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鶴城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二三講

鶴城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二三講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1:02

鶴城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二三講?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隻要孩子健康成長,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父母便感到欣慰但是期望孩子成才,并不是說在嘴上想在心上,而是要體現在長期行動上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優秀的因子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原始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必會在孩子身上有所體現,所以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明白這4件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鶴城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二三講?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鶴城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二三講(朔城教育大家談)1

鶴城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第二三講

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隻要孩子健康成長,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父母便感到欣慰。但是期望孩子成才,并不是說在嘴上想在心上,而是要體現在長期行動上。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優秀的因子。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原始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必會在孩子身上有所體現,所以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明白這4件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影響力永遠大于老師

現在,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把孩子的教育丢給老師,然後就什麼都不管了。孩子的好壞都是老師的問題,其實家長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産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不管學校的好壞,不管多好的老師,都代替不了父母的位置。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着孩子的成長。盡管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裡度過的,但是老師即使再負責,也不能做到以下這幾點: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範和引導。想要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習慣,那麼父母本身就得有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影響到孩子。孩子愛不愛讀書,其實跟父母的表現有直接關系。如果家裡的書多,父母也經常捧着一本書看,那麼潛移默化下孩子也會愛上讀書。

老師不能保證孩子良好的教養

英國教育思想家托馬斯·阿諾德說:”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隻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所有你以為的“沒教養”,讓你暴跳如雷的行為,其實都是家長行為的複制黏貼。

請各位家長明白:老師教給孩子更多的是課本知識,良好的習慣、教養等都要靠父母去培養的。

父母恩愛和睦,是給孩子最好的家教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何教育都是需要投入感情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隻有有愛的家庭才能形成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下的孩子,才能有健全的人格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态度。家庭要形成有愛的家庭環境,最關鍵的是父母恩愛和睦。

父母感情不好,會對孩子造成童年創傷。千萬不要以為大人吵架不關孩子的事,其實孩子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最愛的兩個人互相傷害。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内心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很難獲得長久的幸福感。隻有在父母恩愛和睦的家庭環境下,孩子才能感受到愛。而父母愛的言行,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會讓孩子變得勇敢樂觀。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夫妻關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父母相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内心更充滿安全感,他知道媽媽愛爸爸,爸爸也愛媽媽,同時他們都愛着自己。他無需為大人的事情煩惱,因為父母彼此可以依靠,他隻需要做個快樂的孩子就好。”

父母恩愛,才是最好的言傳身教,才是給孩子最大的保護。

自己變得越好,孩子也會變得越好

很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成長。生活遵循着安逸原則,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全部,将所有的生活都圍繞着孩子進行,卻感到越來越焦慮。卻不知道,父母的責任,不應該隻對孩子給予溫飽和關愛,還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引導孩子前進,和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好,那麼首先父母就必須變得越好。對于孩子的一切希望,都應該從自身的改變中獲得。

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親子關系,不是父母看似偉大的自我犧牲,也不是讓孩子獨自起跑,而是你們共同上進,彼此成長。

在央視《面對面》采訪專欄中,董卿談起了自己初為人母的那段經曆。董卿說,孩子出生後,她覺得自己的人生重心好像一下子全改變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首先考慮到孩子。她的生活圍繞着孩子,日子變得瑣碎平庸。這時候,她開始迷茫了:到底是一心一意培養孩子,還是繼續追尋自我的成長?董卿的朋友對她說:“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先成為什麼樣的人。”聽了這句話,董卿放棄做全職媽媽,繼續追尋自我成長的機會。從節目主持人到節目制作人,從《朗讀者》到《詩詞大會》,一路挑戰自己。孩子不再是她成長道路上的阻力,而是她新的動力。董卿說:“我不想放棄自我成長的可能,我不能因為生了孩子就讓自己止步不前。我要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這樣在孩子長大成人後,在他真正懂得的時候,他會對我有愛,也有尊敬。”

唯有當你成長得足夠優秀時,你的孩子才會站在你的肩膀和格局上,達到更優秀的層次。

家長支持老師,就是在支持孩子的成長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具有雙向性,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相互配合。教育好一個孩子,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事,也不僅僅是一個學校的事,而是需要家長和老師更多的配合來完成。對家長來說,無非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對老師來說,傳道授業解惑是老師的基本職責,所以對學生高标準高要求,想要引導學生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家長和老師的立場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這是家長和老師共同的使命和責任。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該保持一緻。

如果家長不支持老師的工作,不和老師溝通,那麼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就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

日本知名教育學家多湖輝分享過一個事例:一位植物學家的兒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問老師,可是老師不認識。老師告訴孩子,他父親就是植物學家,可以回家問父親。第二天,孩子拿着一封信來找老師,說他父親也不認識,還讓他把信交給老師。老師讀了信,上面寫明了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寫了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來解答,想必更妥當。

這位父親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在支持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求學的道路上,聰明的家長從來都不站在老師的對立面,而是懂得和老師肩并肩。

這一路上,家長和老師的相逢,就是一場愛和信任的相遇。家長支持老師的教育,配合學校的工作,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關系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在學校裡得到最好的知識教育,也能在家庭裡得到最好的人格教育,從而茁壯成長。

文:張豔平

編輯:麻世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