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你是不是也常在後悔,為何自己在無關的事情上花費了那麼多時間?然而,你真的理解什麼是時間嗎?其實,每個人可能都擁有不一樣的時間觀,關鍵在于,你是否能夠正确擺好心态,對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清晰的認知。本文作者對時間觀一事發表了他的看法,不妨一看。
相信你和我一樣:
看過許多關于時間管理類書籍,用短視頻打發過無聊的時光;到年底總為“歲歲匆匆”多幾分焦慮感;我們常把改天、以後、沒時間等口頭禅挂在嘴邊,卻很少停下來思考什麼是時間?
生活節奏加快,造成做什麼都想急功近利、更快一些,所以對市面那些泛濫成災的時間管理類書籍也難免有些諒解;但諷刺就在于販賣時間管理的人有時也無法精确回答此問題。
準确而言,時間實際則是分子運動的軌迹;是物理概念、也是哲學與曆史和心理概念,隻是人們的理解不同而已。
比如:從物理視角看“時間比較均衡”,一分一秒間的區隔都是相等,同時方向性也是一緻(從過去指導未來)。
心理視角則覺得有時會覺得度日如年,有時卻光陰似箭,它受到主觀思考和人身體的運作規律而影響。
按照奧古斯丁的說法,在哲學中認為它是種意識,時間因我的思想的存在而存在;猶如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面對客觀存在奔流不複返的時間,如何朝着運動的方向,堅持做長期主義又複利的事值得人們深思。
想想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在非黑即白的現實中,這個由數字組成的人生遊戲我把它稱為時間觀(Concept of time)。
一、三種不同時間觀什麼是時間觀?
我們平常做決定或者為生活做規劃的時候會考慮多久以後的事情,不論怎麼拆解,它有三大部分構成:過去,現在,将來。
人的思想可以在三者之間随意遊走,它給人的生活賦能連貫性、秩序和意義;同時也是影響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信你看:
日常在和朋友交流中,經常聽他們談起以前的榮譽和樣子,我也常用直男的語錄說“現在都2022年了,人要向前看,過去的東西要學會革新,有什麼值得可懷念的”。
不難發現,人類有種神奇的能力叫“心理旅行”。
H.G. Wells在其1895年出版的《The Time Machine》中寫道,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時光機,把我們的思想帶到過去的記憶或未來的夢境中,想想看是不是?
它是各種認知系統參與的結果,情景記憶在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我們不僅可以追溯過去,而且還能預見、計劃和塑造幾乎任何特定的未來事件(Suddendorf and Corballis, 2007: 299)。
正是這種特征,才能使人類的進化具有奠基性的進步;為什麼有人會關注過去的美好或消極呢?其實很好理解。
我們知道,那些美好畫面總會像鏡頭一樣儲備在記憶中,比如家庭儀式或成長帶來的快樂時光;當然也有悲劇的回憶,因心靈的傷害太深藏在心理難以抹去。
那麼,關注消極面的人實則代表曾經的痛苦和後悔,就算好好享受當下時也會不自覺的把現在與過去類似的經曆在心中做比較。
關注積極面的人實則反應對過去的熱情,懷舊和善感的态度進行重構。
從心理角度而言,相信過去發生什麼,比過去真的發生什麼更能影響一個人當下的想法、感覺和行為,這也是所謂的「記憶重構」。
但很多人意識不到我們對過去所發生的事情當時的态度比事件本身重要很多。
原因是無意識情況下輸入記憶時,大腦會反複進行加工,這造成長期記憶中的舊信息不乏被部分新信息所替代,很有可能被植入虛假的記憶。
也就說,過去發生的事情中的各種條件很難被改變,我們不要被事情本身所困而要關注當時的态度,态度比事情本身重要的多。
那些負面态度會一直攜帶在身;而積極面則會讓人心态更加健康快樂,也更容易成功。
因此,盡管兩種關注過去的時間觀念看起來呈對立狀态,但他們并非同一直線下的兩端,靈活轉變才是改變之本。
就像尼采那句“不能殺死我的東西隻能讓我變得更強大”,其實反應經曆困境卻一直用正面的态度看待它的人會變得更堅韌和樂觀。
除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外,還有部分人屬于把“活在當下”看得比較重,他們往往有兩種特征:當下享樂時間主義觀,當下宿命時間主義觀。
有什麼不同?
