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9 20:58:05
(一)引言

我記得以前在悟空問答中将漢字「東」的本義解釋成古代的「橐囊」,很多讀者說我解釋錯了,他們都認為漢字「東」就是從「日」從「木」,以「日在木中」表達「初日升起」之像,以此會意「東方」。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

恰好昨天有個讀者跟我私信聯絡,表達同樣的觀點,認為「東」就是從「日」從「木」,為什麼要将簡單事情搞複雜,自己異想天開解釋成什麼「橐囊」?

但是,問題是簡單不代表正确,「東」字真的不是從「日」從「木」,将「東」的造字本義解釋成「橐囊」,不是我的「發明」和「異想天開」,而是學界共識。

所以,下文就這個問題我詳細的解釋一下。


(二)「日在木中」的不合理之處

「東」為「日在木中」的解釋的确很簡潔明了,所以統治了兩千多年,此說出自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

《說文》:東,動也,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

清人段玉裁《說文注》進一步解釋「東」字,他補充了兩點:

1、「東」字中的「木」是「榑木」,也即「榑桑」,也就是所謂的「扶桑」。

「榑、扶」古音相同而通假,「榑桑」也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海外日出之地的大樹」:

《說文》: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 楚辭 ·九歌·東君》:暾将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王逸 注:日出,下浴于湯谷 ,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2、「東、杲、杳」都是從「日」從「木」,以「木」作為參照物,表示「日」在不同的位置,從而表示不同的意義。

  • 「日在木中」為「東」字,以「初日将升」表示「東方」,
  • 「日在木上」為「杲(gao3)」,以「豔陽高照」表示「明亮」。
  • 「日在木下」為「杳(yao3)」,以「日落木下」表示「昏冥」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3

引自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日在木中」的說法看起來好像合情合理,但是,仔細分析的話就說不通:

  • 第一,「日在木中」可以表達「東、西」兩個方位信息,為什麼是「東」不是「西」?

如下圖所示「日在木中」确實可以理解為「太陽的位置很低」,可以是「日出東方」也可以是「日落西方」。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4

  • 第二,「東」中的「木」是「扶桑」是臆測。

段玉裁說「東」中的「木」,表示「日出之地的神木扶桑」,近乎張口就來的臆測,他憑什麼這麼說?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這一點。

為什麼「東」字中的「木」就是「扶桑」,其他的「杲、杳、林、休」等字「木」就不是「扶桑」?

所以,「東」為「日在木中」、「木為扶桑」這兩種說法,都是建立在「東」字表示「東方」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前設的可靠性需要結論來支撐,這完全是一種無效的「循環論證」。


(三)甲、金文部分字形不符合「日在木中」

如果以上分析認為是我是在擡杠,那甲骨文、金文中「東」,很多字形完全不符合所謂的「日在木中」。

我們要知道許慎的《說文》及其段玉裁的注解,都是依據小篆字形,「東」的小篆确實可以分解為「日、木」兩個偏旁。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5

但是,從甲骨文、金文字形來看,「東」字很多字形并沒有「日」。

我歸納一下甲骨文,「東」字有5種字形:

1、中間的「一」寫成「×」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6

2、中間有「兩橫」。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7

3、沒有「橫劃」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8

4、有「兩橫」,但沒有「豎劃」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9

5、從「日」從「木」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0

引自注1

另外,金文中有一個「東」字,幾乎是在「畫格子」: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1

引自注2

如果「東」是「日在木中」,那以下這些沒有「日」的甲、金文字形怎麼解釋?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2

其次,甲骨文、金文的「日」都寫成「方塊狀」,或者接近「圓形」: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3

如甲骨文「昃、昏 、昔 、莫」中的「日」,都寫成「方形」: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4

而甲骨文「東」字的「日」寫成「桃核」狀,不符合甲骨文「日」的字形: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5

所以,比篆文更古老的甲骨文、金文的「東」字字形,不能用從「日」從「木」來解釋。


(四)「東」為「橐」之本字,「東、束」本一字分化

其實,「東」表示「東方」就是一個「假借字」,也就是所謂「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其本義為「橐囊」,也即「古代的裝東西的袋子」。

也就是說:「東方」這個概念太抽象,無法以「象形、會意」的辦法造字,就借用一個同音字「東」來表示,而「東」是一個象形字,本義是「橐囊」。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6

圖引自注3

「東」被借用表示「東方」以後,由于「東」表示「東方」意義更常用,漸漸約定俗成,假借義「東方」就占了這個字。

那麼,隻有另造一個「橐」字來表示本義「橐囊」。

這也就是文字學中所謂的「借義奪本義,鸠占鵲巢」,而「本義」隻得另造他字表示。

這種現象在漢字中十分普遍,因為漢語中有很多意義抽象的概念,無法用象形辦法造字,古人就隻有借用一個同音字來記錄漢語。

打個簡單的比喻:

數字概念「1、2、3」可以用「積畫」辦法來造字,也即「一、二、三」,那「7、8、9」甚至更大的數量「100、1000、10000」,顯然就不能用這種辦法造字。

就隻有借用一個同音字來表示,比如:

