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意義不隻在于字的形體本身,更多的是帶來精神層次上的感受。将書法作為一種精神信仰,練字時的枯燥乏味便會漸漸褪去。
靈魂行走在筆墨之間,以書載道,文化底蘊藏在你的氣質裡。
今天給大家帶來“提手旁”的教程,“提手旁”與“木字旁”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木字旁”的教程之前已經發過,現在接着學“提手旁”就應該很簡單了。
為了更方便的觀察,在這裡給大家做了一個對比圖。
上圖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①二者中的“橫”與“豎鈎”部分基本一緻,交點也在同一水平線上。
②前者“豎鈎”與“提”的交點,後者“撇”與“點”的交點,兩個交點在同一水平線。
③“橫”與“豎鈎”的交點約在豎直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
書法有同形之律,也有變化之美。在書帖中,即使是同一個字重複寫出來,也會有細微的變化,如果是不同的書帖,差異更大。
所以我們在這裡羅列出宋徽宗在其他書帖中的“提手旁”寫法。
一:《怪石詩帖》
這裡的“提”與水平的角度更大,更有淩厲的感覺。
二:《芙蓉錦雞圖》
上圖源自畫中的題詩,整體看起來比較豐腴。
三:《牡丹詩帖》
此帖婉轉流暢,不同于《千字文》的剛硬之氣,用筆也更潇灑。
四:《神霄玉清萬壽宮诏碑》
由于是碑帖,不同于紙本,很多細節已經看不清了,但是可以參考其肩架結構,
五:《夏日詩帖》
此帖用筆纖細,精于毫末,“豎鈎”弧度更大,顯得更有彈性。
書法重意而輕法,太重法反而容易死闆,教程隻能算是參考,最重要的,是内心對意的感悟。
用心感悟
哪怕隻寫出一“點”
也充滿生命力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