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工作十年後發朋友圈

工作十年後發朋友圈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9 02:11:58

工作十年後發朋友圈?十年,一個人可以安穩成長,度過他的青少年時期但在這個時間刻度内,作為普通人,我們同樣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對于微信朋友圈來說,它的十年随着一個個大小版本的變化,反映了這個時代朋友圈用戶的酸甜苦辣,這是一部生活的變遷史,也是一部大衆的情感史,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工作十年後發朋友圈?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工作十年後發朋友圈(寫在微信朋友圈十周年)1

工作十年後發朋友圈

十年,一個人可以安穩成長,度過他的青少年時期。但在這個時間刻度内,作為普通人,我們同樣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對于微信朋友圈來說,它的十年随着一個個大小版本的變化,反映了這個時代朋友圈用戶的酸甜苦辣,這是一部生活的變遷史,也是一部大衆的情感史。

4月19日是朋友圈十周年,CNMO推出“微信朋友圈十周年”系列專題報道,與你談談朋友圈的那些事兒,本文的話題為“從大學生到打工人 我‘變’了”。

寫在微信朋友圈十周年

不知不覺,微信朋友圈都十歲了。如果不是微信官方發文為朋友圈慶生,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朋友圈居然有(hai)十(hui)年(guo)了(sheng)。

微信朋友圈十周年

朋友圈是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推出的一個新功能,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發表文字、圖片以及視頻,分享文章、音樂等,并可對好友的動态進行“評論”或“點贊”,但隻能查看相同好友的評論或贊。

因為這個功能,曾經我很不喜歡微信。不能理解為什麼隻有相同的好友才能查看評論或贊,而不是像QQ空間那樣所有人都可見。那時,我很不理解微信,同時是QQ的“重度用戶”;那時,我馬上要到18歲,剛上大一,第一次接觸微信和微信朋友圈。

從QQ轉戰微信

我自認為是一個記憶力比較好的人(或者說比較敏感),對從小到大讓我心緒産生波動的事情都記得比較清楚。記得2014年,我剛上大一,首次有了大把的時間和WiFi讓我實現上網自由。

雖然早在2013年底,微信的用戶數量就已超過6億,每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但當時我們班所有同學都剛脫離高中繁重的學業,在此之前根本沒那麼多時間接觸互聯網上新鮮的事物,所以班級裡絕大多數同學都是QQ重度用戶,所有與班級生活相關的通知也都是在QQ群裡通知的。

微信朋友圈(圖源網)

我們寝室四個女孩中有三個女孩當時都沒用微信,隻有一個女孩例外。她當時有微信,但不經常用。她告訴我微信現在“很火”,很多職場人都在用微信,所以可以注冊一個微信,“反正以後工作都會用到”。

雖然當時我沒有立即下載微信,但是不久後我就去下載了。主要是因為我喜歡記錄自己的心情,下載微信一方面是“反正以後都要用”;二是為了能随心所欲地發動态。

微信支持導入QQ好友

我剛下載微信時,微信支持導入QQ好友的功能,但我沒有那麼做。如果這樣,又跟QQ有什麼兩樣呢?

微信朋友圈逐漸“營業”

我不願意将QQ的好友都導過來,所以開始一段時間,我的微信裡好友都寥寥無幾。那時我幾乎不用微信,也不發微信朋友圈。2014年以前,我沒有主動發過朋友圈,很長時間裡,我都是在朋友圈打卡式地分享《開心消消樂》!

《開心消消樂》

寒窗苦讀十二年,大學的我就像剛出籠的野獸,開始盡情地沖浪。大學時間裡,有些課比較無聊,加上老師還不認識你,所以偶爾會開小差——玩手機。而且,大學的課程有時候一上就是四節,微信、QQ刷得都無聊了,玩什麼還成為了一個難題。

但這可難不倒我。無意中,我發現了《開心消消樂》這款遊戲,哇!那真是相見恨晚。

但《開心消消樂》也沒這麼完美,因為那時它還有精力限制,一共30個精力值,一局消耗5個精力,如果你遇到的關卡比較難,每次都打不過,那麼你最多隻能玩6局遊戲(當然不夠玩了)。

現在我的《開心消消樂》界面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微信朋友圈打卡式地分享這個遊戲的原因,因為分享會送精力瓶!可以說,當時的微信朋友圈對我來說,隻是獲得精力瓶的工具。

終于我的行為被我室友注意到了。有一天,她對我說:“為什麼你每天都在分享這個遊戲?”

