行觀點。
但匆匆認為還不夠,《北轍南轅》裡面五位女性的覺醒,皆是因為男性的背叛,最後也是被男性救贖。女霸總尤姗姗能發家,是因為有一位叫黑哥的高人指點;馮希開啟“事業”,是在被博士後男友抛棄後,才真正開始的;戴小雨高學曆、家境不錯,她回國得到的公關工作,好酒量和頭腦聰明隻是入門,美貌才是利器;司夢作為全職家庭主婦,來了一場“鬥小三”後發現是一場烏龍,婚姻中的丈夫安然抽身。
“我也在參與創作一些女性題材的劇,發現現在女性題材缺少的是對生活的思考和新的視角”,她說。
能看得出,馮小剛試圖在展示不同類型的女性,以及他心中的北京面貌。中心人物尤姗姗,豪爽、仗義是他心中典型的北京姑娘。但主演中除啜妮之外都不是北京人,卻要說着生硬的北京話。
北京姑娘小雪說,要說“京味”,也就劇中奶奶去公園晨練唱歌有點京味。時代在變化,北京姑娘也在變化,她覺得馮小剛還在刻畫上個時代的北京姑娘。
阿西對深燃表示,真正的女性題材作品,“不太會過多局限于‘雌競’這種女性内部鬥争狀态的呈現,而是更豐富也更深刻,類似更多‘girl help girl’這種女性之間幫助與欣賞的樣子”。阿西期待的女性題材作品是,能呈現真實的女性角色的欲望、努力、困境,以及各個年齡段、各個職業、各個階層不同女性的魅力。
《北轍南轅》看似是因為階層設定“勸退”觀衆,實際上,無法關切到年輕人特别是年輕女性,才是根源。
被年輕人抛棄的馮小剛
“一點不将就,一點不湊合。”馮小剛在《北轍南轅》殺青後發了條微博。在匆匆看來,這句話應該翻譯成:大夥兒将就着看吧。
馮小剛是承認自己在了解年輕人和理解女性上,有短闆的。
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自己受愛奇藝邀請拍網劇《北轍南轅》,第一反應就是,心裡是沒底。他導演的電視劇《一地雞毛》是1995年拍的,“25年前的行業環境和現在有多大的差異,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麼,我都不太知道。”
但同時,他又有自己的堅持。他說,愛奇藝基于大數據統計給過他一些建議,這是他第一次接觸數據化概念。他覺得,如果發生沖突,肯定是數據讓位于自己的喜好,稱“年輕的時候我是順勢而為,但是現在年齡大了,我隻想順心而為”。
這在《隻有芸知道》時也出現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馮小剛提到,發行方希望預告片能剪得更緊湊、更有信息量,他也不以為意,“這片子你給多也給不出什麼來,不用那麼緊。”
他按照他對作品的理解,的确也風光過很多年。
在1997年,馮小剛以一部《甲方乙方》開啟“賀歲片”概念。之後,他的電影《大腕》《手機》《天下無賊》《夜宴》《集結号》《非誠勿擾》等均在當年爆火,甚至是《唐山大地震》這類主旋律電影,在2010年,也收獲了超6億的票房。
到了2012年,他嘗試轉型,大制作《一九四二》虧損。此後,他的票房之路走得就不太順暢。時代不一樣了,後續的作品,《芳華》14.2億票房還能挽尊,《隻有芸知道》口碑和票房雙雙撲街。在創作層面上,這類帶着時光濾鏡的“父母愛情”,已和當下的年輕人脫節了。
“《芳華》我是陪着媽媽去看的,《隻有芸知道》就沒去電影院了。”正本談及自己對馮小剛電影的記憶時說。而後者,已經是2019年上映的作品了。
馮小剛自己也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隻有芸知道》上映時,上映四天才過一億票房,團隊做了一張提振士氣的海報,他回想起2004年第一部票房過億的電影《天下無賊》,發微博感歎,“自那以後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時至今日,天地反複,一衆新銳導演生龍活虎......不過30億都不好意思慶功。看着團隊搞出的這個一億的大紅海報,不禁感慨,英雄老矣。”
來源 / 《隻有芸知道》官方海報
饒曉志導演的《無名之輩》、文牧野導演的《我不是藥神》上映時,他都特地發了微博感慨“後生可畏”,除此之外,還有趙薇、徐峥、吳京、賈玲等帶着自己擅長的電影殺出來,一次次地擡高票房天花闆。匆匆說,馮小剛賀歲片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
不過馮小剛作為電影“老炮兒”的積澱,作為老導演的審美功力還是在的。匆匆說,從制作、美術和攝影來看,說是“國内網劇天花闆”一點都不為過。
比如攝影,它的攝影和鏡頭把控是張藝謀禦用攝影師趙小丁。像劉曉慶飾演的奶奶,在家中的日常,不同時間段出現的光線有明顯的不同,她談到丈夫去世,臉上的光是暗沉的,畫面調度出肅穆氛圍,她說,“市面上大部分網劇都不會有這種質感。”
《北轍南轅》面子有了,但裡子不夠,堅持自己的想法,拍并不那麼了解和擅長的題材,把馮小剛的疲态擺了出來。
這次拍網劇,馮小剛自己調侃,因疫情“失業”,為了生活開工吃飯。有馮小剛“首部網劇”的噱頭,前期廣告贊助以及愛奇藝的重視程度,劇集收益和市場表現當然不會差。
隻不過,匆匆說,套用《甲方乙方》的經典台詞,馮小剛的時代過去了,年輕人不再懷念他。
*題圖來源于《老炮兒》。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小路、阿西、匆匆、蛋蛋、正本、小雪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