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就要來了。三伏天是什麼?為什麼這段時期炎熱難耐呢?
中國曆法中的三伏天我國古代采用“幹支曆”,是用10個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12個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年、月、日、時,循環使用。
根據傳統曆法的規定,從夏至日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這就是“三伏天”的來曆。
三伏天以庚日為始末,一般持續的時間是30天或40天。天文年曆顯示2022年7月16日初伏,7月26日中伏,8月15日末伏,8月24日出伏,今年“三伏”天共計40天。
那這是不是就意味着今年就一定要熱40天?“三伏天”炎熱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們或可想起《列子·湯問》中的名篇《兩小兒辯日》裡的場景: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三伏天的炎熱,難道真是因為太陽變大或者地球離太陽更近的緣故嗎?
天太熱跟太陽大小沒關系其實,太陽是一顆正處于主序星階段的中年時期的恒星,這一階段的太陽燃燒穩定,體積變化非常小,因此在一天裡、甚至一年裡太陽自身大小的變化是微不足道的。
太陽的輻射強度也很穩定,即使太陽表面常有黑子等太陽活動的緣故,一年當中的變化幅度也僅僅1%左右,顯然這不是三伏天炎熱的原因。
那會不會是這段時期地球距離太陽更近了呢?
二十四節氣與地球軌道關系 圖源:作者繪制
也不是。實際上,這段時間裡日地距離要比平時遠。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并非正圓形,而是一個偏心率為0.0167的橢圓。
日地距離平均約為1.496億千米,遠日點時的日地距離為1.521億千米,近日點時的日地距離為1.471億千米,遠日點比近日點遠了約500萬千米,即平均距離的1/30。
地球過軌道遠日點是在7月上旬,過近日點在1月上旬,因此三伏天的這段時間裡日地距離是比平均距離遠的。
“遠者小而近者大”,今年,地球運行到遠日點的時刻是北京時間7月4日15時11分,三伏天裡的太陽其實是個“小太陽”而不是“大太陽”。因距離變化引起的太陽輻射相對減少了約6%,這顯然也不是三伏天的成因。
此外,橢圓的軌道還導緻了太陽周年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地球經過遠日點時速度最慢,經過近日點時最快,各季節間的間隔長度也不相等。
如2021年秋分到2022年春分共經過178天20小時12分,而2022年春分到2022年秋分共經過186天9小時31分。此外,北半球的夏季也要比冬季時間長。
“三伏天”炎熱的原因找到了回答“三伏天”炎熱的問題,需要了解四季變化的原因。
這一切的根源在于地球的軌道特征。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圍繞地軸自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叫做黃道面,過地心且與地軸垂直的平面叫赤道面,這兩個平面目前有一個23°26′的交角,叫做黃赤夾角。
正是這個交角的存在,使得一年當中,随着地球位于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的直射點在地球的南北緯23°26′之間移動。
當太陽照射到北緯23°26′(北回歸線)時稱之為夏至;照射到南緯23°26′(南回歸線)時為冬至,照射到赤道時為春分/秋分。
夏至時太陽輻射示意圖 圖源:作者繪制
夏至時,北半球白天的太陽高度大,日照時間長。以南京地區為例,夏至日,中午太陽高度約為82度,白天時長有14小時15分。
對比冬至日,中午太陽高度約為35度,白天時長僅有10小時04分。因此夏至時地表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最多,約為冬至日時的三倍,并且緯度越高這個比值越大。接收太陽輻射的多少正是四季變化的主要原因。
在一天中同一時刻拍攝到的四季太陽位置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但是,北半球最熱的時間并不是在夏至,而是夏至之後的一段時間。因為氣溫的變化還受地表熱量收支平衡的影響。
一般夏至後的一段時間裡,地面吸收的熱量仍大于它所放出的熱量,地面溫度持續升高,這段時間差不多正好對應傳統曆法裡“三伏”這段時間,因此造就了北半球“三伏天”的炎熱。
這之後,地面放出的熱量大于地面吸收的熱量,氣溫才逐漸降低。
當然,對于局部地區來講,大氣環流、海陸差異、地形因素、天氣情況等都是影響氣溫的因素,最熱的時候也并非與‘三伏’日期相對應。
話說回來,你是怎樣來消暑的呢?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王科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
編輯:王婷婷
中國科普博覽是中科院科普雲平台,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依托中科院高端科學資源,緻力于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