一方面,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通過奮鬥很難被改變,于是前者的态度往往呈現“今朝有酒今朝醉”。
他們認為“享受生活的旅程比專注目标更重要”,在生活中尋找刺激很重要,或我更喜歡随性的交朋友而非有闆有眼的朋友。
在心理作家博伊德和津巴多時間觀的模型中認為,現在-享樂主義者有三個部分特征組成:沖動/冒險,刺激尋求,過程導向。
總歸,其特點更傾向當下的快樂和享受,不會犧牲今天來換取明天的獎勵,本身是對時間和生命肆無忌憚的态度。
另一方面,後者反應是對未來和人生的宿命主義的無助和無望的态度,此類型的人嘴中往往挂着“不是沒努力,是命不好”等相似的話。
擁有該觀念的人往往缺乏對未來目标的專注,也就是說,他們覺得活在命運的擺布下,是“命運決定我大部分的事情”或“既然要發生的事情總會發生”我做什麼并不重要。
一定程度上會帶來抑郁或焦慮,我想多數人屬于享樂和宿命的結合。
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總是想着未來的事情,那有可能具有很高水平的關注未來時間觀(future)。
以未來為導向的時間觀,比以當下為導向的時間觀更能有效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然而根據調查值得關注的是:
适當的關注未來計劃是健康的,過度關注會導緻無法享受當下的樂趣而過度焦慮。
此類型的人總在展望以後能獲得巨大成就,但這意味着當下要遠離舒适和即時滿足,這裡有兩個重要區分子要素:自律性,計劃性。
進一步說,隻為未來而活的人,現實中可能更容易焦慮;因為未來有各種不确定性,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擔心自己的能力和運氣能否把自己帶到未來。
并經常評判自己是否足夠努力,同時還會不斷用自律鞭策自己;當過度關注未來時,生活會像沒有終點的長跑,永遠不會滿足。
比如:
我看到很多人工作一定年限而沒有提升的機會,為思考自己的競争能力和未來發展就會處于焦慮中。
他們聯想以後怎麼保持壁壘,于是就會變得現在沒有耐心,容易憤怒導緻個人總是緊繃狀态,這都不是最佳狀态。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呢?
一個積極懷舊的人總記得那些好的事情,消極懷舊的人總記得那些不好的事情。
宿命觀念的人又覺得他們的人生由命運控制,自己無能為力;享樂主義者享受當下每一天,未來導向的人總是在規劃。
所以很多人的時間觀偏科嚴重,不是最佳均衡狀态;他們隻淺薄地停留在“時間怎麼安排”上,并沒有靜下心思考我的「心理時間觀」是否正确。
我相信個人對時間的态度完全是後天習得,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無意識,主觀的來對待它。
對此在我們對時間觀的意識有所提高後,也就可以擁有最佳的判斷,這背後的根本是什麼呢?
二、三者深層次區别博伊德和津巴多認為,最佳組合是根據「基礎任務特征」和「情景思考」與個人資源在不同時間觀之間進行有效切換的心理能力。
他們覺得理想健康的結構應該是包含“強烈的關注過去的積極時間觀”、“适度強烈的未來時間觀”和“關注當下的享樂主義觀”,以及“較弱的關注過去的消極時間觀和關注當下的宿命時間觀”。
是不是很難理解?
