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李純評價蕭規曹随

李純評價蕭規曹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8:23:05

李純評價蕭規曹随?講一個人平庸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用到像墨守陳規、因循守舊這樣帶有貶義的詞彙,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李純評價蕭規曹随?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李純評價蕭規曹随(蕭規曹随是無能還是有大智慧)1

李純評價蕭規曹随

講一個人平庸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用到像墨守陳規、因循守舊這樣帶有貶義的詞彙。

是不是有時也會想:蕭規曹随,與上面兩個成語看起來挺相似的,為什麼它卻是褒義詞,這個典故裡的曹參,到底是平庸無能呢,還是有大智慧在身上?

其實,對于曹參的質疑,早在2000多年前,他的頂頭上司漢孝惠帝以及曹參丞相府的官吏,甚至他的親兒子都曾有過。

曹參這家夥,楚漢之争結束後就去了齊國,輔佐漢高祖劉邦的長子,悼惠王劉肥,一直在那裡工作了9年。

直到有一天,丞相蕭何病故的消息傳到齊國,曹參馬上讓下人收拾行李,說他馬上就要進京當丞相了。

要不是因為他是主子,而且一向待下人不薄,這下人估計要破口大罵了。

你說你跟蕭丞相幾十年前還是秦國的時候就是老鄉加同事,後來雖然文武殊途,一個管後勤,一個沖鋒上陣,兩人之間因為一些事情扯皮,高皇帝評議功臣的時候争第一又鬧了矛盾,但聽到人家的死訊,你也不應該這樣是不是?

曹參可沒工夫管這些,他認認真真地在做着去京城赴任的準備。

不久後,皇帝的特使果然到了齊國,請曹參回京,接替已故丞相蕭何的工作。

因為在蕭何臨終前,孝惠帝就問他了:丞相百年之後,朝中有誰可以勝任這個崗位?

蕭何推薦的候選人隻有一個:曹參。

這與高皇帝劉邦生前的叮囑是一緻的,于是大漢朝實質上的扛把子呂後同意了這一項人事任命,曹參成功走上丞相這一人臣之巅的寶座。

可是,曹參走馬上任之後,一系列操作卻讓人驚掉了下巴。

據《史記》和《漢書》記載,他把前任蕭何的所有法規都照搬了下來,一條都沒有動。

而且,曹參在丞相府裡日夜飲酒,朝廷大臣以及丞相屬官看這位宰相大人如此荒唐不理政務,于是都上門來勸谏。

結果好家夥,來的人還沒開口,曹參就讓人喝酒,丞相讓咱喝,誰敢不給面子啊?

好,喝了這一輪酒,有人開口勸谏,曹參不讓人說完,又叫喝酒,把人都喝醉了,根本沒法勸谏。

但丞相府的官吏還是很有節操的,既然當面勸不行,那就來個曲線救國。

因為辦公的院子緊鄰着丞相府,官吏們于是想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也不辦事,學着丞相大人整日裡喝酒享樂。

有下層官吏實在看不下去,就把曹參請到隔壁去,讓他親眼看看這些丞相府官吏是怎麼做事的。

沒想到,曹參一點也不驚奇,反倒非常淡定地加入他們,一起飲酒唱歌。

這還不算什麼,曹參發現有大臣犯了小錯,不但不處罰,反而總是幫忙掩蓋,于是大家都相安無事。

如果非要說曹參在政務上有什麼建樹的話,也就是人才選拔這一點了。

他在組建丞相府班底挑選屬官的時候,專門挑老實忠厚不善言辭的人,而那些辭藻華麗,一心想搏個好名聲的人,曹參全都驅逐出去了。

年輕的漢惠帝劉盈根本看不懂曹參這是在幹什麼,以為這些功臣元勳欺負他年幼,不願賣力幹活,想試探一下曹參的真實想法。

于是,漢惠帝找到中大夫曹窋,對他說:

你回家的時候問問你爹曹參,為什麼當了丞相這麼些天,整日在家喝酒,有事也不向皇上彙報,到底是怎麼處理國家政務的?

當然,漢惠帝還特意強調,不要告訴曹參說這是他的意思。

沒想到啊,曹窋傳話之後立刻遭到了老爹曹參的一頓爆揍,外加訓斥:回宮好好伺候皇帝去,國家大事不是你能問的!

漢惠帝很生氣:你曹參這是在教訓兒子嗎,不是,你是在打我這個皇帝的臉啊!

而曹參一點也不擔心皇帝報複,第二天早操被漢惠帝當面質問的時候不緊不慢地問:

“你和高皇帝(劉邦)比,誰更英明神武?”

“我怎麼能和先帝比!”

“你覺得我跟蕭何誰的能力更強?”

“我看蕭何比你強!”(雖然是實話,但多少有點賭氣的成分在)

“陛下說得沒錯,高皇帝與蕭何他們平定了天下,制定了明确的法度,你垂拱而治,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按部就班,遵循原有的法規就可以安享太平了,有什麼不好嗎?”

漢惠帝一聽,沒法反駁,隻能說:對對對,丞相你喝酒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

以上就是“蕭規曹随”這個典故的大緻來曆,關于曹參究竟是平庸無能的懶政,還是具有大智慧,我們其實很好判斷。

曆史課本上我們都學過,西漢初年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想要湊齊給漢高祖劉邦拉車的幾匹白馬都做不到,可想而知當時的國家和百姓是如何的清貧。

可同時,内憂外患并沒有徹底解決。

“白登之圍”的兇險依舊曆曆在目,異姓王的風波也剛剛平息不久。

顯然,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曹參雖然是以戰功第一聞名,但不要忘了,他可是在齊國當了9年的國相(丞相),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顯然,在處理政務這一塊,曹參并不是平庸無能的。

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

曹參剛到齊國的時候,召集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讀書人,詢問治國理政的方法。

齊國本是文盛之地,當年稷下學宮何等輝煌,曹參面前的幾百個齊國人衆說紛纭,各有各的主張,誰也說服不了誰,這讓曹參犯了難。

後來有人告訴曹參,有個叫蓋公的老人,精通黃老之術,不如去請教一下。

曹參備了重禮把蓋公請來之後,學到了很多治國的精髓,此後在齊國一直奉行黃老治國,讓齊國安定富足,大家都稱贊他是一個賢明的丞相。

綜上,“蕭規曹随”體現的正是曹參的大智慧,而非平庸無能。

曹參的成功經曆,是對古代賢臣“出将入相”的一個很好注解,也是政績觀的一個很好參考。

“蕭規曹随”看起來曹參沒有任何政績,所有的功勞都是前任蕭何的,但實際上他為西漢初年的百姓休養生息,國家積蓄實力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做了鋪墊,屬于利國利民的大功勞。

試想,如果曹參不甘寂寞,非要在自己最為擅長的攻城略地上表現,折騰出驚天動地的政績,以蓋過他的前任蕭何,争一争當年功勞第一時輸掉的那口氣,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以百戰疲憊的軍民,幾近枯竭的戰備資源去北征匈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