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妙法蓮華經第九章

妙法蓮華經第九章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7 08:20:32

妙法蓮華經第九章?宣化上人講述所謂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沒增一點在衆生份上,也沒減一點在諸佛的份上,它也不淨;在衆生份上,也不垢在諸佛份上不生,在衆生份上也不減這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妙法的本體我們人人本具,個個無缺;可是卻沒有人知道,這叫理即佛所謂理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理,而不是說現在就是佛;隻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說人人是佛,僅是指理即佛而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妙法蓮華經第九章?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妙法蓮華經第九章(妙法蓮華經淺釋)1

妙法蓮華經第九章

宣化上人講述

所謂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沒增一點。在衆生份上,也沒減一點。在諸佛的份上,它也不淨;在衆生份上,也不垢。在諸佛份上不生,在衆生份上也不減。這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妙法的本體。我們人人本具,個個無缺;可是卻沒有人知道,這叫理即佛。所謂理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理,而不是說現在就是佛;隻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說人人是佛,僅是指理即佛而言。

  每人來聽經要明白經的道理,明白諸佛所說的道理。須知明白心就是佛;佛也就是心。佛所說的法是因為衆生有心,若衆生沒有心,佛也不用說法。你知道心即佛而隻有佛的名字,這叫名字即佛。

  單知道心即佛,佛即心;可是不用功修行,你雖然知道理即佛,名字即佛,又有何用?那佛性就好像在金礦裡的金,把礦裡的金取出來就是修行。取出來後還要鍛煉,用火燒冶,經過鍛鍊後才是真金。不錯,人人是佛,礦裡的金是理即佛;從礦裡取出來的金是名字即佛;又加上一番修行鍛鍊,用火把金鍊出來就叫觀行即佛。

  修行用功,參禅打坐、念佛、誦經,無論用任何功都要專一。專一修行到内無六根,外無六塵的程度。内也沒有六根的境界,外面六塵也空了;内無身心,外無世界,永脫根塵。這時候,既無人相,更無我相,無衆生相也無壽者相。沒有過去心、現在心,也沒有未來心,三心了不可得,且四相也空了。這時候就得到一點妙法的滋味。但是還沒有确實、真正的知道這個滋味,這時候就叫相似即佛。

  到了相似即佛的時候,還不能停止。還要用功修行,直至能見到本來面目。在禅宗裡叫本來面目,在天台宗是說得到一心三谛的境界。三谛就是真谛、俗谛和中谛。在淨土法門裡就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一心不亂。何謂一心不亂?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風也吹不動,雨也打不漏,成為一個。盡三幹大千世界就在這「南無阿彌陀佛」的一念裡包括了。這時候沒有山河大地,沒有房廊屋舍,也沒有人、我、衆生、壽者,什麽都空了。若想要停止「南無阿彌陀佛」這念也不可能。它就像流水似的不休不停。如此念佛,念到不念自念,就是得到念佛的一心三昧。這時候是很妙的;你聽見人說話也是「南無阿彌陀佛」,你聽見刮風也是「南無阿彌陀佛」,你聽見流水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正是水流風動演摩诃,都是摩诃大法。當你見到七寶蓮池裡的四色蓮花,各放著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黃色黃光這四種光明。這時候可以百界成佛;不但在這個世界成佛,你願意到那一個地方成佛都可以,這是淨土法門裡的一心不亂。并不是像有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他聽見聲音,譬如聽見鐘「當」的一聲,他就問旁人有沒有聽見,還以為是一種境界。任何一個用功的人,那種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不要執著它。禅宗有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算佛來也不要動心,要修得這種定力。不可以佛來就生歡喜心,一生歡喜心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麽生歡喜心?須知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相都是虛妄的,你要能在有相上就看見是空的,這就是真空。而在空的份上又能看見是有,這是妙有。真空本來不空,妙有本來非有。你說這妙不妙?到了這個時候就叫分證即佛。

  雖然到了分證即佛,可是還沒究竟。必須要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明星而悟道,究竟證果,這就叫究竟即佛。以上所說的是以六即佛來解釋這個妙法,到了這個時候才親證妙法的本體而真正成佛。

  妙法的境界是不思量、不分别。正如某人要學楞嚴咒,他就落到思量和分别上。須知你越思量就越學不會,越分别就越不明白。你若要去想為什麼,就不能記住楞嚴咒。什麽也不想,而隻知道念楞嚴咒是我的本份才對。要想記住楞嚴咒就不要用分别和思量心去念,分别就是第六意識,思量就是第七意識。我們要用不分别、不思量的妙法,要用真心去學佛法。

  妙法雖妙,但會用的人很少。從前,有一位龐居士,這位龐居士開悟之後回想起從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直到現在才開悟,覺得這真是不容易的事,所以他想說明了悟妙法的法門,真是:「難、難、難!」怎麼難呢?如「十擔芝麻樹上攤。」芝麻粒是很小的,要把它攤在樹上,不是很困難嗎?樹上根本是不平坦的,攤放每一粒芝麻都會掉落地上,而十擔芝麻要用多少時間呢?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修行時,要想改除習氣毛病但卻偏偏會犯毛病,你想不發脾氣,卻又偏偏有事情來惹你動怒,好像考驗你似的。比如:想要不喝酒,而偏偏有朋友請你去喝酒。你對他說你戒酒了,他會說:喝了這最後一次再戒吧!然後又有另一個朋友請你,這樣下去想要戒酒也不容易。甚至於一切的壞行習氣,想要消除是很不容易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