在我認為首先要有看未來的意識,其次不認命、不躺平;對照從前遠離消極并關注當下;再者有階段計劃并持續投入一件事的能力;《時間的悖論中》有段話來形容時間觀堪稱完美:
「該工作的時候就忘我的工作,該享樂時盡情享樂;趁父母還在開心聽他們講過去的事,與身邊朋友保持有意義的聯系。
孩子們睜着好奇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你也要睜着好奇的眼睛去看待孩子;當你聽到笑話就放聲大笑;記得未雨綢缪也要莫負時光,充分的去主宰屬于自己的人生」。
我想,這段話顯然有點樂觀主義的雞湯味,你也知道這樣是對的。
可遇到現實時又始終難以抉擇,為什麼呢?任何一件事情做出成果都需要長期踐行,當你擁有任務心态時,就會急于求成。
拿學習來舉例:
追求進步的人看書通常會不滿足作者本身表達的“是什麼”或者“怎麼樣”之類的答案,而是想知道“為什麼”。
他們渴求了解作者基于什麼場景寫出的書,背後原理是什麼?并且想弄清楚不同知識點按照什麼邏輯排版組合。
而一味追求數量的人則使用快速閱覽的方式了解一本書,并看完後誇誇奇談“我懂了作者的意思”;其實把看書當成任務你也能收獲知識,但僅限于皮毛。
雖然從短期看,兩者類型的目标可能不會在能力或成就上有所顯著差别,要是從長期來看,追求為什麼的人會擁有更強的實力,也會因此收獲巨大。
以結果和表現為導向的目标為績效目标(performace goal),以過程和成長為導向的目标是成長目标(learning goal)。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時間觀中追求目标時我們更看重結果還是過程,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内在感受;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滿足感和潛能發揮與抗挫折的能力。
總而言之:一個人過于追求績效目标,他通常在意并不是“事情本事”而是想通過結果來“表現自己”。
因為它覺得達成目标在某些場景下可以拿到肯定,看起來很聰明、有能力;實則外強中幹經不起大風大浪。
有關時間觀的研究也表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我們的教育系統是成功的,大部人學會以未來導向的時間觀,也會成為社會中有價值的人。
而另外一部分提前退學的人,沒有按照未來導向控制他們的欲望,就很容易當下享樂;這當中有兩個重要維度:
- 一方面過度關注導向的人,通常不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想改變現狀。
- 另一方面強調未來可能發生的後果,通常隻對未來導向的人有用,而對當下導向的人沒有任何效果,也就說很多人不會兼并“績效目标”和“成長目标”。
除「任務特征」外,該如何理解情景思考呢?
從定義上來說是人類思考某個具體事件如何發生的心理活動;但時間觀情景是基于時間軸上對外部環境進行評估後做出的指令。
直白點講就是“結合現在應該怎麼想”“結合未來應該怎麼想”等。
在時間觀領域的很多研究者認為,基于情景下需要區分兩個重要特征,分别是:特質時間觀(Trait TP),狀态時間觀(State TP)。
前者指對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大視角範圍内的任何一個長期節點的關注和穩定的态度,它屬于“整體狀态”。
因此我們可以把它稱作為人格的一部分;比如:這個人過去總是活力四射、他現在怎麼變得沉悶不堪。
後者則不同,它在特定情景下對某個時間(過去,現在,将來)的短暫關注和态度;兩者最大區别是「一個像整體視角,一個像階段視角」。
當情景因素不明顯時,一個人的狀态時間觀主要來自于特質的表現;當情景占主導地位時個體特質就會發生變化,直觀的案例就是:
“朋友喊你去聚會注意力肯定放在當下,對不對,但提到葬禮人們則緬懷從前”。
此外狀态會影響到特質的變化,假設我現在強調你要關注當下,固然心中未來占比的精力就會很小,這種強調式教育會讓人對一種或多種時間觀發生改變。
我認為談起它也不是什麼大秘密,從現實出發影響個人狀态的變化要素是什麼呢?主要是很多人分不清“想要(wanting)”和“喜歡(liking)”。
這種解釋可能有點颠覆原有認知,通常而言想要某個東西(做某件事情)是因為它能給人帶來快樂對不對?
然而過去幾十年的動機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喜歡和想要是兩種不同感覺。
“想要”是對未來的期待,而喜歡則是當下事物所帶來的愉悅;盡管都是獎勵和動機系統中的某個部分,但在大腦神經層面卻是不同的回路。
準确來說負責想要的是“多巴胺”(Dopamine),它來刺激你的欲望,興奮和情緒;負責喜歡的是阿片類物質(Opioids),内啡肽就是典型,當做喜歡的事大腦就會釋放它從而體會到愉悅。
因為少了“想要”,我們便不會對未來有所期待甚至不會去追求什麼;因為少了“喜歡”;我們就很難體會到快樂。
但很多人是“不喜歡”卻“想要”,加上個人資源與能力不足,從而造成「狀态時間觀」就發生扭曲。
也就是很急于求成享受結果帶來的好處,卻不是真的喜歡做某件事。
那過程就毫無樂趣和滿足感,反而成為痛苦和負擔;最後你的「特質時間觀」也發生巨大變化。
即不知道為什麼變得對未來焦躁不安,又無法靜下心感受現在還經常緬懷過去,遊離在「現在,過去,未來三者間」痛苦不堪;那如何樹立正确時間觀呢?
