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識教育能力教學原則口訣?一、實驗在斯金納箱内設有特殊裝置——杠杆或鍵,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在箱内放進一隻饑餓的白鼠或鴿子,動物可在箱内自由活動,當它壓杠杆或啄鍵時,就會有食物掉進箱子裡的盤中,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教育知識教育能力教學原則口訣?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實驗
在斯金納箱内設有特殊裝置——杠杆或鍵,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在箱内放進一隻饑餓的白鼠或鴿子,動物可在箱内自由活動,當它壓杠杆或啄鍵時,就會有食物掉進箱子裡的盤中,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
偶然一次壓杠杆得到食物,就會導緻動物壓杠杆或啄鍵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某一操作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将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二、結論
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條件作用分為經典性條件作用和操作性條件作用。
應答性行為是由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如眼睛遇強光時,瞳孔是馬上收縮等,是經典條件作用論中研究的對象。
操作性條件作用是通過對人或有機體的行為進行獎勵或懲罰而發生的行為。其基本原則是如果一個操作(自發反應)出現後,有強化刺激尾随,則該操作在今後發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經通過條件作用強化了的操作發生後,不再有強化刺激尾随,則該操作今後發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這就是操作條件反射的基本過程。
(1)強化
①正強化:正強化是呈現能提高反應概率的刺激的過程。有機體自發做出某種反應,得到正強化物,那麼此類反應發生的概率增加。
②負強化:負強化通過消除某種(讨厭的)刺激來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
(2)消退
有機體在做出某一行為反應後,不再有強化物伴随,那麼,此類反應在将來發生概率會降低,稱之為消退。
(3)懲罰
懲罰是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或消除一個喜歡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發生的過程。
三、真題
1.小馬上課時總害怕回答問題,他發現自己坐在教室後排時可減少被老師提問的次數,于是,他總坐在教室後排。下列哪種強化方式導緻了小馬願意坐在教室的後排?(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延退強化 D.替代強化
【答案】B
【解析】正強化通過呈現某種愉快刺激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負強化通過中止某種厭惡刺激來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題幹中小馬坐後排的行為增加了,屬于強化,但其行為的增加是因為讓小馬害怕的教師提問次數的減少來實現的,故屬于通過減少厭惡刺激(被提問)使行為增加(坐後排),是負強化。故本題選B。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