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現代詩歌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考現代詩歌知識點歸納總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01 13:10:11

高考現代詩歌知識點歸納總結?文學類文本閱讀包括小說閱讀、散文閱讀、現代詩歌閱讀等,從高考卷命題情況來看,現代詩歌閱讀呈現如下特點:,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高考現代詩歌知識點歸納總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現代詩歌知識點歸納總結(高考現代詩歌閱讀整體指導)1

高考現代詩歌知識點歸納總結

【考情分析】

文學類文本閱讀包括小說閱讀、散文閱讀、現代詩歌閱讀等,從高考卷命題情況來看,現代詩歌閱讀呈現如下特點:

1.從詩歌選篇上看,一般多有朦胧色彩,命題往往以抒情詩、哲理詩或内蘊深厚的詩為主。與古代詩歌相比,新詩有其自身的三大特色: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疊、交叉、群體等);表現手法的新穎性(隐語、象征、暗示等);修辭手段的變異性(隐喻、移就、通感等)。

2.從考查題型來看,2020年山東新高考樣題中,文學類文本閱讀模塊選用了一首現代詩歌作為命題材料,題目設置了兩個四選一的單選題和兩個問答題。單選題每小題3分,分别考查對内容的理解和對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類似于古代詩歌閱讀的客觀題。主觀題分别為4分和6分,分别考查理解關鍵詞句以及分析人稱抒情角度的好處。

【基礎知識】

(一)基本概念

詩歌是與小說、戲劇、散文并列的文學樣式。詩歌飽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節奏和韻律的語言,集中精煉地反映社會生活,抒發情感的文學體裁。 現代詩歌又稱新詩,一般指“五四”以後在繼承發揚民歌和中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方詩歌的表現形式、表現手法而逐漸發展形成的詩歌,具有形式自由、韻律靈活、自然清新的特點。

(二)基本類型

1.按作品内容的表達方式分為叙事詩和抒情詩。

(1)叙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于這一類。

(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為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

(1)格律詩: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節奏,押大緻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和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在詩歌分類中,人們經常提到朦胧詩。朦胧詩古已有之,并非當代專有,它隻是詩歌創作的一種藝術形式。朦胧詩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對詩人而言,是一種創作習慣或思維習慣;對閱讀者而言,則增加了解讀介入的機會。

(三)基本特征

現代詩歌是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現代情緒,用現代的詞藻排列而成的語句群體,有着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和諧的音樂性以及形式的自由性。它的内涵是開放的,意象經營重于修辭。

(四)鑒賞要素

詩歌的藝術概括力很強,鑒賞時要從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入手,把握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理解詩歌塑造的藝術形象,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品味詩歌抒發的情感,分析詩歌的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具體來說,鑒賞現代詩歌應從四個方面入手。

1. 詩歌的形象

詩歌是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和抒發感情的。鑒賞詩歌必須準确把握詩中的藝術形象:有些詩,通篇都通過描繪具體鮮明的形象抒發感情;有些詩,雖然沒有描繪具體形象,但能喚起讀者的想象;有些詩,既描繪具體形象,又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詩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較多,鑒賞時應該對衆多的單個形象進行組合想象,構建整體形象;有些詩歌描繪的形象不是實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這類作品的形象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而應結合時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過想象、聯想挖掘形象的内涵。總之,理解詩歌的形象應立足于深層理解和整體把握,不能望文生義,浮于表面。

2.詩歌的語言

語言是一切文學作品的基本材料。詩歌尤其講究語言的運用,因為藝術形象的塑造、意境的營造,以及情感的傳達,都要借助語言。詩歌的語言要求用最簡潔的詞句傳達盡可能豐富的内容,這就使詩歌語言形成了凝練、含蓄、跳躍性強的特點。相對而言,現代詩用白話寫成,且較少用典,字面上較舊體詩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評價一首詩,還是要反複朗誦,盡力揣摩,并抓住飽含作者深情的詞語仔細品味其深層含義。

3.詩歌的表達技巧

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指抒情、修辭、描寫和結構脈絡等表達手段與藝術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誇張、對比、象征,以及以動寫靜、小中見大、虛實結合、襯托、托物言志等。可參考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4.詩歌的思想情感

