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之言是名真言
《論語》: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說,我最讨厭的就是以不正的紫色替代大紅的正色(周朝是以大紅色為正色,孔子崇尚周文化。至今中國紅是中華民族的"正色"),更厭惡以格調低下的靡靡之音取代正統高雅的音樂。
其實,最可怕的是那些沒有真本事,但卻有着一張利口的人,他們害人害己,甚至會把整個國家、團隊也葬送掉。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這一天,孔子對弟子們說,我真想從此不講學了。
子貢站起來說,老師,您如果不出來講學了,那我們這些學生們将來怎樣傳述您的思想呢?
孔子對學生們說,天難道講過什麼話了嗎?但照樣有一年四季的周期往複,萬物也随之生長不息。你們倒說說看呢,這難道是因為天說過了些什麼嗎?
孔子是在這兒向學生們說不言之教、無名之傳的道理。無言之教往往勝過有言之教。《莊子》中講的"輪扁斫輪"的故事,其中就有兩層意思:一是聖人之書無法盡傳聖人之言;二是輪扁之言無法達其斫輪之意。
深邃廣博的思想精神,是無法完全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有些東西隻能意會,不可言傳。
再比如,在佛學全盛的隋唐時代,有一個傳說中的人物,隋末唐初的文中子(王通),房玄齡、魏征、溫大雅、陳叔達、李靖等一大批唐朝創業将相,都曾受教于他,可是正史上卻沒有關于他的傳記。他以無名之傳,開創了唐代的文化思想。
佛學的《維摩诘所說經》上就說到了"維摩诘之默",病中的維摩诘大士,也曾不失時機地對佛的各大弟子,以及天女、比丘、衆菩薩們進行無名之傳,不言之教。
《相見歡》證:
芝蘭幽谷正紅,幾時萌?笑看朝來春雨晚秋風。
天地轉,星河漫,她心同,與君一道縱浪大化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