  • 「七」——是「切」的本字,本義是「切開」。
  • 「九」——是「肘」的本字,本義是「手肘」。
  • 「萬」——是「蠆」的本字,本義是「蠍子」。

「七、切」「九、肘」「萬、蠆」的上古音都是相同的,

假借原理是諧聲,也就是說「東、橐」的上古音是相同或者相近的,「東、橐」屬于「端透旁紐」,同為舌頭音。

「東」在另一些漢字中可以一窺其本義。

比如古文字「重」——從「人」從「東」」,取像于「人背負橐袋」之形: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7

另外,漢字「東、束」本一字分化,都是取像于「橐囊」:

  • 「東」字像「橐囊」之形,象形字。
  • 「束」字從「橐囊」兩端「束口」取意,以此表示「束縛」,會意字。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8

「古無舌上音」,「束」字上古音為「透紐屋韻」,而「東」為「端紐東韻」。

所以「東、束」上古音為「端透旁紐,陽入對轉」,讀音是一樣的。

在古文字中,「束、東」無論是作為單字,還是偏旁,都可以通用。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19

注4,

如《古陶文編》的戰國玺印,「東陶」寫作「束陶」: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0

注5,頁72

漢字「速」中有「束」這個偏旁,但是在甲骨文、金文卻是「東」: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1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2

「速」到籀篆階段才演變成從「辶」從「束」: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3

好,不一一舉例,總之,「束、東」本為一字,在古文字階段二者可以通用,後來才漸漸分化為兩個字,

如同漢字「荼、茶」「陳、陣」演變模式。


(五)先秦的「橐囊」

「橐囊」總的來說就是「袋子」,到底是怎樣一個袋子呢?

由于沒有出土文物,我們隻能從先秦文獻中尋找線索:

《詩·大雅·公劉》:乃裹糇糧,于橐于囊。毛傳:小曰橐,大曰囊。鄭玄箋:乃裹糧食于囊橐之中。《左傳·宣公二年》:……使盡之,而為之箪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戰國策·秦策一》:負書擔橐。高誘注:「無底曰囊,有底曰橐。」

從經傳的記載可以看出,「橐囊」一般用來裝糧食,「橐、囊」是兩種形制不同的袋子:

  • 「小而有底」曰「橐」;
  • 「大而無底」曰「囊」;

我查閱了很多考古報告,沒有發現有出土先秦時代的「橐囊」。

最早類似「橐囊」的文物出土于【甘肅武威磨咀子古墓群】——漢魏時代的「無底布囊」和「有底草橐」。

兩端束口的無底布袋,放置於墓主的頭部,根據經傳「大而無底曰囊」的說法,這個布袋應該是「囊」。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4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5

一端束口的有底草袋,根據考古報告的描述裡面裝的都是食物,比較符合經傳的記載「乃裹糇糧,于橐于囊」,那麼,這個應該是「小而有底」的「橐」。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6

以上圖引自注6

敦煌壁畫中一些袋囊: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7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8


(六)結尾語

綜上所述,東漢許慎和清人段玉裁,依據篆文字形将漢字「東」釋為「日在木中」,會意「東方」,是一個「循環解釋」,「東」中的偏旁「木」為「扶桑」純粹是臆測。

其次,「東」的甲、金文部分字形并不與甲骨文「日」相符,另一部分甲骨文字形中根本就沒有「日」這個偏旁。

所以,将漢字「東」解釋為「日在木中」是說不通的。

漢字「東」其實就是「橐」的本字,假借「東」表示「東方」,久借不歸,另造後起字「橐」表示本義。

漢字「束、東」古音相同,本一字分化。

商代的《東父乙尊》中的「東」字是比較早的族徽字,最能說明問題,完全就是束口袋子的象形: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29

《集成》5615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30

最後,還是訴諸權威,我随便引用幾個古文字專家結論。

這種說法最早是徐中舒提出,得到大多數學者認同和引用,比如戴家祥、馬叙倫、丁山等等: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31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32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33

注7

李學勤主編《字源》一書的結論: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34

注8

張世超的《金文形義通解》的結論:

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的區别(咬文嚼字東)35

注9

好,不一一舉例,總之,将「東」釋為「日在木中」是錯誤的,「東」乃「橐」之本字,假借表示「東方」,是目前毫無争議的共識。

----------------

參考文獻
  1. 劉钊等(2014),《新甲骨文編》(福建人民出版社),頁368-369
  2. 《甲金篆隸大字典》編寫組. (2010). 甲金篆隸大字典. 四川辭書出版社.頁391
  3. 李樂毅. (2000),《漢字演變五百例·續編》,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頁567
  4. 王輝(2008),《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頁465
  5. 高明. (1990). 《古陶文彙編》. 中華書局,頁72
  6. 陳賢儒. (1960). 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發掘. 考古(9), 15-28.
  7. 古文字诂林編纂委員會編纂.(2001).,《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6 冊,第 116頁
  8. 李學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頁543
  9. 張世超(1996),《 金文形義通解》,(東京:中文出版社),頁147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