朋友圈

現在翻看我的朋友圈,2014年11月我分享了一個《開心消消樂》通關的界面,除此之外,到2015年5月,中間我都沒有發任何東西。回想起來,可能是後來我開始玩朋友圈之後把這些分享的内容都删掉了,隻留下了一條作為紀念。

不過,2015年5月之後,我就開始把朋友圈當做心情日記來發了。由于當時微信好友不多,所以分享的内容都是想發就發:比如一張自己覺得好看的自拍、覺得玩得還不錯的遊戲戰績、覺得校園美麗的瞬間等等。但更多的時候都是吐槽跟學習相關的事情,什麼“計算機課提前7分鐘走結果被點名了(至今還曆曆在目)”“不想上課”“上課了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之類的。

當時的朋友圈

當時發朋友圈也不求“回報”,隻想記錄自己的心情,并不在乎有沒有人點贊或評論。反而,每一個點贊和評論都會成為驚喜。

2016年9月,微信平均日登錄用戶達到7.68億,較2015年增長35%,50%的用戶每天使用微信長達90分鐘,消息日發送總次數較去年增長67%。

2016年微信數據報告

可能随着我對微信越來越熟悉,同時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微信,從2016年10月開始,我開始頻繁地發朋友圈,頻次達到了2-3天一條。當時确實是把朋友圈當做動态來發,自己有什麼動态都會發到朋友圈去,也不是特别在意别人有沒有給我點贊或給我評論。

2016年、2017年到2018年剛畢業的那一年,是我頻繁發朋友圈的3年,并且不會特别在意别人的評價,也完全不存在事後看完覺得“這個人好矯情”想删圈的時刻。

從頻繁營業到開始在意反饋

2018年,我大學畢業了,因為求學的原因來到了一座新的城市,同時也開始了上班人的生活。

來到了一座新的城市,又第一次上班,覺得新奇的事情可真多。加上可支配的時間和錢也稍微多了一點點,人就開始“躁動”,什麼事情都喜歡發朋友圈。

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随着新的身份轉變,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朋友圈很快多了很多還不是特别熟的朋友,有工作了幾年的漂亮小姐姐、帥氣小哥哥,有從小到大學業都十分優秀的同學,大家發的朋友圈都非常精緻,或者很有意義,經得起反複“考究”。這時候,我開始注意自己朋友圈“形象”。

朋友圈權限

同時,随着人生步入了新階段,不免也會遇到讓人難過的事情和各種壓力,心情有時候會比較低落,就會比較少發朋友圈,也開始想到以前老闆對我說的話“不要什麼事情都發朋友圈,朋友圈畢竟是個社交的場所。”

多種心理交織下,2022年,我的朋友圈除了分享出去遊玩的照片就是隻剩與工作相關的文章,并且把朋友圈權限改為了“僅半年可見”。

寫在最後

曾經,我喜歡在朋友圈分享我的心情,我不喜歡把工作跟生活牽扯在一起,也不喜歡朋友圈“僅3天可見”的功能。但如今我收起了分享點滴的心情,也會把工作分享到朋友圈,并設置了“僅半年可見”的權限。這一切與旁人沒有太大關系,掌控朋友圈的始終是我自己,我“變”了主要是因為我角色、心态的改變。

我沒有在朋友圈分享我的點滴,但我同樣願意分享我覺得美好的經曆;我在意過他人的反饋卻也同樣學會了不在意;從不喜歡把工作分享到朋友圈到認識到這也是我的一部分(你認為沒用的信息也許對别人有用呢);從不認同“僅3天可見”的功能到了解了每一種事物存在的合理性。2014年到2022年,我從大學生變成了打工人,生活并沒有磨平我的棱角反而使我更加沉澱了,也學會了從多角度去認識這個世界。

其實,人生沒有标準,“變”或“不變”都是正确答案。如果你喜歡發朋友圈那就去發,如果你不喜歡發那就不發;喜歡轉什麼内容就轉,不想轉就不轉;想設置為“僅3天可見”就設置,不想設置就不設置。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人生不過三萬天。那是你的朋友圈,你想怎樣都可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