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雞精吃多了有什麼危害是僞科學嗎

雞精吃多了有什麼危害是僞科學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2:01:19

雞精吃多了有什麼危害是僞科學嗎?“雞精是害人精,比味精危害還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雞精吃多了有什麼危害是僞科學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雞精吃多了有什麼危害是僞科學嗎(雞精是34)1

雞精吃多了有什麼危害是僞科學嗎

“雞精是害人精,比味精危害還大”

“為什麼我們癌症患者那麼多,就是吃味精吃出來的,飲食安全太重要了!”

一大早,小九就看見了粉絲的留言,網上有人說味精、雞精有害身體健康,會緻癌,于是很多人不敢吃這些調味品,真的是這樣嗎?

一、味精緻癌嗎?

味精到底是什麼?是一種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的鈉鹽,也就是谷氨酸加鈉構成了味精,兩種成分都十分普通平常。

我國食品安全标準中則這樣定義味精:主要原料碳水化合物經微生物發酵後,提取、中和并最終結晶再幹燥而成的,一種具有特殊鮮味的白色粉末狀或結晶狀調味料。

如今大衆對味精褒貶不一,更甚者直接将味精列為緻癌物,他們主要認為在高溫烹饪時加入味精會産生另一物質焦谷氨酸鈉,而這一物質就有緻癌性。

針對這一争議,央視節目在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的王成濤教授的幫助下,通過科學實驗進行了辟謠:

味精形成焦谷氨酸鈉有一定條件,即溫度需達到120℃以上。一般正常炒菜溫度在75℃左右,并不會産生焦谷氨酸鈉,而油炸食物就可能達到120℃或以上,此時加入味精的确會産生一定量的焦谷氨酸鈉。

那焦谷氨酸鈉會緻癌嗎?王成濤教授解釋,焦谷氨酸鈉隻是會失去鮮味,醫學發現人的腦脊髓液中含有大量焦谷氨酸鈉,适當補充焦谷氨酸鈉可以促進大腦機能并增強記憶力,所以味精會緻癌的說法并不成立,我們可以适當在菜肴中添加味精。

另外,網絡上還提到放醋時忌放味精,否則會在體内發生反應并形成不被消化的物質,是真是假?

王成濤教授表示,味精的确在過酸的環境中會析出難溶于水的谷氨酸,但是日常炒菜時,放入的味精的量在正常适用範圍,此時加醋并不會産生難溶于水的物質,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此前美國食藥監局曾表示在現在的使用量與使用方法下,人們長期食用味精,對人體的并沒有任何的障礙。

而在1999年,我國也曾做過關于“味精安全性”的實驗,通過對實驗鼠喂食人類味精用量的25倍、50倍和100倍後,發現實驗鼠并沒有任何的不良反應,此項實驗也證實了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二、雞精比味精的危害更大?

生活中很多人對味精有偏見,于是更願意選擇雞精這一調味料,那麼兩者有何區别呢?

其實雞精的主要成分也是味精,不過區别就是味精是一種單一的谷氨酸鈉,而雞精則是在味精的基礎上還添加了增味核苷酸、澱粉和香料,所以雞精的味道會比味精更加的鮮香。

事實上雞精和味精兩者本質還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谷氨酸鈉鹽而已,隻要平日雞精或味精的使用量在安全範圍内,其實并不會對人體有任何緻癌作用。

三、不過,這3種調味品,建議不貪嘴

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調料品,除了味精雞精以外,其實還有不少,但以下三種,請您少吃!

1,食鹽

我國國民每日攝入食鹽已經遠超推薦标準,食鹽若攝入過量,容易升高血壓,提高胃癌、結石、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患病幾率。

當然,食鹽過少攝入也不好。根據世衛組織的相關建議,我們成年人每日鹽的攝入量最好能夠小于5g,而幼兒孩童則應根據年齡酌情減量,還有老年人以及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等疾病患者,更應該嚴格控制每日鹽巴攝入量。

2,豬油

豬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炒菜更香!但豬油中大部分都是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成分少之又少,熱量又極其的高,若從健康角度出發的話,可以吃,但是要少吃。

3,配制醬油

配制醬油并非純釀造醬油,它是在釀造醬油的基礎上加入了添加劑還有其他物質,經過稀釋,營養肯定不敵純釀造醬油,而且在配制的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氯丙醇超标的情況,過量食用可能對肝腎神經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傷。

2021年6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指出,“配制醬油”“配制食醋”的産品不得再生産銷售。

四、食用雞精、味精,這些要注意

大家現在應該都知道雞精和味精這兩種調料并不緻癌了吧?不過我們在食用雞精味精的時候,仍然需要注意這些哦!

•雞精

雞精的成分中包含了10%的鈉鹽,如果烹饪菜肴時添加了雞精,那麼就要注意鹽就要酌情減量,避免鈉過量。雞精還有核苷酸這一成分,進入體内後會代謝成尿酸,這意味着痛風患者最好少吃雞精

雞精的溶解性不是很好,建議食用時可以先少量溶解再放入菜肴或湯中。另外,平時儲存雞精也要注意避光密封,避免吸濕性強的雞精被空氣污染了。

•味精

味精同樣含有鈉鹽,烹饪時放了味精後鹽也要酌情減量。一般味精的最适宜溶解溫度在70℃至90℃之間,濃度在0.2%至0.5%之間,建議大家在菜肴出鍋前再放味精,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味精的作用。

在使用味精的時候應當注意,像蛋、海鮮、禽畜肉等本身就含有較多谷氨酸鈉成分的食物,就不需要放入太多味精調味了。

菜肴加入味精可以增鮮,但注意嬰幼兒、孕婦不宜攝入味精,否則有緻胎兒缺陷的風險,另外老人孩童也不宜多吃味精,像高血壓、腎病、水腫患者也要嚴格控制味精的攝入量,避免加重病情。

味精和雞精是生活中極為常見的調味料品,但很多人對它們存在誤解,其實味精和雞精隻要在正常使用量内并不會對人體産生傷害,我們是可以在菜肴中适量添加以增鮮增香的。

參考資料:

[1]《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緻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很多人都不知情…》.科普中國.2020-06-10

[2]《味精有害,雞精和蘑菇精更好?》.果殼.2015-01-16

[3]《17排行榜丨NO.14味精VS雞精——你知道多少?》.臨床營養網.2020-02-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