三、如何重塑時間觀要知道時間觀是種複雜現象,包含認知和情感、意識和無意識、人格和态度,那我們不可能把它歸于單一領域;據此也隻能從可視化挖掘的部分來叠代,具體有三個方面。
1. 認識過去
物理規律和心理規律根本區别是前者不變,但心理永遠是彈性的。
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控制心理規律的改變和應用,與此對應的是「建構」,即我們理解和解釋時間觀後就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和擁有的資源,利用建設性的方式去改善。
從回憶過去的角度,你可以審視下哪些畫面是自己經常不能忘卻的?它是正面還是負面存在,此時不如慢慢放下對這些的執念,我也經常沉浸過去的環境中,如:
每年拍攝一套形象照記錄成長不想删除,優秀獲獎記錄長期保存等,這些有時它能刺激我要不斷努力,但也會讓自己沉浸在昨天。
從新認知時間觀後我做出新的「革新」,即每天都是嶄新的,昨天的榮耀不值得留在今天。
我遇到一些人他們兒時存在些不好的情緒和傷痛,不妨學着改善下,如:
每天臨睡前思考下今天有無讓我感到開心或感動的瞬間或故事,通過這樣的方式,鏟除腦海中「過去消極時間觀」的小人。
一般而言随着時間的推移,記憶的保持量呈減少的趨勢,但有些記憶久久不能删除的根本是“内心不舍得放下”,不管對與錯發生過的再去幻想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放下即開始。
2. 思考未來
圍繞着1-3年給自己設定合理目标,盡可能做「高收益值」和「長半衰退」事情。
那些短半衰退的事很容易獲得瞬間快感,但是馬上你就會發現對你毫無益處;比如我看到很多年輕人熱愛寫作,可他們從未思考過如何增值。
總是急于日更、快速寫完,雖然滿滿表達欲可把時間拉長看,無法形成體系化的内容産生複利。
這些碎片化猶如沙子,當下抓着很舒服,慢慢從指縫中滑過後我們不得不重來;那如何判斷一件事是否值得長期投入呢?
除上述兩者硬性指标外,在全球暢銷書《微習慣》中指出,還要看機會成本有多大。
我們為從事某項活動不得不放棄其他的選擇和代價,但若風險和回報比值不能有鮮明對比,那就要思考整個周期過程中是否值得我投入。
如:某件事需要投入10年才能積小為大,但10年内它又每天占據整天時間的10%左右,顯然就不劃算,是不是?
巴菲特1994年在南加州商學院做演講時,曾拿出一張隻有20個打孔位的卡片說,這代表你一生的投資,一旦在卡片上打滿20個孔位你就沒有其他時間做額外事情。
他明确指出,對于時間而言也同樣,當被迫集中所有精力和注意力在更少任務時,成功概率也會變大。
3. 投入當下
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周圍很少有人能一段時間在某個技能或目标上的“全力以赴”;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先進行認真研究,并花1-2年時間全身心投入,反而是“淺嘗辄止”。
體驗幾周或幾個月後就去做其他事情了,比如做份兼職,計劃一個新職業或某個新的鍛煉方式等。
如上述所說,在“喜歡”和“想要”之間隔着一道牆;牆的組成部分有「耐心、克制、延遲滿足和節奏感」。
因此你隻需要在某個領域中堅持很長一段時間,控制好四個要素,就會變得非常優秀。
要是你把一生看做隻有20個孔的卡片,每個孔位都要專注3年,你會發現隻需每天投入少量的時間精力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此外,我想說每個人都有張關于人生的“打孔卡片”,若要思考一生中可以做多少事情的話,會發現這張卡片上孔位數量甚至連20都沒有。
那麼不管你喜歡與否,時間的流逝卡片上都會出現孔位,為什麼不能把它做好呢?
總結一下
你可以诠釋過去,也要對未來有控制感,但當下要用積極的态度去重構;這樣執行下去相信你會變得更好。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話“你如何度過一天,就将如何度過一生”。
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中說:“無論生命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都要打好它”,而非患得患失,前瞻後顧。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衆号:王智遠,暢銷書《複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