詩歌一般都會抒情言志,鑒賞時必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内涵。具體地講,就是要從詩歌的形象、意境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有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比喻、象征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就要展開聯想和想象,準确把握詩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對感情的理解。詩歌總要反映一定的時代生活,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特征,同一題材的作品,由于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曆、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類别、風格、流派等因素。

(五)現代詩歌的鑒賞方法

1.抓詩眼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産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産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表達情感。

3.明“虛”“實”

社會生活無限廣闊,詩人不可能把它們全部寫到詩作中去。因此,詩人往往用“實”表現“虛”,或用“虛”表現“實”。虛實相生,相互映襯,是詩歌創作的一條藝術規律。詩中的“虛”就是思想感情,詩中的“實”就是景物形象。詩歌如果隻寫“虛”,會顯得抽象空洞,沒有詩味;如果隻寫“實”,則會顯得死寂而缺乏生氣。

4.推敲手法

詩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顯現個人的心緒;另一種是詩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氣氛的方法,如借助比興、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達意。

5.知人論世

孟子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句話是說,欲解其詩,必知其人,必論作者所處的時代。

【當堂檢測】

(山東省濟甯市2020屆高三第一次聯合質量檢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題。

故園①别(節選)

流沙河

别了

太陽照不到的園庭

這裡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陰

我熟悉園牆上的每一條裂縫

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紋

我熟悉庭上的每一個凹坑

就像熟悉自己的面影

在這裡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飯

在這裡悄悄的結了婚

在這裡歌

在這裡哭

在這裡第一回當了父親

在這裡做過愚蠢的書生夢

在這裡偷看着天上的風雲

現在我要回城去了

眼淚滴着戀棧之情

别了

我的小母雞

感謝你天天為我下蛋

别了

我的老公鵝

感謝你夜夜為我們守門

紙窗不須糊了

讓它去破

柴竈不須燒了

讓它去冷

菜園不須種了

讓它明年野草青青

讓蝼蛄來彈琴

讓蟋蟀來吹笙

奏一支思鄉曲飛入我的夢境

【注】①故園指詩人流沙河3歲到16歲(1935~1947),36歲到48歲(1966~1979)曾居住過的餘家老宅。

1.下列對本詩相關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别了/太陽照不到的園庭”,既照應了詩歌的題目,點出告别的對象,又交代了故園的特點。

B.“這裡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陰”,由“消磨”一詞可以看出“我”認為在這園庭生活是在虛度時光。

C.“在這裡歌/在這裡哭”,園庭生活有喜悅也有悲傷,園庭是“我”這十二年人生經曆的見證者。

D.“紙窗不須糊了/讓它去破”三句,寫出了“我”要回城因時間倉促而決絕,無暇顧及窗紙、柴竈、菜園。

2.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詩歌三到六行,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我”對園庭的每個地方都十分的熟悉。

B.“在這裡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飯”,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活動來寫園庭生活。

C.“讓蝼蛄來彈琴/讓蟋蟀來吹笙”,以拟人手法寫出了蝼蛄、蟋蟀在“我”離開後的喜悅。

D.“奏一支思鄉曲飛入我的夢境”,思鄉曲入夢,寫出了故園牽絆着“我”,感情真摯感人。

3.“眼淚滴着戀棧之情”中的“戀棧之情”如何理解(4分)

4.詩歌選擇小母雞、老公鵝作為告别的對象,有何用意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

【答案】

1、D 2、B

3、①“水瓶”和“井”空而常滿,刈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滿。②“空而常滿”指“我”内心空闊,卻十分充盈,感到滿足;具體來看,“空”可以理解為主人公等待收獲時的着急和空虛感,“滿”可以理解為主人公收獲時内心的滿足感和愉悅感。③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

4、①可直陳内心,并将眼前所見與個人記憶結合起來,讓刈禾女的形象更為豐滿;②通過刈禾女情緒的起伏變化,形成内在的韻律感;③充分調動個人感官,多角度呈現人與原野的關系;④從“我”的角度抒情,“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詩人,增加了詩歌的層次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